吴影
有着2500年文明历史的苏州处处散发着迷人的古韵,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观光游览。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苏州正向世人树立起一个全新的形象,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为了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孩子们能感受这份美丽,江苏省苏州市虹桥幼儿园开展了融入古韵的幼儿美术活动,通过欣赏感受、理解表现,传统的苏州美从孩子的笔尖缓缓流淌,在孩子的画纸上轻吟浅唱,让他们的作品显得独具韵味、与众不同。基于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我园的美术活动也从不同的表现方式人手,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逐步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表现。
一、改良版画,尽显姑苏素雅本色
桃花坞木刻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桃花坞木刻年画已由当年的商业价值转化为现今的历史艺术欣赏价值,其社会知名度已大大降低。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一民间艺术,我们利用地域的便利,带领幼儿去参观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幼儿参观了木刻年画制作的全过程。当他们看到一幅精美的年画要经过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每道工序又都是那么的复杂精细时,不禁为之咋舌,对正在细心工作的美术人员肃然起敬。
然而回到现实,桃花坞木刻年画又显得那么遥远了,先别说精细的画风不是幼儿易于表现的,就是木刻年画最基本的刻刀也不适合幼儿掌控。难道对于桃花坞木刻年画,幼儿就只能限于欣赏了?心有不甘的我们着力于改革木刻工艺,底板用木板当然是不可行的,泥板易刻但不易制作,纸板容易制作但要刻出线条就必须用刀。经过几番尝试,我们终于找到了用稍尖的工具就可刻画的吹塑纸来做底板,而铅笔、用剩的圆珠笔芯等信手拈来的工具都可以用来当刻刀。幼儿用这样的材料和工具稍加练习就可以刻画出简单的线条,然后涂上颜料就可以印画了。在孩子们的“刻刀”下,园林中的假山、漏窗、亭台楼阁,宝塔、拱桥、临河人家一一呈现,虽然由于能力的局限,幼儿的作品不够精细,目前也只能以单色印画,和桃花坞年画色彩绚丽、造型精细的特点大相径庭,表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却别具一格,而由此衍生出来的黑白线条画也清新可人,印象中的素雅姑苏扑面而来。
二、纯熟泥塑,姑苏美景跃然而出
泥塑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彩泥因其色彩鲜艳、可塑性强,能任意捏出各种形状、变出各种物体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幼儿的思维具体直接、空间知觉还未发育完善,在泥塑创作中,幼儿往往是心有余、力不足。为此,我们首先给幼儿以丰富的感l生认识。以泥塑“石拱桥”为例,从实地观察到观看录像,以及对名家名作、实物模型和教师作品的欣赏,幼儿直观地感知到了石拱桥的造型和结构,它的弧度、桥墩、石板、栏杆、雕花等都一一刻画在幼儿脑中。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所有的孩子都能用泥表现出石拱桥来。这时,我们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大胆地来表现,既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这是因为孩子的认识具有主观性,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各不相同。在泥塑技能上,孩子们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将粗粗的泥条弯成一定的弧度,再用泥刀刻画出台阶和石板,就是一座结构简单、造型古朴的石拱桥了;有的则用泥做出桥的各个部件,再借助辅助材料进行连接,其“工艺”就要复杂一点。
由于泥塑活动开展起来较为便利,因此幼儿在泥塑活动中的自主性也就相对较强。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表现的内容作为作品的主题,而教师更多的是作好材料的准备,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启示或帮助以及对作品的肯定和赞扬。因此,我们在幼儿的泥塑作品中常常会看到:歪斜的宝塔,那是苏州的标志——虎丘塔;折曲的石桥,那是水中的倒影;悬空的亭子,那是建在山坡上的;比亭子还大的花,那是近在眼前、遮挡了山坡的雏菊……那些稚拙的造型流露出孩子们满满的自信和对家乡美景浓浓的爱意。
三、创意粘贴,奇思妙想融古还今
创意粘贴是我们又一项尝试开展的美术活动,与幼儿园传统的粘贴活动不同的是,我们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作为材料,有各种豆类、树叶、蛋壳、果仁壳、吸管、毛线……只要是能够粘贴,能够用来表现,便于收集的就能成为我们的材料。既然是创意粘贴,当然不能仅仅是材料上的宽泛,在表现载体、方式和内容上,选择也比版画和泥塑活动来得自如得多。我们提供园林一角的背景图,图中的小路空白着,孩子们用不同的材料“铺筑”小路:压碎的蛋壳铺出的小路细碎随性,开心果壳铺就鹅卵石路,剪开的包装盒铺成石板小路,大班的孩子还能用双色的材料在小路中铺出简单的图案,使之更具园林特色。一条条小路曲径通幽,向着画纸外远远地延伸出去,同时延伸的还有孩子们那无尽的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创意粘贴还很好地与主题活动、节日活动整合了起来。前面提到的园林公交车就是在《马路上的车》这一主题活动巾生成的。结合端午节,孩子们在罐装薯片的内盒上贴上金色的圆纸片,安上绘制成的龙头龙尾,做成小型龙舟。复活节到了,孩子们在空蛋壳上贴上双面胶,让蛋壳在白蓝色的泡沫碎粒中打滚,当蛋壳上滚满了泡沫碎粒,一个“青花蛋”就诞生了。
四、经典绘画,细节彰显古韵意识
尽管美术表现的形式多样,但绘画终究是幼儿园美术活动里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画由心生,幼儿的绘画作品必定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喜欢画喜羊羊和灰太狼,喜欢画老师和妈妈,喜欢画小草小花和太阳,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最容易引起审美共鸣的事物。随着融入古韵的美术活动的逐步开展,随着一次次眼看心会的亲身感受,孩子们的古韵意识渐渐融入,他们会在完成了的作品上再画上两朵角花,会在画纸的空白处添上远处的宝塔作为背景,会在装饰妈妈的旗袍时单单选用蓝色做成一件蓝印花布旗袍……种种细节都显现出特有的姑苏情结,传统的姑苏美在现代幼儿的美术作品中静静地吐露着芬芳。
我们还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空间,创设富有古韵特色的幼儿园艺术环境,整合教师、幼儿、家长的资源,将环境承载的古韵之美融入幼儿活动之中,渗入幼儿园各个角落,使之形成姑苏特色的艺术氛围,让幼儿感染其美、领悟其秀,产生创造美的灵感。
通过开展融入古韵的美术活动,不仅拓展了幼儿的审美视野,增添了幼儿的美术表现手法,丰富了幼儿的美术表现内容,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情趣,也使幼儿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作为苏州人的自豪感。当然,美术表现手法远不止于此,姑苏的古韵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感受,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融入古韵,融入姑苏,融进现代苏州城。
(责任编辑 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