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儿童健康

2014-08-18 20:56李钟帅苏群
人口与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健康留守儿童农村

李钟帅 苏群

摘要:文章根据2004、2006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截面数据,以身体质量指数和近期疾病症状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长期和短期指标,构建儿童健康模型,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父亲外出在长期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有促进作用;母亲外出在长期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存在一定负相关性,但统计显著性不高;母亲外出在短期内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因此,为改善农村儿童健康状况,要引导地方产业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要整合公共资源,降低儿童照料替代品的成本。

关键词:父母外出;留守儿童;健康;农村

中图分类号:C9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3-0051-08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儿童健康通常被视为反映国民健康与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儿童时期的健康状况最终也会影响个人终生的健康、收入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与2000年相比,2011年中国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了15‰、201‰和241‰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然而,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够乐观。2008年,农村7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比城市低26cm,平均体重比城市低16kg;7~18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比城市低37cm,平均体重比城市低15kg,而农村5岁以下儿童两周患病率比城市高33%,3岁以下儿童体检达标率比城市低259%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

学界对影响农村儿童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探讨。研究发现,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所在地理位置、家庭长期福利水平、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服务、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健康习惯和饮用水水质等因素都对农村儿童健康具有显著影响[1~2]。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家庭规模与结构尤其受到关注。遗憾的是,现有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却忽视了劳动力流动这一中国农村最基本现状的作用。事实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长时期内都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3],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逐年扩大,2011年,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53亿资料来源: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超过了5800万资料来源: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2012年数据。。

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会从三个方面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影响。第一,父母外出降低了家庭人口规模,减少了照料时间,儿童难以得到及时的看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健康状况恶化。第二,由于父母外出,更多的儿童需要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祖父母通常受教育程度不高、健康习惯落后,会对儿童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第三,父母外出提高了家庭收入,为儿童增加营养储备、购买健康保险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儿童健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从现有研究来看,仅有一篇文献涉及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4]。然而,这篇文献将儿童的年龄上限设置为18周岁,不符合现代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征,选取的健康指标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年龄别身高(HAZ),因而削弱了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此外,在分析劳动力流动与儿童健康状况的关系时,劳动力的性别差异也应当纳入考虑,因为男性通常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挣取者,而女性则兼有照料和看护的责任。学龄前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完全是家庭教育,而进入学校学习的儿童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这两个群体对父母外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选取短期和长期健康指标,以学龄为标准将农村留守儿童分成6岁以下和7~12岁两个群体,探讨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并试图发现与解释父亲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差异性作用。

二、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2004年、2006年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该调查是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美国国家营养与食物安全研究所和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调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变如何作用于人口健康和营养状况。到目前为止,此项调查一共进行了8次,涉及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9个省(自治区)。本研究的对象是0~12周岁、居住在农村且拥有农村户籍的居民,父母有一方外出的即视为留守儿童。经筛选,本研究的样本量为1872,其中,6周岁以下样本320个,6周岁以上样本1552个。

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营养摄入、体质锻炼、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衡量健康状况时,既要考虑有即时效应的短期健康,也要考虑影响深远的长期健康。

调查中,所有儿童都被要求回忆最近4周内有没有生过病或受过伤以及是否患有急性病或慢性病,如果有,则描述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父母外出降低了家庭人口规模,减少了照料时间,造成监护人对儿童疾病的预防、发现和治疗不够完备和及时,因此,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父母外出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而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综合反映了体内的脂肪含量和营养状况,与营养的长期积累相关,短期内不会大幅度变动,因此可用作长期健康指标。就本研究而言,儿童营养状况与父母外出后的收入提高紧密相关,同时它又反映了监护人所安排膳食的合理程度,体现出营养知识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能够有效地将父母外出和儿童健康联系起来。

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构建出的儿童健康模型形式为:

Y=βX+e

Y表示儿童健康状况,X表示解释变量,包括个人因素、家庭特征、社区环境和父母外出。个人因素方面,考虑了性别、有无医疗保险、是否接受保健服务和是否接种疫苗;家庭特征方面,关注了家庭收入和儿童家外照料的影响;社区环境方面,以医疗机构距离和饮用水水质变量作为代表。e是误差项并服从正态分布。具体的变量定义与赋值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依据父母外出情况的不同将儿童区分为仅父亲外出、仅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和父母均在家四种类型,通常应定义三个虚拟变量。但为简化变量设置,防止多重共线性的出现,本研究中“父亲外出”变量和“母亲外出”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从而达到两个变量对应四种类型的效果。

三、实证分析

1.父母外出与儿童健康的交叉分析

(1)父母外出与儿童长期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20为体重偏轻,20≤BMI<25为适中,25≤BMI<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但有研究认为,对于12周岁以下儿童,其身体发育还没有完成,即使BMI较大,也并不适合用“肥胖”形容。同时,赵忠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农村儿童更多地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不是营养过剩[5]。为此,本研究将身体质量指数的提高视为健康营养状况的改善。

