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松
摘 要: 教室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微观环境”,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教室,可以使学生提前感受和理解企业运行模式与工作氛围,就业后有效克服从学生到工人的普遍性过渡障碍,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职业忠诚度,对于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职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教室文化布置、模拟企业氛围及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三方面探讨如何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教室等问题。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教室文化 企业氛围 职业指导
中职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中职学校,引入教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引进优秀企业文化进入教室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其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文化相沟通,这样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核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灵魂。教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微观环境”。它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学生,既影响他们的个性、意识、情操和行为,又对学生的理想、价值观的形成和心理产生强大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人格和谐发展。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教室,可以使学生提前感受和理解企业运行模式与工作氛围,就业后可以有效克服从学生到工人的普遍性过渡障碍,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职业忠诚度,强化合作意愿,促进其快速成长。
二、引进优秀企业文化进入教室的多种形式
1.教室文化布置,凸显中职特色。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作为中职学校,这个“家”应该与众不同,应该充分展现本班的专业特点,充分宣传本班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技能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形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着多少学子向高远志向而奋力攀登,但在这里,远不如一句“做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来得更有力,更富于感染力;班级里一向存在的“学习原地”、“英语角”等板块,不如改成“职业园地”、“我的职业”等;名人名句则可由“职教之星”、企业名人等代替……
学生生活在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个专栏,每一幅画面都成了会说话的老师,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早地认识企业,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
2.模拟企业氛围,缩短适应周期。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在校学习过程中就必须有企业的影子,就必须模拟企业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实习上岗的要求。在全班推行“5S”现场管理,按“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的要求实施管理,每日进行检查登记;为统一形象,树立企业团队意识,要求学生统一佩戴胸卡,在车间里统一穿工作服参加实训;对考勤体系进行科学管理和及时统计,培养学生严肃的时间观念,养成职业习惯,提高纪律性。这样,学生虽然身在学校,却如处工厂。班级也可建立像企业一样的组织框架,使学生进入班级就像进入工厂的环境一样,用厂规厂纪要求自己。“正副班长”变身“厂办”、“团支部”变身“人力资源部”、“生活委员”变身“工会”、纪律委员变身“安全部”、“学习委员”变身“技术部”……虽然只是名称有所改变,但引起了学生极浓厚的兴趣。各部门均制定了主要管理岗位职责及方法,分工明确、精诚合作,为班级工厂的建设各尽其责。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责任意识,使学生开始习惯用企业的管理制度要求和约束自己。
3.开展职业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为保证学生顺利地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职业指导不可或缺。职业指导应该从平时做起,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职业熏陶和职业训练。对于班级而言,除了在教室里引入企业文化之外,还可以走出教室,走向企业,让学生感受、体会。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感受当代企业干净、整齐、安静、有序的氛围,感受工人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受先进的工艺和流水线作业;也可以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形式,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其次,要“请进来”。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人力资源主管、知名校友等为学生开展讲座,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职业方面的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教育,以便学生较快认同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自然地融入现代企业文化,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从学生所处的“微观环境”入手,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教室,对于培养一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权,高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性的思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6(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刘翠娥.融入企业文化彰显特色校园文化.现代阅读,2012,10(10).
[3]徐世明.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路径的思考.现代阅读,2012,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