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欣欣
(郑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体化模式的一点思考
贺欣欣
(郑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学校应该以学生本身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人生和学习目标,使其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文章以空间框架体系为依据,结合“点—线—面”的思路,探讨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化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教育 立体化模式
高校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学校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重视起来。但是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规定式”、“家长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成为高校工作者不断关注与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就这个课题,以空间框架体系为依据,结合“点—线—面”的思路,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体化模式的构建。
高校学生应该以树立目标为立足点。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为驱动力,学生很容易对现状妥协,所以明确的目标及方向应该作为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笔者认为目标的制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为依据,按照自身情况制定长期目标及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要求,比如有的学生刚进大一时就立志毕业考研,有的学生是希望通过四年大学生活锻炼自己并收获丰富的知识。大学生对自我及所处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制定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也称为预定目标,即指时间在一至二年内的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具体化、现实化和可操作化,是最清楚的目标。首先,短期目标要具体化,明确规定具体的实现时间;其次,短期目标的现实化,体现在对目标的完成具有现实化的把握,是不是切合实际,能否实现;最后,短期目标要具备可操作性,可以动手操作或是能力范围内实现的目标。
目标的树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是大学生高校生活和学习能否成功的基本前提。目标的树立是步入大学的起跑点,反映大学生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没有目标,大学四年对大学生来讲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期望。在目标确立后,大学生需要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去实现目标。例如,为实现某项目标,在学习方面,大学生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采取什么措施开发自身在某种特长上的潜能?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之余,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这些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使之具体化以便于定时检查和修改。大学生需牢记:每一位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而目标的树立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学校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教育机构,同时是培养造就合格的大学生的摇篮。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选择不同的专业领域深造,学校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积极程度,多来源于学校教育对其的启发和引导。只有在专业课程方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全身心地热爱本专业,热爱学习,进而学校才能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取得成绩。以笔者所带的学生为例,他们所学的专业是实践性的操作大于理论的学习。所以,大一时,学校安排了系统的理论性课程,但是相应地结合了一些实践操作。到大二、大三课程教育就转为理论性学习配合实践性操作,以后者为主的学习模式。这样的课程安排适合学生的情况发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专业为本,以为学生提供最佳效果的学习模式而努力。
在大学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当属辅导员。辅导员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辅导员要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和学生开展谈心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使他们具有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除此之外,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其关心的焦点问题进行解答、教育和引导,及时化解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冲突。笔者曾经遇到过一起学生之间的矛盾,事情起源于一件小事,学生因此闹得不可开交。当时笔者分别找这两位学生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两位学生握手言和。由此,笔者认为,辅导员是学生遇到问题时的调和剂,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关爱学生,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统一。
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长同样扮演重要角色,家长的辅助能协助学校、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一代,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独有的一套行为体现模式,同时他们是渴望被认可的一代人。而这种认可除了来自学校、辅导员外,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认可。进入大学之后,父母无法直接地获得学生的情况、学生参加的活动、取得的成绩、经历的挫折等。父母无法及时地分享学生的喜悦与眼泪。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建立和父母的联络簿或者网络在线平台,将学生的动态如参加活动情况、获奖情况、奖助学金获得情况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里面学习、生活的喜怒哀乐。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以学生的专业、学生会、社团、班级为平面全面展开。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是术业专攻,选择不同的专业进行深造。刚入学时,大家普遍对自己的专业都抱着一种新鲜的、求知的态度,但是,随着专业课的开展,笔者发现学生在专业方面出现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以笔者所带的一名学生为例,该生的专业是教育类,大一时对于理论课该生还能够按时上课,认真记笔记。从大二开始,笔者发现,该生出现了旷课的现象且上课精神不集中。与其沟通后,才知道该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理论性太强,课堂授课也不够生动,自己感觉很枯燥,甚至一度出现厌恶的情绪,逐渐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那么如何在专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帮助其适应专业课的需要?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点之一。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底子。笔者认为,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育类专业为例,专业课与课堂实践,学校参观结合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博览群书,学陶渊明的经验——“好读书不求甚解”,开卷有益,不求甚解。知识有的是读来的,有的是听来的,课外之余,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听讲座,读多了、听多了,自己的视野就开阔了,心境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学生在大学里面多从事群体性活动,而学生会、社团就成为强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会作为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不仅有服务学生的责任,而且有协助高校校方的义务,可以用“桥梁”二字简要概括。而学生社团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学生兴趣为基础,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那么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真的能够发挥作用吗?以笔者所带的学生为例,笔者发现有些学生除了上课之外,整天不在学校里,甚至留宿校外。这些学生多活跃于校外的网吧、电子游戏室、迪厅等,某些学生是在校外兼职。他们认为校园生活枯燥无味,忽视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缺乏与辅导员、老师的沟通,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久而久之成为问题学生。笔者认为,这些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凝聚到一起,需要帮助学生扩大自身的社交范围,培养与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学生之间要互相鼓励,相互帮助,共同探讨人生、哲理、社会等问题,陶冶自己的情操,锻炼自己的胸襟,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文情操和文化修养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高校应该以培养有用的人才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为本,为培养合格的、具有高尚人格的大学生而努力。
[1]丁建洋.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个体发展价值的研究[J].云南教育,2003.10.
[2]唐艳.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个性化教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殷相国.学生管理教育的几点认知[J].绥化学院学报,2007.6.
[4]王少梅.大学生管理中帮助与理解运用策略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5]李文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双向回应机制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6]王守猛,唐钰成,论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