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关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对话”常常流于形式,将对话变成了简单机械的问答,老师设计的问题也往往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教师的话语霸权变成了少数学生的话语霸权。有些课堂虽然不乏对话交流的形式,但是热热闹闹之后,也难免带有表演的痕迹,效果总是不尽人意。现在就《孙权劝学》一文中进行的对话教学尝试,与大家商榷。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个性化地解读教学内容,是对话教学的前提
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的解读,就无法将自己的体验与学生分享,那些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也自然成了一句空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问题,实际上就是解读文本,明确向学生教什么的问题。
《孙权劝学》一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内容短小精悍,故事情节又极具生活情趣。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他们是很容易理解文章内容的。因此,笔者以其中的四个故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感知文义的基础上理解人物形象,受到熏陶和感染,得到启发和教育,明白“劝学者”的良苦用心,学习“就学者”肯学、乐学、用功学习的品质,感受三国人物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艺术。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也在不同的“对话中”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入情境,是对话教学的基础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产生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在学习《孙权劝学》一文之前,笔者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关于三国人物(特别是孙权、吕蒙、鲁肃)的故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上课之初,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内容,理解了文言词语的含义。“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结友而别”四个故事情节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品味中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此过程中,笔者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朗读、探究释疑,解决了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了文义,复述了故事情节。笔者只是给他们创设了比较和谐的学习氛围,并以平等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与对话中。学生走进文本,自主阅读的过程给后面进一步的对话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生生之间进行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入角色,是对话教学的具体体现
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对话教学取得实效的保证。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更进一步地对话,以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的目标,笔者让学生进入角色,两两对话,模仿文中人物神态、语气,并配合相应动作进行表演,学生马上有了表现的欲望。笔者将几个故事情节尽量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去表演,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让所有学生都能自由评说。一时间,不同语气、不同神态、不同样貌的“三国人物”纷纷上场了。表演者发挥了他们的表演天才,陶醉于角色之中;评说者也不甘示弱,评出了个性,评出了水平,整个场面异常精彩。学生在互演互评中不但对文本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也学到了从正面和侧面等不同角度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真实的“对话”让课堂有了生机和活力;学生真实的“对话”让他们也因此“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看着学生们精彩的表演,听着他们不拘一格的点评,笔者适时地让学生发表对文中三个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们的理解颇有深度,这一环节的对话学习也有了实效。
四、学生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对文本创造性的解读,是对话教学的最高境界
对话教学以知识的建构为中心。对话教学中,学生成为知识意义和个人身份的双重建构者。学生与自我心灵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关键一步。为此,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与自己心灵对话的环节,即让学生根据《孙权劝学》中任何一个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创造性地改写故事。改写之前,笔者给学生“三顾茅庐”的故事作为借鉴,让他们也从“凡三往,乃见”的概述中加工润色出文学作品中的“三顾茅庐”来。这一次,学生更是跃跃欲试,他们心领神会地各自进入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以不同的“范儿”呈现在了课堂上——这是学生们智慧的结晶。
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语文课堂更加理想、更加和谐,就必须进行对话教学。当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和总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多下功夫。
(高相平 甘肃省庄浪县阳川中学 74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