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贵 徐文基 孙晓晖
作为班级德育主要形式的“班会课”,在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中,基本处于如下状态:班会课有设置,但缺少管理的严肃性,将班会课挪作他用(如上课或自习)的随意化现象严重;班会课没有课程化的严谨性,流于围绕上级中心工作开展非常态的“主题班会”教育的形式;班会课有教育,但缺乏形式的可接受性,以致完全成为教师总结、批评和说教的单向教育形态。这样的班会课教育缺失跟踪学生成长过程的针对性和及时性,缺少学生全员参与、承担职责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缺乏学生心理认同下的经验体悟,以及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为此,我们从道德品质的基本结构和核心内涵追根溯源,创设了简单高效的“常态班会课”。现将其课型结构、内容核心与教育特点简述如下。
一、常态班会课的四个基本流程与特点
常态班会课的教育是建立在班级管理的全新组织构架上,即全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同的“担当”,他们既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责任者,也是班级活动的监督者和评价者。因此,常态班会课将过去教师的“管”、“教”转变为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主“管”、“教”。它实现了德育上的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是对班级德育的一次有意义的变革。
常态班会课课型结构表现在它的四个基本流程上,即学生总结、教师评价、故事(案例)讲述和教师引领。
“学生总结”可以暴露问题,扬善抑恶,体现及时性和自主性。“学生总结”指在学生主持下的全班学生“担当”的全面总结,它包含“学生总结”中的常规总结和自由发言两大板块。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既及时呈现班级近期好人好事和存在的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同辈群体交往的独特作用,也让班主任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为班主任开展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确立方向,为其寻找教育切入点提供依据。
“教师评价”是适度介入,恰当引导,体现“重要他人”的作用。在学生总结的过程中和结尾时,班主任根据总绪情况进行适时评价、及时导向或深化引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得以肯定强化,使暴露的问题能开展深入的讨论与引领。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进行“社会比较”的作用,可以调整、导向、引领和强化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使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自然结合,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促进知行合一。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与自我肯定感,是促进他们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故事讲述”是德育叙事,情景交融,体现体悟性与浸染性。“故事讲述”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或班级最近的突出问题来提炼教育点,选择具有强烈情感作用和引导价值的故事案例,展开入情入理的讲述。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能实现对旧有经验的覆盖与改变,甚至产生自我顿悟与强烈自省。
故事的选择与讲述是故事讲述成功的关键。故事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针对j生,应紧扣班级当前教育点;二是鲜活性,应富有时代感、感染力和震撼力。故事的讲述必须是声情并茂,怡情动心。只有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讲述才可能真正实现故事法教育的体悟性和浸染性。
“教师引领”是巧连故事与实际,发挥主体导向,实现教育矫正与强化。“教师引领”指在故事的讲述中或讲述后,紧依故事中的价值要点或价值取向,联系学生现实表现,教师展开针对性指导和引领,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学生的讨论、辩论等活动,促使学生对原有价值取向的矫正、重构,并强化正确的价值观。
二、常态班会课的两大内容核心与功能
1,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常态班会课的首要核心内容。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是全员担当,培养责任。戈尔曼指出:“情感教育课程的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看似琐琐碎碎,而我们未来的教育正有赖于此。”常态班会课开展之前,需要构建出班级学生全员承担、明细分工的各种“担当”组织架构,让每个学生分担班级生活和学习管理的工作。这种将班级生活、学习近乎琐碎化的全员管理责任的分摊,使每一位学生在承担各自项目的持续管理中学会承担责任。它既实现了“人人有担当”的班级管理自主化构建,又实现了“处处有责任”的自我教育。
二是相互评价,同辈影响。常态班会课中,对班级近期存在的偶发事件和各类琐碎问题,开展由学生主持下的“学生总结”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自我表扬和表扬他人、自我批评和提醒他人中发挥同辈群体的独特影响,弘扬正气,激励向上向善,有效地改变了教师传统“说教”带来的低效乃至逆反的德育状态。
三是过程跟踪,教育及时。学生的价值取向引领与行为习惯培养,需要长期关注,及时评价,有针对性地引领、约束或矫正。我校的常态班会课正是重在“跟踪过程”,注重“及时针对”的教育行为。为此,我们在小学、初中到高中不同学段分别设置了每周1~3节的班会课,保持对班级学生日常行为的密切跟踪,常态化教育。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及时呈现问题,通过教师“重要他人”的作用发挥,及时引导强化,使中小学的德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故事(案例)法教育
一是精选故事(案例),以情载理,应对逆反。在常态班会课上,教师应选择针对性强的鲜活故事(案例),并以声情并茂、富有感染性的讲述,将德育道理转化为与学生情感交融下的心灵体验,极大地增强了德育的可接受性。这远比单纯的说理和粗暴的教化要有效,更容易为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学生所接受。
二是重构经验,引领价值取向,培养(矫正)行为习惯。会选、会讲故事只是故事法教育的第一步,促使学生的经验重构才是德育转变的关键。要达成让学生触动内心、感染震撼的经验重构,就必须有“故事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下的引领矫正,通过故事提供他人的经验内容,并融入教师联系学生实际的适时恰当的引领点拨,可以催化与促进学生新经验的重构,以实现对他们原有错误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的矫正。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在教授修身之法,不可徒令生徒依书诵习,亦不可但由教员依书讲解,应就实际上之种种方面,以阐发其旨趣:或采历史故实,或就近来时事,旁征曲引,以启发学生之心意。”可见100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就已经认识到教育不能依靠命令服从,不能依靠背诵条款,不能依靠教师的依书讲解。教育需要从学生实际和情感需求出发,搜集历史故事,捕捉身边案例,采集时事新闻,将占老的道理用新鲜的吸引人的方式讲述,用感动心扉的形式来引导。
(责任编辑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