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丽 黄珊 范剑锋
摘 要: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对意象的解读是诗歌审美的关键,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诗歌翻译关键在于原诗中的意象能否在译文中再现。意象是物我双向交流的产物, 而原作者之意是意象的核心。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意象 唐诗
一、引言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我国古代,最初是从哲学角度提出意象这个概念的,意象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周易·系辞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所谓意象,既包括我们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图像,又包括我们通过各种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有了这些经历和体验,我们才有了想象和讲话的能力。
唐诗被誉为我国文化之瑰宝,其内涵丰富,意象深沉。意象的营构是唐诗创作的核心,唐诗的意象非常丰富。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帕尔默(Palmer)在1996年出版的专著《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中借用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概念之——意象作为其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帕尔默看来,语言是有声音的象征符号的游戏(play of verbal symbols),而所有的象征符号都是以意象(imagery)为基础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认为意象是由社会文化和个人经历体验决定的,意象、文化和语言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要了解语言必定离不开意象,而对意象的把握和不同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诗歌翻译时,了解源语、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及作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对原诗意象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诗歌翻译本质上就是处理者意象、文化和语言关系的语言活动,这三者均已物化在源语文本之中,因而把握源语是成功翻译的前提和关键。诗歌翻译关键在于原诗中的意象能否在译文中再现。如果译文只满足于表层信息和基本内容的传达,和原诗比较起来,译文的美学价值就大打折扣。译诗而不传达意象,就好比画龙而不点睛。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即译意象,一首唐诗的英译过程,就是译者将原诗中的意象进行解码、重组的过程。
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意象往往不止一个,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意象构成一幅场景,此时,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对意象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忠实于原文。同时,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翻译诗歌更对译者的审美能力、把握意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夕阳”在唐诗中的意象分析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典型意象,唐诗更是如此。如“月”可象征边塞悲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关山月、楼兰”多表达思乡人或建功立业的心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然而,如同一意象对应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则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夕阳”代表的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包含有对一切流逝之物一去不可返的慨叹和遗憾, 又有对新的未来的无限憧憬, 其蕴含十分丰富, 耐人寻味。由于诗人的心境差异, 产生了对夕阳的不同感受,“夕阳”这一意象就传达了诗人对人生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夕阳以不同的特点在诗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唐代诗歌。
夕阳意象主要用“夕阳” 、“ 落日” 、“残阳” 、“斜阳” 、“落霞”等词表示,夕阳意象的意蕴十分丰富, 古代文人不仅是通过它写景绘图, 而且写意传情, 尤其将他们的生命意识和忧患意识寄寓其中, 从而使其意境悠远, 回味无穷。夕阳更多的是一个场景描写, 是具体的象, 具有特定的空间感、色彩感。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展示出一幅辽阔、壮丽的景象。“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描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场景。
中唐前,唐朝国力强盛,诗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他们有着豁达的胸襟、气度和抱负,反映在诗歌上便是情绪高昂,即使面对即将西下的太阳,看到的也是落日的余晖、金色的大地。他们豪情万丈,激情四射,妙笔生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夕阳诗作。李白(登太白峰——西山太白峰,夕阳穷登攀)面对太白峰高峻的山势,却要攀登到顶峰,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
到了中唐以后,“夕阳”开始频繁出现在诗歌中,主要被用来象征时光易逝、象征生命无多、死亡将至,或象征怀乡念人,或象征国家的衰微,等等,这既与中晚唐诗人们感受到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有关,又与诗人自己迭遭眨谪的坎坷经历有关。
三、《乐游原》中“夕阳”、“黄昏”评析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晚唐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他的诗用多种方式抒写了伤时忧国之情和个人怀才不遇之感。他的诗抒情婉转,造意含蓄,深情绵邈,但由于当时牛、李竞争激烈,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诗歌也多隐晦曲折,或多或少地蒙上了一层迷惘感伤的情调,寄托极深。
