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应其他几位科学家的请求,致信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美国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
爱因斯坦在信中表示:“我读了费米和西拉德近来的研究工作手稿。这使我预计到,元素铀很快将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能源。考虑到这一形势,人们应当提高警惕。必要时,还要求政府方面迅速采取行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次年,全家迁往慕尼黑。爱因斯坦在慕尼黑读高中,未毕业就退学,后转入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学习数学和物理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1902年未能进入学术机构,便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担任审查员。因为工作较为清闲,爱因斯坦十分快乐地投入科研工作。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三篇论文,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使人类对于空间、时间和物质运动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标志着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
1914年,爱因斯坦返回德国,进入普鲁士科学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兼任柏林大学教授。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
这是继狭义相对论之后,近代科学的又一个重大成就。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会弯曲的预言。爱因斯坦由此声名鹊起,相对论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名詞。
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因为受到纳粹政权以及希特勒的迫害,逃亡到美国,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
爱因斯坦于1939年写给罗斯福的信,对罗斯福触动很大,经过慎重思考后,他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战场上负隅顽抗。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时,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为首的临时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其陆军在本土尚有200万至300万人,在中国还有同样数量的兵力,其空军尚存各型飞机6000架至9000架,而且日本大本营正在积极准备“本土决战”,美军登陆日本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迫使日本丧失抵抗意志,不待美军登陆就投降,则可避免50万美国人丧生。
于是,史汀生与临时委员会一起向杜鲁门总统提出建议:尽快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具有军事和非军事双重性的目标。核突袭的具体目标拟定为广岛、长崎等地。杜鲁门采纳了史汀生的建议,决定对日本进行核突袭。
当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德国人却根本没能开发出自己的核武器。1945年8月6日,当爱因斯坦得知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感到极度震惊,并表示,如果自己知道德国人造不出原子弹,绝不会写那封信。
战后,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感慨:“作为科学家,我们必须不断警告人们这些武器的危险性,我们要努力使世界人民,特别是他们的政府意识到,除非他们改变相互间的态度,并认识到自己在形成一个安全的未来中所担负的责任,否则这些武器必然造成无法形容的灾难。”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在美国普林斯顿逝世。他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及20世纪世界最重要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认为和平是人类的首要问题。1955年4月,爱因斯坦在去世前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