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014-08-20 13:08李晓燕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李晓燕

摘要: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一定的音乐文化本体,使音乐教育自身呈现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音乐文化形式。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文化;音乐教育;传承

音乐文化作为一定人类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必须靠后天的有组织、有目的的音乐教育行为才能习得。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不同文化理念上的音乐教育对各类音乐的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法的运用等,必然会反映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统、兴趣、价值观,并由此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教育。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因此,音乐教育必然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音乐文化形式。虽然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是层层相因、息息相连的,但音乐文化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内涵

音乐文化是用音乐语言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因此必然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都有得到重视和传承的需要,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教育对各类音乐的不同理解,反映出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统特征、兴趣特点,而呈现出音乐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并由此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传承特征

首先,音乐直接产生于语言语音音调,这就决定了代表民族文化的音乐在不断追求音高、音色、音强、音长的新颖中,必须统一在一个风格中,以体现同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完美和统一,这种统一风格的音乐思维方式正是受不同民族的音乐价值观制约的。其次,作为音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之一的音乐语言的载体———音乐符号,它不但反映了鲜明的音乐教育价值观,从而也直接地影响了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形成,因此对音乐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由此可见,不同民族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方式受着不同音乐价值观的支配,使得音乐教育由于不同地域、地区在语言行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呈现“多元化”特征。这一点从近年来我国音乐理论界对当代音乐价值观的讨论,无不深深影响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这一事实中可见一斑。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渠道

音乐文化同时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劳动生活和民间民俗活动,劳动人民通过音乐自娱自乐,因此,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如:环境熏陶、民俗活动、社会音乐文化活动等等)是使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途经之一。然而,有意识、有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授的是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经验、技能,它能使受教育者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系统知识,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渠道。

然而,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又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音乐文化来实现的。一般说来,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选择和整理,是依据社会需求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及年龄特征这两个重要因素。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借鉴、传播外来音乐文化从而促进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变迁的另一个重要维度。音乐教育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音乐文化的创造过程。施教者与受教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与自身价值观的差异,使音乐教育的过程并不简单地复制前人的音乐文化,而是融合、汇总本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衍生出新的音乐文化要素,赋予音乐文化新的意义,并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如:我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采用小提琴技法和西方曲式,创作了优秀的二胡作品(《光明行》等),并在二胡教程中对小提琴练习曲进行了有效借鉴。如今,刘天华创作的许多二胡乐曲早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宝库的经典,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曲;他的二胡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专业音乐院校的二胡教学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对外来音乐文化的有效借鉴和可贵探索,产生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新传统,对促进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增强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功能

无论何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整合为一的。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社会的发展要依靠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一个重要部分的音乐教育只有融入社会,在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中才能得到发展,实现使音乐文化围绕社会政治、经济,并形成与之相协调的,具有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丰富民族内涵的音乐文化。由于世界各民族语言类别的不同,造成语言音调的差异,由此形成了不同民族用于音乐表现的音乐基本素材、基本手段、基本技法的不尽相同(如:音阶、音律、调式、旋法等),从而产生了各民族音乐风格的多样性。有人将“音乐风格”简称为“乐风”,也有人称之为“音韵”、“神韵”。正是“乐风”、“音韵”、“神韵”的存在,世界各民族有了标志着自己民族属性的音乐文化,而音乐风格则成为音乐作品民族归属的鉴别标准。因此,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古老的口传心授教学形式,以及民俗文化环境的熏陶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探索价值。

三、结语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一定的音乐文化本体,使音乐教育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批判继承音乐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A·索哈尔.音乐社会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2]郑金洲.文化与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J].教育学,1996(07)

[3]邹爱民,马东风.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萧梅,韩钟恩.音乐文化人类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
中国当下乡村“西乐队”音乐文化初探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