诗歌《乐游原》是李商隐一首优秀的五言绝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是当时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中描写了诗人面对黄昏时分的壮丽景色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在某一个黄昏时分感到“意不适”,想要驱散心中的郁结,于是驱车登上乐游原,见到了夕阳斜照,霞光满天的壮美景色,由此诗人发出了“夕阳无限好”的感叹,但立即诗人又感到“近黄昏”,原先心中的不快不仅没能排解,反而陷入了一种更深沉的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及光阴之叹中。endprint
诗人李商隐有着强烈的家国责任感,他渴望通过科举之路实现振兴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梦想,但很不幸,他生逢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时代,社会政治极为混乱与黑暗,与王茂元之女的结合,又使诗人不自觉地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处处受到排挤,深感寂寞、孤独。从此诗人辗转于各个幕府之中,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即使有时出现一些曙光,但终究是短暂的。可见,诗人的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及人生道路上的缺失体验、孤独体验使诗人有了一种少年迟暮,美好事物不会长久的感叹。所以,当他登上古原,面对夕阳斜照的壮美之景时,即使立刻感到“夕阳无限好”,也“只是近黄昏”,使一幅壮美的夕阳图染上了浓浓的感伤,凄凉的色调,使全诗透着一种身世之悲。
然而《乐游原》诗不仅是一首伤己之作,更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诗人处于中晚唐之交,国力衰退,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个人的不幸已经糅合了时代风云的变幻,反映到了诗歌创作上,便曲折地反映了唐王朝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霞光满天的壮美景色只是一瞬即逝,和没落的大唐帝国如此相似。
诗人不幸的人生遭际及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给予诗人独特的人生体验,使得诗人在《乐游原》一诗中将家国之悲,身世之感与光阴之叹熔为一炉,赋予诗歌丰富的意蕴和深沉的感伤情调。
四、《乐游原》英译评析
许渊冲在所著的《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英汉对照)》中是这样翻译的:
At dust my heart is filled with gloom;
I drive my cab to ancient tomb;
The setting sun seems so sublime;
But it is near its dying time.
诗歌有诗歌的语言。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含蓄、洗练、简朴、明快、自然,与遣词用字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中,要想力求反映原诗的神韵,所选词语的恰当与否同样至关重要。
原诗中,这一个个图景渲染了作者无尽的羁旅惆怅,引发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借助不同的句法手段,但遣词需要经过反复斟酌。译者的词汇选择、诗歌翻译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原诗和诗中所体现的意象的基础上,必须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再现原诗的美学价值。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被动、机械地接受并投射原文的信息,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解码编码过程中,其创造性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适”一词体现的是作者郁郁寡欢不得志的心情,译者将之翻译为gloom,准确描述了郁闷的心情。“黄昏”一词可以有多种译法,如dusk, eventide(用于诗中)等,但是作者并没有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而是抓住了“黄昏”在原诗中代表的含义,用“dying time”翻译“黄昏”,准确到位,反映了唐朝摇摇欲坠,即将瓦解的政治局面。 “sublime”与“dying time”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唐王朝走向没落的局势。
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英文,在保证译文保持原诗风格和意境的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遣词,还要在形式上讲究韵律(meter)和韵脚(rhyme)。 一般而言,中国古典诗歌重音韵,而英诗则重节奏,英诗的押韵格式趋于多元韵式,即同一首诗中,可连续换用若干个韵脚或交叉使用若干个韵脚。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汉语在表达上更富有表现性和美感性。无论是中诗的音韵,还是英诗的节奏都有助于诗人抒发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独特的意境。因此,在诗歌的翻译中需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原诗的音韵和节奏,还原诗歌的艺术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原诗中每行诗的最后一个字虽然并没有形成押韵,但翻译时译者却注意到了音韵和节奏,翻译的四句话都以[m]结尾,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译文抓住了核心语义,结构齐整,音韵优美,在语义方面损失不大的前提下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五、结语
本文从意象与翻译的角度分析了一则唐诗,指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译者不仅要翻译出诗歌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还原诗歌的意象,译出诗歌作者的情感;译者不仅要做到用词精确,还必须做到形式工整,格律一致,体现出原诗的音韵和节奏。
参考文献:
[1]陈敬宣.从文化语言学视角看汉诗英译的意象再造——兼评英译《螃蟹咏》的得与失[J].山东外语教学,2007.
[2]龚光明.意象翻译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
[3]纪玉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J].外国语,2002(2).
[4]许渊冲译.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许渊冲.文化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张雯.意象、文化与翻译——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比研究唐诗英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
[7]Palmer,G.B.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