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与现代园林景观审美特征异同

2014-08-18 20:21:44杨乐
艺术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景观山水

杨乐

1 传统园林的审美特征

1.1 传统园林审美视角的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由于受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期熏陶,自然山水景致融合了浓厚的人文内涵,这种铭刻文化印记的“山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然山水,“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传统园林观念成为古代园林景观审美的取向与标准。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儒、道两家分别在其价值取向中详细描述过中国传统的山水审美思想。儒家对中国古典山水情怀描述最具代表性的是《论语·雍也》中的名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这一千古佳句中,“山水”因具备了如仁者般的智慧品质而令人敬重,表现出自然风景被赋予人格化气息的审美思想。这种“山水比德”的审美取向,对未来千年里人们对于山水景观的审美角度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儒家推崇人感知自然的观点不同,道家“以人御物”则表现出更多重物轻人的特点。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一座座如艺术品般精致的中国古典园林。人们将自然山水和花草树木作为精神的寄托,不惜斥巨资去如同雕琢艺术品一样来修缮自己的私家庭院,用以满足精神需求,自然山水的审美角度自然而然也发生了变化。

1.2 传统园林审美体验方式

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传统园林审美特征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生长壮大,并结合华夏大地各有特色的地理环境以及不同地域人群的生活、思维方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体验方式:

(1)“天人合一”。古人在认识、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适应和摸索,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并把人类的日常生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地结合在一起。中国古典传统园林最广为人知的十六字精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便是对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诠释。

(2)“意象”。传统园林造景过程中,园林景观早已超越了实物存在的范畴,其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衍生出的抽象意象才是造园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才子佳人房前屋后必见“玉(玉兰)堂(海棠)春(迎春)富(牡丹)贵(桂花)”,自是追求寻常植物蕴含的不寻常意象。著名的园林教科书《说园》中也对古典园林追求“意象”的方式做了许多详细的描述。例如,“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言谈间便可领略园林如诗词歌赋一般的“意象”之美。总而言之,自然山水以重要的文化意识象征进入了古人的审美意象世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

(3)“崇尚自然”。古典园林艺术中提倡“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充分强调了对自然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尽量少的人为改造的态度。这说明人们的传统园林审美观念中,将古典园林视为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因为有这样的态度和意识,才创造出具有自然境界的美妙作品。

1.3 传统园林的山水景观特征

(1)自然。在造园艺术领域,“自然”这一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总体景象的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有限的园林景观是对无限自然山水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例如,苏州网师园,面积虽小但玲珑精致,流水假山与亭台楼阁相得益彰。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园林巨匠陈从周讲过“建亭需略低山癫,植树不宜峰尖,山露顶而不露脚,露脚而不露顶,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这都是从多个园林要素的组合作品中总结出的经验。

(2)淡泊。中国古典园林多呈现出一种需观者静静品味的淡泊氛围。尤其是江南地区诸多的私家园林,大都是官员在仕途失意或告老还乡现实背景下,寄情于江南清丽环境的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之中,打造属于他们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取名便来源于诗句“拙者之为政”,这也充分说明了江南名园主人们的处世之道。江南园林中建筑物大都弃宏伟华丽而择小巧朴实;弃浓妆艳抹而择清新淡雅。小阁临流,粉墙低压,得万千形象之变。而以北方为主的古典皇家园林仍是多以离宫别苑的形象出现在市郊以及天然环境之中,而且在许多皇家园林中都能看出刻意模仿江南私家园林的痕迹,这也能看出淡泊的景观氛围是古典园林审美中不可或缺的一味特征。另外园林中扶疏萧瑟的古树,苍润质朴的置石,清脆潇洒的修竹和色彩淡雅的茅舍无不是为淡泊情趣的烘托,是士大夫们的偏爱,亦是传统园林最能展现淡泊的风光。

(3)恬静。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对于主人来说不仅仅是偏安一隅的私家庭院,更是告别喧嚣、远离尘世的“桃花源”。恬静的环境是每一位园主和观赏者对园林景象的至高追求。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极少出现在城市中央,而大多数栖居于城市郊区,唯有围砌高墙,藏之唯恐不深,美景无限而外人不可得,只留园中人独自享受自然山水的恬静一刻。

(4)含蓄。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中国园林妙在含蓄。含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特点。唯有含蓄,才能发人联想、回味无穷,中国传统园林很注重表现手法的含蓄。廊桥宜曲不宜直,美景宜隐不宜显,这都说明了古人造园过程中对于含蓄精神的极致把控。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借景”、“框景”、“障景”,更是用极具艺术气息的方式来演绎造园者内心对于古典园林的含蓄追求,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去开拓景象深层次的内涵,使其不断丰富完美,形成意象中的理想境界。

