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钢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竹笛艺术的魅力及发展
王子钢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作为我国古代的民族乐器之一——竹笛的演奏艺术源远流长,风格多样,特色缤纷。由于其构造简单,音色优美动人,技巧多变,颇具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已普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以它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韵,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竹笛;艺术;魅力;风韵;发展
竹笛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记载了光辉的一页。但是,在解放以前,它并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奏器乐艺术,竹笛艺术魅力的真正挖掘和展现,还是近50年的事情。
第一阶段:1949—1956年,这是我国竹笛独奏音乐的开始阶段。
在演奏技术上,北方以吐、滑、垛、花(舌头)为主;南方以颤、震、叠、打(手指)为主。当时的演奏。还没有涉及到很复杂的技巧。所演奏的曲目,大多是民间流传的戏曲曲牌或根据戏曲伴奏移植、改编而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正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在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从方法上看,演奏家们都没经历过音乐学院的专业训练,他们所经历的都是民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模仿为主。但丰富的生活阅历都融入到了演奏中,以声带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阶段:1956—1979年。以赵松庭《早晨》的创作为标志,是我国竹笛音乐的大发展阶段。
在竹笛独奏音乐的创作中,单一的南、北派风格的笛曲已经逐渐被多风格、多地域的笛曲所代替,演奏家们根据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建立了一套具有不同地域特点的风格体系,并且都有其代表作。而且随着一批以外国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外国乐曲”,各国家、地区的音乐被广泛地运用到竹笛音乐中,同时也带来了演奏家技法上的丰富多彩。
这一阶段,还有不少人在竹笛的形制、制作材料等乐器的改革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提出、发表、实践了各种形制的竹笛改革方案,其中南京艺术学院的蔡敬民、四川音乐学院的王其伟的成果较有影响。但由于有些改革使竹笛丢失了一些原有的风格特色和演奏手法,所以除了将传统竹笛增加调音套,以适应竹笛在乐队中的合奏的改革被推广外,其它一些都没有得到普及。目前国内大部分演奏使用的仍是六孔的不加键竹制笛子。
第三阶段:1979—2000年。改革开放20年,竹笛的表演领域,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传统的创作、演奏手法仍在延续。这种创作是建立在前人的经验上的,和上一阶段相比,笛曲在结构、技巧和思想内涵上要更为复杂多样,如《春潮》(刘锡津、霍殿兴曲)、《花泣》(张维良曲)、《醉笛》(杨青曲)、《绿洲》(莫凡曲)等,这些独奏曲的伴奏逐步用室内乐的形式取代了过去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另外,也出现在竹笛与交响乐队协奏的大型协奏曲,如《咏春三章》、《钗头凤幻想曲》、《塞外随想》、《巴楚行》等。
50年代结束了竹笛伴奏地位的生涯,使之浑然一变,独自傲然于世界舞台。但时代在发展,竹笛的演奏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单独的独奏之外还有更多的形式。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音乐工作者、竹笛演奏者,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使竹笛的演奏形式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主要形式有:
1、重奏:有二重奏、三重奏,代表曲目有《顶嘴》、《婆媳俩》;2、协奏:与其它乐器的演奏相互协作,共同演奏,代表曲目:《D大调长笛协奏曲》;3、合奏:与弦乐器打击乐器的演奏融为一体共同演奏,代表曲目《第四交响乐》。
作为我国古代的民族乐器之一——竹笛的演奏艺术源远流长,风格多样,特色缤纷。由于其构造简单,音色优美动人,技巧多变,颇具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已普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以它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韵,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中国竹笛几千年的变化和发展,至今还在不断地发展着。人类社会在进步,艺术跳动的脉搏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我们不必急于求得有一个统一的规格,要避免带着一个框框去“改革”,而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逐步地按照艺术科学标准,使它进一步完善。
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多姿多彩,我们要继承先进的文化传统,摒弃不良习俗,大胆地探索、创新,把具有中国民族性的东西推出国门,立于世界。让更多富有民族性的乐器、曲目展现于世界的舞台,
J621
A
1005-5312(2014)17-0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