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2014-08-18 02:57陆婷
文教资料 2014年3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关怀

陆婷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陆婷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资助重在育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最终指向是使人成才,其中就包含丰富的人文诉求。只有转变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消除“刻板印象”,才能在资助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

资助育人 人文关怀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国家资助体系在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资助工作的推进,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的同时,如何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体现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场所,高校的各种管理服务工作都是围绕教育、培养开展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式。我们把传统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称之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其目的是凸显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这样资助工作的目的和功能都在名称上直接体现出来,可以更好地提醒并强调在工作中要实现育人目标。

当前,高校确定贫困生的标准是经济水平。经济的贫困使他们的生存处境十分艰难,如果没有外部帮助,他们就很有可能会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教育才能做到机会均等、机会公平。从教育机会均等和贫困生的现实境遇来看,资助的物质功效的确是通向育人功效的必由之路,而育人给物质功效十分凸显的资助的内质与过程赋予了物质以外的重要价值。

我们从国家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来看,国家推行各种资助政策是为了保障高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要达到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的“经济资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即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

(二)育人目标中蕴含着人文诉求。

资助重在育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最终指向是使人成才,这其中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诉求。因为育人不是铸器,育人必须顾及人的尊严、价值、情感和一切合理需求。因此,应该让人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让人的尊严得到充分尊重。因而,贫困生资助绝不能只是限定在理智的制度范畴中,简单地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加以诠释;也不能用一套事先设定的死板的规范和条条框框进行简单的机械操作,必须包括那些非经济与制度层面的因素。贫困生资助的本质在于助人,育人,促进人的发展,主要包括尊重人格、关照生活、丰富情感、激扬心志等基本内涵。这些内容与意义一旦为贫困生资助工作者所认同并在工作中遵循,便能够在整个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实现人文关怀的策略

(一)转变价值取向。

人文关怀是一种价值取向,要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实现人文关怀,首先就应该转变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应该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能动性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资助工作中的受助对象。在资助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是资助资金的主要提供者,而接受资助的高校学生则是资助的对象,具有客体意义,但这种关系并不能否认学生在这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就像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相长”一样,作为资助客体的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强调育人功能的资助工作中,贫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凸显。强调受助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强调资助工作不仅要关注其生存,而且要基于其发展的需求,对其生活予以高度关注,要求我们为其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既然贫困学生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就不能把资助看做是单纯地把钱发下去就结束的工作,而应该对受助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教育和管理,并且在资助育人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手段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一切资助行为都应当以保护贫困生的权利、人格和尊严为前提。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为例,首先,借助社会力量,结合贫困证明和学生平时消费表现,做到科学地界定高校贫困生;其次,以小范围民主评议的方式,兼顾资助信息透明和贫困生隐私保护。此外,还要重视资助后的教育和辅导,凸显人文关怀。在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后,要注意受助学生受助后学业、生活及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资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鼓励受助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尽力反馈社会。

(二)改变思维方式,消除“刻板印象”。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只是在资助工作中对同一群体学生进行划分的不同称呼,而非不同群体、特殊类型。然而搜索期刊文献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研究是将“普通学生”作为“贫困学生”的对照词,将贫困学生截然划分出普通学生的行列。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尽管大家都明白这里的“普通学生”是指非贫困学生,但潜移默化之下,贫困学生往往会被我们归为“特殊学生”一类。于是,我们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将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的问题扩大化,研究者们也往往倾向于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学业及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造成一提起“贫困生”就想到“弱势群体”、“心理贫困”、“能力不足”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自然也会差异化对待。这里所说的“差异化对待”一方面是指对贫困学生的歧视或苛求现象,如:贫困生消费歧视现象——有些高校明文规定,接受资助的贫困生不能使用手机,拥有手机等较高档消费品的学生不能享受助学金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贫困学生的过度呵护,认为贫困学生是需要特殊关爱的群体,他们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学习困苦、能力困乏,于是就将贫困学生像一件易碎品一样过度保护起来。既然经济困难大学生已经被先天打上了“弱势群体”标签,又如何给予他们真正的平等、尊重呢?既然贫困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平等、尊重,又何谈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实现人文关怀呢?

因此,只有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消除对贫困学生的刻板印象,营造宽松宽容的校园环境,才能真正有利于贫困学生未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体现资助育人工作的人文关怀价值。

[1]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教育评论[J].教育评论,2008(3).

[2]胡继民.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8).

[3]安江燕,谷忠新.基于人文关怀视角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J].前沿,2012(2).

[4]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

[5]李树宇.浅析高校助困育人[J].成功(教育),2008(8).

[6]李栓久.“助困育人”高校扶贫模式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关怀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