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特殊”更是教育契机

2014-08-20 17:55赵会娟
中国德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殊建构作业

赵会娟

四年级时,我的班上转来了一个学生,他叫小旭。家长送他来校的那天,他一言不发,白白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但那似乎在说:“我很害怕你。”在我和他妈妈说话时,他会时不时地躲在妈妈的身后,悄悄地在他妈妈耳边低语,他妈妈提醒他不要这样,他马上就会站好。开学初,他每天都来得很早,但来了以后,书包往桌子上一放,就呆呆地看自己的桌子。一个早自习就这么过去了。再说他上课的表现:手拿着书,眼睛望着窗外。一天下来,他的书包被翻得乱七八糟,书皮卷了起来,有的地方已经撕破了,再看作业本上东一笔西一笔,一会儿是一只小猫,一会儿又“跑”出一只小狗。看来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放学时我向家长汇报了他一天的情况,他的妈妈面带愧疚地说:“给您添麻烦了。”家长的话使我更想了解他的一切。他为什么如此胆小?怎样帮助他尽快地适应新环境?

在与他妈妈聊天中得知,他六岁时不知什么原因,被医院确诊为“癫痫”。自此孩子就往来于家与医院之间。由于长期吃药,身体变得瘦弱了,性格也变得内向、胆小。他的妈妈非常疼爱他,所以这个孩子处处依赖妈妈,在班中显得十分自卑,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班里的同学们看他一副弱不禁风的病态身体,也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下课后他往往一个人待在教室里,很少说话。

与小旭的家长联系成了我每天的工作。首先每天早晨我要到校门口接小旭进学校,询问前一天的作业有没有问题。有问题时,及时解答。放学时把作业一项一项地记在记事本上,告诉家长今天学的内容,以便家长辅导。通过与家长交谈,我还及时了解到他在家的情况,得知孩子每天的作业要写到10点多钟时,我就告诉家长这个习惯不好,应该给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我和他妈妈为他制定学期发展计划,这个计划中既有对他学习能力的提高计划,也有对他学习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计划做到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本着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原则。

通过对小旭的教育,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与事业成功的基石,坚定的自信心有助于良好行为的形成,学生出色的外在的行为又会使自信心更加坚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平时我经常和小旭聊天,发现他很爱画画。听他妈妈说,小旭从一年级开始学画画,不到一年,小旭的画就有了很大进步。于是我平时就多鼓励他努力学画。他的绘画才华逐渐在同学中逐步显露出来。在四年级的第二学期,同学们选他当了美术课代表,并负责班里版报的美术设计部分。自从他当了课代表并分担版报工作后,许多同学都很羡慕和崇拜他,课间经常有同学围在他身边求他帮助画画,渐渐地,小旭对自己也有了信心,与同学关系也越来越好,人也变得开朗多了。由于有了自信,他对其他学科也开始感兴趣,学习也比较自觉,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有一次,他对我说:“老师,我真地有进步了吗?”我摸着他的头说:“你进步很大!不仅学习有了进步,而且能帮助班里出板报了。同学们都在夸你,只要你努力,你还会有更大的进步的!”从这以后,他就更加努力了。

最可喜的是他愿意与同学交往了。还有了几个固定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小旭的经历告诉我,要注意培养儿童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才能,让孩子有一技之长,这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建立自信心,还可以使这些特殊学生从自卑阴影中走出来与正常孩子共同学习生活。

2. 调动孩子的主动性是关键

从建构学的角度看,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就不可能有建构性,也就不可能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调动小旭的主动性就是关键。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他,他读书声音大,有语气,也敢发言。我就及时表扬他,他偶有一篇日记有进步,我就及时加以肯定,予以表扬。渐渐地,语文课他能坐住了,不玩东西了,不发呆了,有时还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但是交作业还是有困难,分析原因,一是不会写,二是不想写。于是我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让他掌握应知应会的,课下再帮他补课,而且还请其他任课老师也重视对他的帮助,同时,我发动班干部帮他记作业,利用中午学校吃饭的机会,班干部与他一起写作业,帮他听写,互相检查背书,遇到困难大家一起讨论,通过建立家庭联系本,请家长督促。

在教师同学家长的帮助下,他写作业了,尽管错题错字连篇,但他终于每天交作业了,这是很大的进步。他妈妈激动地说:“老师,太感谢您了,他真的进步了。”由此我也认识到发挥教师家长同学的作用,多方努力共同促进他转变,教育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有实效。

3. 尊重规律,允许反复

坏的习惯已经养成,不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改变,缺点是在不断的反复中改掉的,这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帮助他。要有耐心,要允许他反复,要帮助他去提高对坏习惯的恶劣影响的认识,使他摒弃恶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还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同时让大家也明白这一点,亲近他,团结他,从而使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

通过做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我的体会是,对待这些孩子一定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学习,尤其是心理学,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做好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同学、家长的合力。我认为学生的“特殊”会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教育契机,更充足的教育资源。我庆幸有这样的学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充满了挑战。我也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特殊学生是我们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爱,让我们用心去关注他们。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特殊建构作业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立足特殊化,巧解数学题
档案见证基层民主在“特殊”选区的首次实践
作业
怎样转化个别“特殊”的幼儿
一次“特殊”的考试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