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方言中的特殊结构

2014-08-18 18:43纪秀丽
艺术科技 2014年6期

摘 要: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语法是相对比较稳固的部分,但是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语法结构,普通话和方言中有时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胶南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也有自己特殊的结构:V/A+人表示的是“使人感觉怎么样”的意思;V着在方言中表示的是可能体和结果体的含义,当然也存在只是表示方式或者督促、劝说这样的两种含义,VV着表示的是一种不满的贬义色彩;一V式、VV式,胶南方言的单音节动词重叠为vv式,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示动作在时量和动量上程度的减弱。二是表示持续的动作状态,是个量变的过程,最终产生某种结果。

关键词:V/A+人;V着/VV着;VV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快的,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在词汇中有所体现,而语法结构却是相对固定的。当然,这种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使句法结构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发展变化。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又有不同的方言。在汉语官话方言中,胶东方言是学术界公认的比较特殊的一支。胶东方言有狭义、广义之别,狭义的胶东方言是指胶莱河以东胶东半岛地区的方言,广义的胶东方言则指山东半岛地区的方言。从山东境内的地域分布来说,广义的胶东方言区跟齐鲁方言区形成互补。胶东方言跟齐鲁地区方言存在明显的不同,这跟两地原始文化的不同正向适应。钱曾怡《山东方言的分区》根据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异同,把山东方言分为东西两个区:根据东西两区的内部差别,把东区分成东莱和东潍两片,胶南就属于东维片。语言虽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不同区域的方言却具有很明显的不同。胶辽方言区的胶南方言存在着许多特殊结构,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用法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下面我们将选择几个进行具体的论述:

1 “V/A+人”结构

这个结构在普通话和胶南方言中都有,但是在胶南方言中,能够出现在这个结构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在数量上明显多于普通话,而且,使用频率也比较高。根据刑福义的划分,动词大致有六类: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历时动词、断事动词、使令动词、辅助动词。其中,对于心理动词的划分,他认为应该分成两类:情绪心理动词和感知心理动词。前者有褒贬情绪,如“爱、恨、喜欢、羡慕、佩服、讨厌”;后者无褒贬情绪,如“猜、料到”。那么能够出现在“V+人”结构的动词,大多是情绪心理动词,如“笑、喜欢、稀罕、闪、恶、恨、吓”。可以进入“A+人”,结构的形容词有“喜、馋、疼、酸、急”等。

不同于普通话中的用主动形式表示主动意义,“V+人”这一结构在胶南方言中,表示的确是使动意义,用来表示人的某种感受和心理状态。有“使人感到怎么样”的意思。例如,“喜欢人(使人喜欢)、稀罕人(使人感到稀罕)”。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有时候,常带有贬义色彩,表示说话人觉得很不能接受,很厌烦的意思,如“膈应人”的意思就是使人感到恶心,不舒服。“烦人”表示的是使人感到厌烦,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不满。“A+人”也是主动形式表达使动意义的一个结构。而且,出现在这个结构中的形容词明显的多于普通,表示的是“让人感觉怎么样”的意思。例如,酸人(让人感觉酸)、馋人(让人感觉馋)、疼人(让人感觉想要去呵护)感动人(让人感动)等。

2 V着,VV着

吕叔湘先生说:“以著字辅助动词,初以表动作之所著,继以表事态之持续,此今语所盛用,而唐人诗洪,亦已有之,如白居易恻恻吟之“道著姓名人不识,”王建北邙行之“堆著黄金无买处,”皆是也。动词词尾的“着”除了有“结果的持续”的静态特性外,还可以有“动作的持续”的动态性的一面。袁毓林认为“着”表示状态,有表示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的区别,但他不同意存在两个不同的“着”,认为两个“着”具有同一性,造成“V着”表达两种不同的状态意义的原因不在“着”本身,而是两种不同的动词小类。

当然,它在胶南方言中,“着”有很多的用法,其中一种就是可能体,表示动作的可能性。在表示肯定意义的陈述句中,“着”后要加“了”来成句,前面可加“能”,可不加。“V着了”的意思就是当陈述的主题达到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资格时,就应该、可以干什么了。例如,这个兔子,再养它几个月就(能)吃着了。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V着”还表示结果体的意思,如“夜来晚上我看着你了”,只是我看到你了这个结果。在胶南方言中,“V着”到底是表示可能体还是结果体,判断的依据是有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处置性关系时,是结果体,反之是可能体。但是,有两种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只是表示某种方式。例如,你打算怎么去市集?——走着去。这个例子中,“走着”,就我个人认为,不是指的状态的吹,而是表示采取某种方式达到某种目的。告诉对方,我不是骑自行车,不是坐汽车去的,而是采用步行这样的方式去的。二,表示督促、劝说。比如说,“他待会才能回来,你先吃着”、“怪累的,你先坐着歇歇”、“天特冷了,你先喝着”,在这里“V着”表示的只是希望对方能够干某件事情,既不是动作的持续,也不是动作的结果,只是一种督促、劝说。这就在区分“V着”的含义时,需要格外的注意。

