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琴
文章若有个靓丽独特的题目会让人对文章“一见钟情”。因为文章的题目恰如它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好的题目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引起阅读兴趣,达到“题好一半文”,甚至“题好一半分”的效果。由此可见,话题作文的拟题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要动脑筋,多下工夫。
一、以大化小法
即在话题前面或后面做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的方法。如2009年广西南宁市中考作文以“力量”为话题,有的学生不加思考就以《力量》为题,此举非常不妥。因为“力量”是一个立意很大的话题,直接以其为题,不利于体现考生的创造才能,也不利于考生落笔,更不利于突出文章中心,所以这样的标题只能说聊胜于无。如果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上,效果就会不一样。比如把标题拟成《母爱的力量》《宽容的力量》,这样就缩小了写作范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章写得具体而深刻。
二、巧用修辞法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因为修辞手法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 比喻
比喻手法生动形象,是一种最能展示考生才情的修辞手法。如以“关注生活”话题为例,一考生拟的标题是《人生也是一张答卷》,将人生比喻成一张答卷,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分别叙述,最后点明主旨“在人生这张大答卷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远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样的标题就显得新颖独到。
2. 借代
指以此物代彼物。如以“母爱”为话题,辽宁大连一考生紧扣母亲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为《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富有创意。
3. 双关
即言在此,意在彼,内涵丰富。如以“门”为话题,一考生拟题为《门其实开着》。文中写一学生因犯错误想向老师承认,却见老师办公室的门关着,当他终于鼓足勇气敲门时,赫然发现门其实开着;当他向老师承认错误时,发现老师的心门一直对他敞开着。在这里,门具有双重含义,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门,又是心门,意蕴深刻。
4. 引用
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句、歌词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如以“同学”为话题,可拟为《道是无情却有情》《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等;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可拟为《淡妆浓抹总相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树梨花千首诗》等;以“诚信”为话题,可拟为《但留“诚信”在人间》《问世间“诚信”为何物》《问君能有几多“诚信”》等;以“我”为话题,可拟为《真我风采》《我是一个笨小孩》《最近我比较烦,比较烦》等。引用或化用佳句,文章往往显出一定的深度和力度,这样拟题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拟题的高明之举。
5. 对偶
句式整齐,即便匆匆一瞥,也能给读者留下印象。如以“读书”为话题,可拟《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以“环保”为话题,可拟《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除以上修辞手法外,还有拟人、夸张、反复、反问、设问等,作文时可灵活运用。
三、转换角度法
拟题不仅要快,还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如违反常情式拟题《真想做个差生》;借用数字式拟题《5+1=0》,论述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后果;展开想象式拟题《雷锋“出国”》。这些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四、故设悬念法
文章标题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标题,也会让人觉得有话可说。如以“爱”为话题,一学生拟的《我的“爱情”》这个标题就很典型:“我”小小年纪就谈恋爱?对象是谁?结果怎样?阅卷老师一看题目,便产生了诸多疑问,自然产生阅读的欲望,看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写母爱的文章。
当然,让文章题目新颖、曲折、吸引人,还有很多方法。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作文时若能注意这些,必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