表2显示了父母外出与儿童长期健康的相关关系,表中数值为各组别儿童BMI的均值。可以明显看出,在总体样本、0~6岁样本和7~12岁样本中,仅父亲外出的儿童BMI均值都较高,仅母亲外出的儿童BMI均值都较低,父母均外出和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居中。这可能反映出的现状是,父亲外出和母亲外出都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方向相反。

摘要:文章根据2004、2006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截面数据,以身体质量指数和近期疾病症状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长期和短期指标,构建儿童健康模型,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父亲外出在长期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有促进作用;母亲外出在长期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存在一定负相关性,但统计显著性不高;母亲外出在短期内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因此,为改善农村儿童健康状况,要引导地方产业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要整合公共资源,降低儿童照料替代品的成本。

关键词:父母外出;留守儿童;健康;农村

中图分类号:C9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3-0051-08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儿童健康通常被视为反映国民健康与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儿童时期的健康状况最终也会影响个人终生的健康、收入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与2000年相比,2011年中国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了15‰、201‰和241‰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然而,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够乐观。2008年,农村7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比城市低26cm,平均体重比城市低16kg;7~18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比城市低37cm,平均体重比城市低15kg,而农村5岁以下儿童两周患病率比城市高33%,3岁以下儿童体检达标率比城市低259%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

学界对影响农村儿童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探讨。研究发现,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所在地理位置、家庭长期福利水平、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服务、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健康习惯和饮用水水质等因素都对农村儿童健康具有显著影响[1~2]。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家庭规模与结构尤其受到关注。遗憾的是,现有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却忽视了劳动力流动这一中国农村最基本现状的作用。事实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长时期内都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3],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逐年扩大,2011年,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53亿资料来源: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超过了5800万资料来源: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2012年数据。。

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会从三个方面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影响。第一,父母外出降低了家庭人口规模,减少了照料时间,儿童难以得到及时的看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健康状况恶化。第二,由于父母外出,更多的儿童需要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祖父母通常受教育程度不高、健康习惯落后,会对儿童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第三,父母外出提高了家庭收入,为儿童增加营养储备、购买健康保险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儿童健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从现有研究来看,仅有一篇文献涉及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4]。然而,这篇文献将儿童的年龄上限设置为18周岁,不符合现代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征,选取的健康指标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年龄别身高(HAZ),因而削弱了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此外,在分析劳动力流动与儿童健康状况的关系时,劳动力的性别差异也应当纳入考虑,因为男性通常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挣取者,而女性则兼有照料和看护的责任。学龄前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完全是家庭教育,而进入学校学习的儿童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这两个群体对父母外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选取短期和长期健康指标,以学龄为标准将农村留守儿童分成6岁以下和7~12岁两个群体,探讨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并试图发现与解释父亲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差异性作用。

二、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2004年、2006年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该调查是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美国国家营养与食物安全研究所和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调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变如何作用于人口健康和营养状况。到目前为止,此项调查一共进行了8次,涉及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9个省(自治区)。本研究的对象是0~12周岁、居住在农村且拥有农村户籍的居民,父母有一方外出的即视为留守儿童。经筛选,本研究的样本量为1872,其中,6周岁以下样本320个,6周岁以上样本1552个。

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营养摄入、体质锻炼、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衡量健康状况时,既要考虑有即时效应的短期健康,也要考虑影响深远的长期健康。

调查中,所有儿童都被要求回忆最近4周内有没有生过病或受过伤以及是否患有急性病或慢性病,如果有,则描述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父母外出降低了家庭人口规模,减少了照料时间,造成监护人对儿童疾病的预防、发现和治疗不够完备和及时,因此,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父母外出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而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综合反映了体内的脂肪含量和营养状况,与营养的长期积累相关,短期内不会大幅度变动,因此可用作长期健康指标。就本研究而言,儿童营养状况与父母外出后的收入提高紧密相关,同时它又反映了监护人所安排膳食的合理程度,体现出营养知识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能够有效地将父母外出和儿童健康联系起来。

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构建出的儿童健康模型形式为:

Y=βX+e

Y表示儿童健康状况,X表示解释变量,包括个人因素、家庭特征、社区环境和父母外出。个人因素方面,考虑了性别、有无医疗保险、是否接受保健服务和是否接种疫苗;家庭特征方面,关注了家庭收入和儿童家外照料的影响;社区环境方面,以医疗机构距离和饮用水水质变量作为代表。e是误差项并服从正态分布。具体的变量定义与赋值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依据父母外出情况的不同将儿童区分为仅父亲外出、仅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和父母均在家四种类型,通常应定义三个虚拟变量。但为简化变量设置,防止多重共线性的出现,本研究中“父亲外出”变量和“母亲外出”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从而达到两个变量对应四种类型的效果。

