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彩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而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学模式和手段能够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创新教学指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合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创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满足其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基础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潜能的开发”。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实现创新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由于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比较宽松,学生在刚进入小学时,会感受到与幼儿园截然不同的环境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管理的排斥和抵触,学生往往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性较差,非常不利于小学语文的创新型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更要仔细观察和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耐心亲切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打消学生的顾虑,构建起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为创新型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使学生潜意识地主动吸收语文教师讲授的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和谐的教学氛围的构建能使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能。
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只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对小学语文知识的主动吸收,培养他们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小学语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过程中,《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结局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改编:如果小女孩没有冻死,而是被好心人收留,她的命运会有怎样的变化……通过类似的情境设置为学生建立一个思考和想象的基础,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发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思维和个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看待方式和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切不能扼杀学生的主动性,质疑、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比如在《语言的魅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时候学生可能会问道:“为什么盲老人在诗人为他的木板添上‘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之前很少有人给他钱,诗人添的这几个字有什么作用?”而有的学生也会问道:“语言的魅力具体指的是谁的语言的魅力?为什么?”通过类似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而解答问题的方式也不能局限于教师解决这一种,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互相补充等方式能够促进问题的完美解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四、适时引导学生
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及时的引导,避免学生思维和行动上出现偏差,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还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考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习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法则,但是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思考习惯和规律,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时引导,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小学语文的《灰雀》这一课中,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列宁、小男孩和灰雀之间的故事,在文章结尾的时候讲了灰雀还留在公园里面,但是并没有出现小男孩,教师在讲述课文内容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小男孩去哪里了?第二天小男孩为什么没有出现?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引导式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较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这种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对学生的终身成长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语文教育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中心总校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