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承担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面向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捷径,而项目教学法得以落实的关键是教师的综合素质[1]。
“项目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共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可以通过自主构建而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等因素的提高组成了学习的过程;而该过程是需要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交流活动来完成的,即项目教学是一个以行动、目的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师生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的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通过分工协作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学生成为了主体,在营造出来的工作情景中学生积极动手参与,通过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来完成设定的项目,从而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教师则由传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转变为服务角色,对项目的完成起到引导的作用。
虽然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由过去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但是教师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减弱,在项目教学的设想、准备、实施、评价的四个阶段中教师起到了骨架支撑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课程和实际应用的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项目,启发学生将其理论知识糅合成满足教学目的的工作任务,是将学生带入工作情景中的引导者。
教师首先要营造出一个工作情境,通过对设备、器材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与教学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工作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阶段教师帮助学生进入到工作情境,尽快的完成角色转换,调到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完成教学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项目的过程、结果集自身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完问题能力,并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及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说在项目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没一个节点教师要不断的完成引导者-指导者-评价者的角色转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的专业选择相应的课程来完成教学工作,教学活动中只是在教学大纲和教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很少与其他专业的老师进行跨学科的交流。而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所了解,也就是说不但要做到“精”还要做到“多”。同时教师应具有对多种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使项目的设定更加合理、有效。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意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只有切合社会需求的教学项目才能培养出技能型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项目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具有专业的社会实践能力,了解当今社会的热门行业,掌握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制定出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实验室两点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参观、实习的方式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经过不断的积累最终形成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完美结合。
只有合理的项目才能产生完美的效果,教学项目必须是一个由若干实际问题组成的单元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项目的提炼时必须将专业知识、职业需求与技能综合考虑,恰当的处理技能方法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使课程资源既丰富又恰当。所以教师在项目教学的项目设置时,要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技能与去求,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整理问题,将项目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进行简单的模仿。
在项目教学中要营造出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真实情景,它是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课堂与车间的紧密结合,学生身在其中会产生真实的工作情感,克服了传统教学活动的缺陷,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专业涵盖的职业特性、任务、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围绕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职业的技能点进行合理的结合。同时对项目内容进行介绍时要讲究艺术性,通过工程实例和现场的设备将学生带入到工作情境中,激发其学习讨论的热情。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因其独得的优势而得到大力推广,但要使其落实到实处,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自主研究及再创造能力,方能保证教学的“顺理成章”。
[1]李精华.项目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J].考试周刊,2011(22):205-206.
[2]郑俊褒,汪亚明,张云华.浅谈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问题[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50-54.
[3]林明才.加强管理改革 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60-263.
[4]王睿.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 提高实验室使用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400-402.
[5]马传峰.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开放[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0,27(12):1-26.
[6]董振旗,陈佳明,白志成,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提高教学保障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28-130.
[7]王一珉,李晓林.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 支撑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