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之前彰德地区戏曲发展钩沉

2014-08-18 19:04王家东
艺术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戏曲

摘 要:戏曲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价值不仅局限于正在舞台上演出的鲜活的戏曲艺术作品身上,而要看到这众多的鲜活的戏曲剧种从特定的历史时期发展而来。彰德地区是元代杂剧发展的重镇,而元代彰德地区戏曲艺术的发展则与元代之前的戏曲艺术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元代之前戏曲发展的钩沉是我们理解元代戏曲乃至今日戏曲艺术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戏曲;彰德地区;戏曲钩沉

河南省安阳市,地处中原地区,位于河南最北段,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代早期称相,西周称东阳,春秋战国始称邺,先后改称宁新中,商任等。金章宗明昌二年,也就是公元1191年之时,始设彰德府,至此彰德与邺、相州等名字一样,成为安阳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

彰德地区在元杂剧的地理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且不提多名元杂剧作家本身就是彰德籍,从元代彰德地区所处的位置就可以一见其重要性。按照元至元二年的行政区划,彰德地区大致为河南省黄河以北与今山西、河北、山东相邻的地带,中心为今河南安阳。非常有意思的是元杂剧创作与演出兴盛的几个重要地区都与彰德地区接壤。真定与其北接壤,东平与其东接壤,平阳与其西接壤,开封、洛阳与其南接壤,那么该地区在元代杂剧发展传播流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考索彰德地区的元杂剧的状况,我们不仅要对整个彰德地区的文化作共时性的描述,揭示杂剧发展的文化背景;也要对彰德地区的戏曲发展做历时性的勾勒,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杂剧在彰德地区发展的历史性与共时性的背景。

戏曲的成熟形态是两宋之交的南戏以及金元之交的元杂剧。王国维言“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古典戏曲的成熟形态便是这种,歌、舞、叙述、扮演相综合的综合艺术,其发展自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到最终成熟的过程。

就戏剧形态的发展来看,元杂剧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元之前的戏剧形态及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元代彰德地区戏曲发展的全貌则必须从元代之前的时代讲起。由于安阳是古都,并且处于中原地区,所以在戏曲史发展的早期,依然有大量的与戏曲相关的各种表演艺术存在。探寻戏曲的源头,我们总是先要回归到原始歌舞时期。

殷商时期,安阳地区作为国都,直到今日仍然有大量的殷商文化遗存。《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些都是先民们舞蹈的场景。《殷墟书契前编》所载甲骨文假面舞人形象,为古代“六书”之假借文字,是记述当时人们进行祭祀活动的歌舞活动情景,他们头戴假面,有些还缀着饰物,装扮成神兽模样歌舞表演。据记载,民国八年,内黄城西,后街曾经挖掘出商代的铜质假面。后来这种原始歌舞发展为“大傩”,到汉代,则彻底成为歌舞百戏中的一项表演艺术。假面后经唐宋发展为涂面,进而衍化为后世戏曲中的脸谱。《殷墟卜辞》载:“乎多老舞,勿乎多老舞王占曰:其雨。”“多老”是一个巫师的名子,意思是问问要不要请巫师多老来跳舞求雨。另载:“乙未卜,殷贞:我舞。”这是隶舞,记载最多的是用于求雨,也有用于祈年祭祖的,属于殷代祭祀乐舞的范畴。

