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对话走进历史课堂

2014-08-19 22:45谢承顺
南北桥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生历史课堂

谢承顺

【摘 要】中学历史这门课程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过去于发展,教师应该注重历史课程的教学。在当前尊重差异、彰显个性、追求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对话意识、对话理念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标志、一种精神追求。本文着重探讨对话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实施的四个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 对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24

巴西教育家曾指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他认为教育应当基于对话理论,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因此,在历史课堂上也应该融入对话教学法,让对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对话教学的理论依据

对话是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言语为主要中介进行的知识、话语、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沟通方式。《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实践活动。“教育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直接的主客体改造的过程,而是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多极主体的交往过程。”“学生不是教师改造的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他的发展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因此,教育的过程也就成为教育主体双方围绕教育内容的一个交流对话的过程。

二、对话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实施的策略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使学生敢于对话

“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美国教育学家莫里斯L比格曾经说过:“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对话教学要求老师理解和尊重学生,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对话教学还要求教师舍弃“灌输者”的角色意识,把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者”,“平等对话”的位置上,以平等和真诚的态度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学生激化学生的认识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我也以普通讨论者的身份参加进来,弱化权威,构建平等的对话平台,做“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师生进行平等对话,建立起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对话的前提条件,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

(二)设置恰当的对话话题,使学生善于对话

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设计恰当的话题,使学生感兴趣,让每个同学有话说而不是部分同学动起来。如我在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历史》必修Ⅱ)这一课时,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的服饰入手,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服饰变化的认识,几乎所有学生都投入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最后他们从服饰谈到饮食、住房、婚丧等习俗风尚的变革,讲得头头是道。这个对话话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话的热情。话题的设置在与文本有着必然联系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其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有争议性。

(三)创设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乐于对话

创设情境,还原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感受历史,体验历史,让学生在对话中触摸历史的“真实”,从而提高学生对话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专题六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感知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与希腊公民的参政素质有关,通过设计一位古希腊的普通公民帕帕迪,使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古希腊时代,身临其境感知历史史实,并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提高学生对话的兴趣,在对话中获得知识。

(四)教师还要善于在“对话教学”中转变角色

“对话教学”的实质是创新式教学,即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说学生自己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帮助。

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教学”进行之间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根据学生当前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所有的学习愿望以及所持的学习态度,应该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问题了然于胸后,“对话教学”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所倡导的总设计师角色不是传统意义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的井然有序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尤其是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会出现课堂中的喧闹情景,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要格外留心,决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要经常在教室里漫步,观察每一组是否确实在讨论,弄清不讨论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松懈要及时促进,如果有困难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应以合作伙伴的态度去关照他们。对话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分歧、冷场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出主持人的机智,去引导学生达成某种共识(只是在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继续发言。

再次,在对话中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表演与传统教育中那种唱“独角戏”的表演不同,对话教学的表演是一种真诚的表演。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以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

总而言之,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让对话走进历史课堂,使学生能在课堂中通过互相启迪,互相激励,亲手打开知识的宝库,形成积极思维的独创精神。

猜你喜欢
师生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麻辣师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