2 现代景观的审美特征变化

2.1 传统审美价值观向现代审美价值观转化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文化的丰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园林景观设计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发展。在这些现实条件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园林中以自然环境作为审美对象的观念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园林景观的审美需求。现代景观的创作更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技及生态材料以及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创造出有现代气息的简洁、明快的环境景观,且兼具多种功能性。园林景观的审美特征从精神追求逐渐转变成功能追求。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除感到舒适方便外,亦能受到艺术的熏陶,并满足大量日常生活需求,与传统园林相比,这种景观创作从更高、更深的层面和更新的视角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自然为人服务的特征。

2.2 审美主体由少数人向大众转化

传统园林是一种封闭的体系,相对而言只有少数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才能享受,这些园林景观自然而然也只能迎合少部分人的审美趣味。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大众对于景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园林不再是封闭的私家庭院,它更多地以开敞的大众公园等形式出现。因而,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强调面向群体,服务大众,群众参与,这正是它的最大特点,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出对大多数人的尊重。

2.3 现代审美情趣的多元化趋向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个人的审美要求弱化,转而对于大众的审美追求有了更多尊重,即在设计中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景观场地中兼顾不同类型人群共有的行为,这样的观念和方式转变造就了环境景观功能和形式上的多样化。人们能够在延续熟悉的生活方式之外还能领略到多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存在,从而使人心情愉悦,身心舒畅,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激发生活热情。多元环境文化的追求,使得现代园林景观比之传统园林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2.4 现代审美的整体性思维趋向

传统园林环境注重个体的自足性,景观设计的布局规划都是以一个独立的景观庭园为单位,只对园主等少数对象服务,使其足不出户就可以体会到自然风光的美好。随着科学技术、文化和生态观念的进步,人类开始以更加整体和理性的角度去认识城市环境。环境质量的提高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局部的修补和改进,必须从长远的角度,从整体环境的高度去考虑,做到宏观的改造城市环境景观。

2.5 现代审美的理性思维趋向

传统的园林景观环境,常常是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相分离,总体来说是重精神功能而轻使用功能,导致传统园林景观的不可持续性和脆弱性,犹如一支玲珑剔透却难以使用的花瓶。现代园林景观审美则注重功能、经济与形式的统一。环境空间中的景观不仅仅是在视觉和心理上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功能,实现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

3 从现代景观设计角度看传统园林

3.1 求曲忌直的形态与悠闲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古典园林追求静态、缓慢、悠闲的生活方式,适于文人墨客慢步徐行,吟诗作对,其乐融融。从空间上看,古典园林追求曲桥、曲廊等元素构成的蜿蜒曲折空间,但同时园林中缺乏开展大片活动的开敞空间,封闭的、静态的自然美景是文人雅士生活中最为欣赏的环境。

3.2 围和、封闭与内向隐逸的生活

围墙与园内的各种隔墙是要控制环境、完善园主对咫尺山林理想景观的追求;依山抱水是其对自然环境的追求;远离喧嚣是其对社会环境的追求。围墙将园中环境与园外城市分成两个世界,实质上体现了园内与外界生活的对立状态,体现的是对城市的回避。传统园林由于其封闭性,只需对主人服务,重视和满足的是主人的生活爱好和精神追求。现代园林则向大众开放,需要综合考虑内在者与外在者的不同需求,重视不同人群的景观需求,并在空间形态上真实反映,重视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拘泥于固定的设计形式和手法。在满足基本观赏性能的同时,往往还集生态、游憩、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最大限度的满足大众的多元需求。

4 结语

传统园林是用大量人工手法塑造出一个精神层面无比深刻的自然环境,实际是人工选择的“自然”,其设计手法与字面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体现出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一方面决定于不同时代的外部生态条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不同时代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在元明清几朝江南园林发展成熟的时期,中国大地的自然生态格局还较为完好,城市的人为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还没有显现,人们能够很容易享受到青山绿水带来的自然美景。因此,要在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升华其内涵,将“自然”二字理解为概念化的、寄托理想的“自然”是符合那个时代特征的。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今天,自然生态已经受到了城市化进程的极大破坏,自然大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越来越呈现破碎化趋势,真实的自然山水越来越珍贵,在这种背景下谈“自然”,已不拘泥于形式上的、概念化的自然,而是应该通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来保持城市生态格局的连续性,追求健康的自然生态功能。因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审美的特征不同是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很多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视角本身是极具推崇意义的,但在当前环境背景下,却不能作为景观审美的唯一视角。只有真正认清“自然”的真义,才能避免对古典园林的肤浅模仿,为现代城市中市民创造更为亲和自然的景观,使得市民得以享受到真实健康的自然。

参考文献:

[1] 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景观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心声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 07:52:14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8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学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 03:10:46
怎样读古典诗词?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12
《山水》
流行色(2018年11期)2018-03-23 02:22:00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3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4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