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樱
摘要:要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双基”,应该让它成为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一个目标。要采用更新的、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用一种让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双基”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掌握它,并会运用它,使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低年级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将“双基”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关键词:“双基” 音乐教学 节奏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程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层面,而知识与技能又包括音乐基本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方面。其中,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就是我们俗称的音乐的“双基”。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到,不要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首要目标,要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可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上似乎不在需要它了,认为一堂课只要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了音乐,找到了快乐就行了。但事实证明仅有“花架子”是不行的,学生不能学到任何知识,掌握任何学习音乐的方法。因此真正应该改变的是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而且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扬弃的教学思路。
一、节奏训练
音乐中的节奏常被称为音乐的骨架,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它有规律并连续进行,是我们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小朋友的节奏感是很强的,比如说:很小的时候他们听到音乐就会摇头晃脑,做出自己的反应,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有节奏地去朗读一些儿歌……好象不用学就会了。但我们这里要学的节奏是音乐中的一个要素,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肢体动作,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寻找生活中的节奏
节奏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节奏。因此在低年级的课堂上笔者常常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节奏,模仿节奏,掌握节奏。最简单的就是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如小猫:喵——,小鸭:嘎、嘎,小鸡:叽叽、叽叽。三种不同的节奏一目了然。在这里除了让学生单独模仿之外,笔者还设计了简单的合唱训练。先把小朋友分成三组,说:“小鸡怎样叫?”扮演“小鸡”的小朋友就一起回答。分别回答完毕后,再接着说:“小鸡、小猫一起叫。”两组小朋友就一起回答。以次再三组一起,使小朋友在熟悉节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除了小动物之外,还可以有树林里的声音、马路上的声音、运动场上的声音、雨中的声音……可以做各种练习。对于以后歌唱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运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的节奏
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并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打击乐器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乐器之一,演奏时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是低年级学生较为容易掌握的,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可是,如何正确地运用打击乐器呢?首先就要认识打击乐器,不仅是它们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同的音色及特点。在一年级有一首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结合这首歌曲的教学,笔者让小朋友认识了各种打击乐器:听一听,它的声音长还是短;看一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动一动,它是怎样演奏的;学一学,用人声模仿乐器的声音……最后让学生亲手演奏一下,加深印象。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后,就可以让小朋友运用打击乐器来演奏了。一般都是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因为每首歌曲风格不同,因此先要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合适的节奏。如果说前面的寻找生活中的节奏是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话,那么用打击乐器演奏就是对节奏的运用和创造,可以是运用以前学过的节奏,也可以创造出新的节奏型,只要是合适的,就是好的。打击乐器除了伴奏,也可以单独演奏,因为它们不同的音色能模仿出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如沙锤可以模仿雨声、树叶声,双响筒可以模仿鸭子走路等。笔者曾上过二年级的一节节奏创编课《森林音乐会》,是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讲述春天森林中发生的故事。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节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再根据自己身边的自制打击乐器,编出了一个个简单却生动的故事。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爱之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二、视唱练习
(一)音准是视唱练习的核心
音准是视唱练习的核心。离开了准确的音高,音乐就会走样。因此,建立音高概念,训练唱准音,始终是视唱教学的核心问题。不少刚进小学的新生,区别老黄牛叫与小鸟鸣、大钟与碰铃的音高时往往分不清。他们对声音的高低 、长短、大小(音高、音值、音量)混淆不清。 只有听准了才可能唱准。从小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和培养他们的听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听辨大钟和小铃,火车汽笛鸣和汽车喇叭叫等声音的高低。也在钢琴上弹奏单音进行对比,如“1”比“5”高还是低?“5”比“3”低还是高?低年级学生从简单的单音听辨练起,慢慢地发展到听简单的乐句。在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辨别音高的能力,如分辨一些动物的叫声和平时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先分辨差别大的,再结合歌曲,分辨歌曲中的不同音高乐句。启发学生用心去听,培养他们对音高的想象力、辨别力,从而唱准曲调。唱是“听”“辨”的目的,也是音乐教学效果的再现。在听、辨的基础上进行视唱练习,这时应对音高、时值、速度力求准确。练习时可让学生借助手划拍、击拍,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学会视唱曲调
(二)练习要到位
在视唱过程中,可以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从而达到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唱谱。教学中,可以采用视听法,按循序渐进的步骤进行:①单小节听唱。②一个乐句听唱。③一个乐段听唱。④师生共唱。在第四步时,要求学生先在心里唱,再把心里的旋律与教师的演唱加以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不断取得成功,树立了信心,由小节到乐句到乐段慢慢连起来,由声音的散乱到集中到完美,一首视唱很快就学会了。
除了这两个方面之外,笔者还在低年级音乐课上进行了很多其他的“双基”渗透,如认识五线谱、了解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听辨音乐的节拍、段落等。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学会欣赏音乐,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