戏曲史的发展中,有着一个显著的由巫到优的发展历程,其功能也由娱神开始向娱人的转变。俳优大概产生于夏代。刘向《烈女传》中载“夏桀既弃礼义,求倡优侏儒狎徒,为奇伟之戏”。俳优显然来自先古的巫覡,在由原始部落到集权帝国的社会转变中,巫覡无可奈何地下降为古代的俳优,这些俳优有留在宫廷的,也有流落民间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彰德地区依然有着戏曲表演艺术的雏形存在。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此时,卫国与其邻国郑创造出了丰富的民间音乐。直到今天《诗经·国风》有160篇,郑风、卫风合为31篇,约占五分之一。郑卫之音倾倒了众多的诸侯国。《礼记乐记》记载了魏文侯对他的老师子夏说“吾冠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春秋战国之后的汉代,汉百戏十分发达。《东海黄公》的故事作为百戏中的角抵戏,具有了某些戏剧表演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前在安阳县洪河屯的一个汉墓中曾经发掘出“东海黄公斗兽图”,证明在汉代安阳地区已经有以东海黄公为代表的百戏的演出。东汉末年之时,曹操的封地就在今安阳地区,据相关史籍记载,曹操每役归来,邺地的老百姓总是夹道欢迎,百技竟发,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安阳民间歌舞百戏的盛况。

公元550年,北齐高洋建都于邺,几代帝王奢侈淫乱精神空虚,定都27年中,仅在安阳境内酬神拜佛修建的庙宇就达4000余所,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刺激着声色伎艺和乐舞表演的畸形发展。那时百戏归清商令管理。到北齐,百戏主要分八大品类,有彩扎、女乐、滑稽、技巧、幻术、马戏、代面、傀儡。漫长的乐舞文化积累,终在安阳为中心的"河朔"一带,于6世纪中叶同时形成《踏摇娘》《兰陵王》这样两个一文一武"合歌舞以演一事"的歌舞小戏。《踏摇娘》和《兰陵王》是北齐时群众中流传很广影响极深的歌舞戏,隋唐两代又入“教坊”。故事发生在金墉(洛阳)、河内(沁阳)、邺城(安阳)。“河朔”一带演出最盛,流行区域几乎遍及整个豫北冀南地区。

宋杂剧是宋代各种滑稽表演和歌舞杂戏的总称,是在继承隋唐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曲艺、歌舞的技艺发展而成的戏曲。据《都城纪胜》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杂扮或杂班,又名技和,乃为杂剧之散段。”

在宋金时期,安阳一代的杂剧表演艺术十分活跃。1951年安阳县天喜镇发掘之北宋墓,内有一杂剧演出图,其中人物共5人,皆男性,一人戴相纱演唱。

1983年,安阳蒋村发现一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魏公墓,墓室左侧的墓壁上有一砖砌仿木舞台,台上一字排有五个戏乐砖俑,台上有五个戏俑,为四男一女,基本呈一字排列开,女演员靠中。四个男戏俑分列两旁皆头戴诨裹,身穿圆领窄袖长袍,四个男演员的注意力皆集中于女演员。戏楼对面的墙壁上,墓主人魏公与妻子以及家仆正在看戏。这组砖俑应该是表现的是宋金杂剧的演出状况。

安阳蒋村金墓戏乐俑说明,那时安阳一带杂剧、院本的演出已很普遍。其演出作场已搬上舞台,初步具备了舞台表演形制,完全采用代言体。有舞有做,一人主唱,其他演员唱少,主要是宾白,并退居次要“杂色”。演唱用不同宫调,为曲艺中诸宫调与金院本的结合。表演上“插科打诨”的滑稽逗乐成分减少,代之以突出人物故事、戏剧性,但演出规制仍很简陋,人员较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进入了元代,在中国广袤的北方地区,在厚重的表演文化基础之上,元杂剧应运而生,而彰德地区作为元杂剧的一个重镇在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彰德地区,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中原地区,是元杂剧的流布的主要地区。在元代的戏曲发展中,无论是戏曲文学,戏曲活动,还是戏曲文物在彰德地区都有着大量的遗存,作为可贵的戏曲历史文化资源值得今人珍惜。

参考文献:

[1]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3]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王家东(1984—),男,山东枣庄人,兰州大学文学硕士,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猜你喜欢
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现代戏曲——养儿防老
明代戏曲乐师顿仁考略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清代中后期戏曲表演理论的演进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