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洋
“高效课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高耗时、低效益的现象。高效课堂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最根本的准则,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的支撑,教学改革就是无源之水,就是缘木求鱼。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当前“高能低效”课堂的反思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低能高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造成小学语文教学“高能低效“的原因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问题。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此,若认识上有偏差,教学中就会方向不明。语文教学曾出现过两种偏向:一种是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另一种是把语文课上成纯工具课。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语文课,均无“低能高效”可言。当前,我们应当全面地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二、精心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积极、快乐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和交流,吸取文本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
1、激趣导入。魏书生在《谈语文教学》中也这样说:“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确实,好的开头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能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深刻的感知。如:学习《南沙群岛》一课,导入时我用课件展示有关南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初步感知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当然,导课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具体使用哪一种,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具体的课型等实际情况来定。
2.有效的提问。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问题要明确、有思考的价值。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需明确,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设计的问题还要紧紧围绕文本,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要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 其次,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所提问题学生不必花多大的力气就能回答;提的问题太难,学生经过努力仍百思不解,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设计一些可发展性的提问,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3.教学策略要科学性。所谓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研究重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应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从而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环节必须科学
1.充分备课
教师要备好课。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文本”、“备学生”。《语文课程规范》积极倡议自主、协作、探求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构成。依据课标要求备课要深化、细致地研讨教材,把教材中包括着的智力、非智力要素充沛开掘出来、应用起来,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对教法停止挑选,防止复杂重复,拖泥带水。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2.恰当提问
教学中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词汇句,改动那种钓鱼式的复杂串讲,增加有效提问。教学的进程中,教师是主导,把握着教学的全局和方向,必需站在一定的高度,担负起优化教学的义务,引导学生积极探求,鼓舞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则在教师的鼓舞和引导下,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天地,发明新的情境。这样,才能从基本上改动那种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的师生和谐一致的关系,为提高小语教学效果提供不竭动力。
四、生成的课堂充满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中的目标和程序。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但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生成而迷失了方向。课堂生成需要我们教师具有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生成不能游离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积极的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肯下功夫、不断反思,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一定会奏出“高效”的最强音!
【作者单位:涟水黄营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