“VV着”,这一结构,在胶南方言中也广泛存在,一般来说,表示的是 “V”这个动作在时量上的持续,这种持续进而成为一种状态,往往给人以不好的、不舒服的感觉,带有厌恶、讨厌、反感的感情色彩。例如,“说他,他还撅撅着嘴,很不服气呢”。这个句子中,“撅撅着”,说出了“他”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表现的不满。但是,就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的“VV着”都带有感情色彩,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客观的状态的描述。例如,“弯弯着、鼓鼓着、翘翘着”并不总是带有厌恶、反感的感情的,有时也只是单纯地说出一种状态,比如说:书包里塞满了书,书包鼓鼓着。只是表示书包现在装满了东西,很鼓这一事实。因此,这个感情色彩,主要看的是说话者的个人的情绪是怎样的。

3 VV式、一V式

刑福义在《汉语语法三百问》中指出,“VV式”需要从动作时量、动作分量和说话口气三个角度来观察。例如,“笑笑”从动作时量上表示的是短暂性的动作;从动作分量上表示的是动作的轻化;说话口气上表示的是动作的随意。胶南方言的单音节动词重叠为vv式,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示动作在时量和动量上程度的减弱。VV在语义上相当于v一v.尝尝(尝一尝)写写(写一写)看看(看一看)擦擦(擦一擦)二是表示持续的动作状态,是个量变的过程,最终产生某种结果,如“不太饿,吃吃就饱了”,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紧缩复句中。其他情况下,只表示动作的持续,却不是量变的过程。例如,“帮我把头发剪剪吧”,只是说明的是希望听者帮忙进行剪头发的这个动作。但就个人认为,在胶南方言中,VV式并总是不涉及前两个标准,有时只是一种说话口气上的随意,比如说,“吃完饭后,擦擦窗户”这个句子中,是一种命令或者说要求,要求你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玻璃擦干净,并不是表示动作多么的短或者轻化,甚至可以说也不表示口气上的随意,胶南方言中,动词vv式重叠不仅表示动作的短时体还表示静态持续体。当“VV”结构表示静态持续体时,意思等同于普通话者中的“V着”。“着”有时候表示静态持续,受情态限制的时间是出于持续过程中的静态事件,其特征是事件内部结构的无变化。当“VV”结构表示短时体意思的时候,等同于“一V”。

“一V”结构存在于普通话和山东胶南方言中,但是在山东胶南方言中,却有一个特殊的用法,是表示“VV”、“V一下”的意思。能出现在这一结构中的动词基本限于动作动词,“一V”有时是表示“VV”、“V一下”的意思但两者也有明确的区别。例如,帮我把头发一剪,在这里有稍微剪 一剪的意思,不要太多的意思,有稍微,稍稍的意思,尹晓杰在《山东胶南话中特殊的一V结构》一文中认为说它本身没有表少量、短时的语法意义,因为它可以受“稍微”或“稍稍”等程度副词修饰否则就造成语义重复,这是不合理得。即使在这个结构前加上“稍微”或“稍稍”,是表示剪的非常少的意思,而VV式就是单纯的表示这个动作,剪剪就只是说把头发剪短的意思。但是,我们会说:“帮我剪剪头发吧——怎么剪——一剪就中(稍微一剪就行)”。当然,这里的动词是有选择性的,如“剪”、“裁”、“推”等这样的词是可以的,但是说“一拿”却只是表示短暂、一会儿等,所以“拿”这样的词,表示的是短暂的意思,说明时间很短,很快就结束,“拿拿”这样的动词重叠,在这里的意思却不等于“一拿”。“拿拿”表示的是拿的这个动作,我觉得有层含义,是要根据说话人的内心的想法来定:(1)逛街时,A的鞋带开了,她想让别人给她拿着手里的东西,系上鞋带,她会说:“你帮我拿拿(一拿),我系上鞋带”这里的意思就是短暂、时间很快的意思,但是在:(2)逛街时,A手里拿的东西很多,很累,想让别人帮忙拿着,她可以说:“累死了,你帮我拿拿吧(拿着)”,在这里,就不是一个短暂的动作了,而是持续的动作。

参考文献:

[1] 王力.王力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

[2] 殷晓杰.山东胶南话中特殊的“一V”结构[J].中国语文,2011(3).

[3] 高先.胶南方言语法探析[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

[5] 曹蕾.“V去”和“一V”结构的对比研究[J].学术交流,2012(4).

[6] 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4):243-256.

[7] 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方法新探[J].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8] 冯力,杨永龙,赵长林.汉语时体的历时研究[M].语文出版社,2009:4.

作者简介:纪秀丽,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