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水平群众路线的三个关键词
一是沟通。只有保证有效沟通和畅通交流,才能保证群众路线其他内涵的实现。现在干群之间沟通存在许多障碍,近年来发生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往往都与干群沟通不畅有关。二是协商。可以说,群众路线的精髓就是“民主协商”,不仅是党群、干群之间商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群众内部不同群体、不同利益诉求者之间的“协商”,通过协商解决自己的问题。三是参与。今天,群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走“群众路线”,就是要突出强调群众对各种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事项的充分参与,在公权力运行中扩大群众的有效参与,并把这种参与形成机制固定下来。 (摘自《学习时报》)
用考核“硬尺子”细量“四风”
有什么样的考核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行为。把“反对四风”纳入考核,不能简单地以开了多少会议、做了多少笔记、收了多少意见表、发了多少简报为衡量标准,而是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群众满意度有多高等作为考核指标。重点是对学习教育有没有入脑入心、查摆问题有没有触动灵魂、整改落实有没有动真碰硬进行评估,引导领导干部向“实”看齐,真正变“投上级领导所好”为“投群众所好”。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新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其中提出发展党员的新十六字方针,即“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新十六字方针,以控制总量为重点,实行发展党员总量调控,使全国党员数量年均增长控制在适当速度,党员队伍保持适度规模;以优化结构为关键,根据不同群体、行业和岗位特点,确定发展党员的重点,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培养教育,严格日常管理,严肃纪律要求,着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发挥作用为目的,引导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立足本职、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摘自《学习时报》)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践意义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其深远意义在于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直贯彻到最基层一级的党组织,让每一个党组织的领导干部都扭转“党风廉政建设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旦发现贪腐的苗头就遏制在萌芽状态,避免腐败的滋生蔓延。正如有的纪委书记打的比方:纪委书记是“消防员”,一旦介入,就意味着可能是火势蔓延、损失惨重了;而各级党委成员则是“联防队员”,在日常的巡逻视察过程中随时扑灭火苗,就能确保避免火灾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摘自《人民日报》)
警惕反“四风”中出现的新“四风”
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现行的一些政策和规定坚持不了多久,所以对从严治党持观望态度;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反“四风”影响了工作开展,工作上出现了畏难情绪;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做官没了“油水”,对中央反“四风”心存抵触,消极对待工作,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的领导干部在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的高压态势下,依然抱有侥幸心理,我行我素,前“腐”后继。上述四种现象可以说是反“四风”当中出现的新“四风”,应当引起警惕和重视。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形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注重规范程序
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可尝试以设置限权为起点,以公开为手段,以事项透明、流程透明、责任透明为“分解动作”,让权力按照既定的线路运行,此举是防错纠错、防腐不腐的重要渠道。同时还要特别在制度反腐领域贯彻“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通过加强与改进制度廉洁性评估,坚决反对制度性腐败,切实解决制度本身不廉洁、制度无力反腐败、制度低效反腐败等问题,从源头上推进制度反腐。 (摘自《湖南日报》)
“最后一公里”阻塞的根源
一是“不愿”打通。“一公里”之前的工作更容易引起关注,而“最后一公里”是具体落实环节,琐碎繁杂,很难出显绩。这主要是功利心态导致的政绩观偏差。二是“不会”打通。一些领导干部身在基层却不接地气,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不上门、通话不见面,严重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办法。三是“不敢”打通。面对改革攻坚的深水区,存在畏难情绪。“最后一公里”所涉及的常常是老大难问题,尖锐具体,解决起来费力不讨好。归根结底,根本原因就在于群众观点的缺失。 (摘自《学习时报》)
处理好大学生村官“流动”与“留下”的关系
一要细化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等相关政策。坚持竞争择优、好中选优,加大工作业绩和考核结果所占的比重,强化实干导向。二要重点建立“扎根”机制。在探讨“流得动”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留得下”。加强落后地区的软硬件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三要探讨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横向流动。异地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可根据市场运行机制,实行双向选择,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原籍流动,或者向社区流动,实现村官系统内的横向流动与内循环。 (摘自《光明日报》)
做群众工作应注意方式的改进
运用民主的群众工作方式,开展各方面、各层次的民主协商,通过平等、沟通、民主协商的方法和途径,将新兴阶层的政治愿望和利益期许引导、凝聚、吸纳到社会主义民主的轨道上来;同时,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运用协商的群众工作方式,建立各种类型的协调制度,培育人民调解员,积极协调和化解矛盾纠纷。运用法制的群众工作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按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 (摘自《学习时报》)
坚决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
要从犄角旮旯里找“准”问题,对不易察觉、影响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集中优势力量,让“隐身”的“四风”无所遁形;面对顽症痼疾要下“狠”手,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做到逐项整治、逐件解决、逐个突破;要用“韧”劲打一场持久战,坚持做到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露头就打,时刻拧紧思想上的“螺丝扣”,保证已解决的问题不反弹、易出现的问题早防范。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endprint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
从表面上看,党群关系指的是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但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所谓密切党群关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权之间的关系。新形势下,要围绕权力的运行和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构筑一个能够互动起来的党群关系模式,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 (摘自《光明日报》)
执行偏差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简单化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时过于僵化,不考虑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干部使用同一标准。二是选择性问题。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多是原则性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把握和执行标准时按需取用,符合自己思路时就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标准”,不符合自己思路时就强调选人用人要“不拘一格”。三是片面化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没有全面、准确地贯彻“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
(摘自《人民日报》)
应当有形式,却不能有形式主义
事物总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也就没有形式。但有形式,却不能有形式主义。必要的评比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脱离实际,过多、过频、过滥,或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为名次而名次,那就是形式主义。比如,建立必要的工作台账是必要的,由此可以确定目标和时间节点,使工作有序推进,但现在有些基层部门的台账多如牛毛,有的甚至以“记台账”取代工作。工作还没做,台账就已经登记上了,并准备在年底迎接检查评比,这就不对了。 (摘自《光明日报》)
掌握好培养干部的要领
首先,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培训。好干部不是天生的,不断培养能力是素质提升的基石。其次,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在干部成长过程中,要及时把他们送到教育培训平台进行深造,为他们打牢理论基础、提升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提供机会。最后,积极为好干部的成长进步搭建平台。只有找准摸清、正确把握干部成长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加以培育培养,才能促进干部茁壮成长。
(摘自《党建》)
“准”字贯穿民主生活会
“自画像”要准,画出的像不能千人一面、看不出像自己。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深挖细照,挖到思想根源,触动灵魂深处,以先进典型、“三严三实”为镜子,照出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同时,要紧密结合生活工作实际,见人、见事、见思想,对他人“开炮”要准。对他人“开炮”不准,就起不到帮助同志“查找病症”的作用,要从事业发展和岗位工作的需要谈对方的不足,要以党纪国法和部门规章制度为依据,点醒对方,让其真正出出汗、红红脸。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影响领导干部提高
辩证思维能力的因素
一是培训不够重视。现实中,不少地方在“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指导下,对知识普及重视了,但对世界观、方法论的掌握却忽视了,导致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术轻道”倾向。二是个人不够努力。领导干部对自身能力的需求,与所处的大环境有关,也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三是考核不够科学。干部考核是指挥棒。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真正考准、考实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特别是对干部辩证思维能力的考察没有具体的标准。 (摘自《学习时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