三、实证分析

1.父母外出与儿童健康的交叉分析

(1)父母外出与儿童长期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20为体重偏轻,20≤BMI<25为适中,25≤BMI<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但有研究认为,对于12周岁以下儿童,其身体发育还没有完成,即使BMI较大,也并不适合用“肥胖”形容。同时,赵忠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农村儿童更多地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不是营养过剩[5]。为此,本研究将身体质量指数的提高视为健康营养状况的改善。

表2显示了父母外出与儿童长期健康的相关关系,表中数值为各组别儿童BMI的均值。可以明显看出,在总体样本、0~6岁样本和7~12岁样本中,仅父亲外出的儿童BMI均值都较高,仅母亲外出的儿童BMI均值都较低,父母均外出和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居中。这可能反映出的现状是,父亲外出和母亲外出都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方向相反。

摘要:文章根据2004、2006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截面数据,以身体质量指数和近期疾病症状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长期和短期指标,构建儿童健康模型,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父亲外出在长期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有促进作用;母亲外出在长期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存在一定负相关性,但统计显著性不高;母亲外出在短期内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因此,为改善农村儿童健康状况,要引导地方产业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要整合公共资源,降低儿童照料替代品的成本。

关键词:父母外出;留守儿童;健康;农村

中图分类号:C9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3-0051-08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儿童健康通常被视为反映国民健康与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儿童时期的健康状况最终也会影响个人终生的健康、收入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与2000年相比,2011年中国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了15‰、201‰和241‰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然而,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够乐观。2008年,农村7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比城市低26cm,平均体重比城市低16kg;7~18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比城市低37cm,平均体重比城市低15kg,而农村5岁以下儿童两周患病率比城市高33%,3岁以下儿童体检达标率比城市低259%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

学界对影响农村儿童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探讨。研究发现,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所在地理位置、家庭长期福利水平、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服务、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健康习惯和饮用水水质等因素都对农村儿童健康具有显著影响[1~2]。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家庭规模与结构尤其受到关注。遗憾的是,现有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却忽视了劳动力流动这一中国农村最基本现状的作用。事实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长时期内都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3],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逐年扩大,2011年,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53亿资料来源: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超过了5800万资料来源: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2012年数据。。

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会从三个方面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影响。第一,父母外出降低了家庭人口规模,减少了照料时间,儿童难以得到及时的看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健康状况恶化。第二,由于父母外出,更多的儿童需要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祖父母通常受教育程度不高、健康习惯落后,会对儿童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第三,父母外出提高了家庭收入,为儿童增加营养储备、购买健康保险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儿童健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从现有研究来看,仅有一篇文献涉及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4]。然而,这篇文献将儿童的年龄上限设置为18周岁,不符合现代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征,选取的健康指标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年龄别身高(HAZ),因而削弱了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此外,在分析劳动力流动与儿童健康状况的关系时,劳动力的性别差异也应当纳入考虑,因为男性通常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挣取者,而女性则兼有照料和看护的责任。学龄前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完全是家庭教育,而进入学校学习的儿童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这两个群体对父母外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选取短期和长期健康指标,以学龄为标准将农村留守儿童分成6岁以下和7~12岁两个群体,探讨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并试图发现与解释父亲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差异性作用。

二、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2004年、2006年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该调查是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美国国家营养与食物安全研究所和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调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变如何作用于人口健康和营养状况。到目前为止,此项调查一共进行了8次,涉及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9个省(自治区)。本研究的对象是0~12周岁、居住在农村且拥有农村户籍的居民,父母有一方外出的即视为留守儿童。经筛选,本研究的样本量为1872,其中,6周岁以下样本320个,6周岁以上样本1552个。

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营养摄入、体质锻炼、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衡量健康状况时,既要考虑有即时效应的短期健康,也要考虑影响深远的长期健康。

调查中,所有儿童都被要求回忆最近4周内有没有生过病或受过伤以及是否患有急性病或慢性病,如果有,则描述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父母外出降低了家庭人口规模,减少了照料时间,造成监护人对儿童疾病的预防、发现和治疗不够完备和及时,因此,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父母外出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而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综合反映了体内的脂肪含量和营养状况,与营养的长期积累相关,短期内不会大幅度变动,因此可用作长期健康指标。就本研究而言,儿童营养状况与父母外出后的收入提高紧密相关,同时它又反映了监护人所安排膳食的合理程度,体现出营养知识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能够有效地将父母外出和儿童健康联系起来。

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构建出的儿童健康模型形式为:

Y=βX+e

Y表示儿童健康状况,X表示解释变量,包括个人因素、家庭特征、社区环境和父母外出。个人因素方面,考虑了性别、有无医疗保险、是否接受保健服务和是否接种疫苗;家庭特征方面,关注了家庭收入和儿童家外照料的影响;社区环境方面,以医疗机构距离和饮用水水质变量作为代表。e是误差项并服从正态分布。具体的变量定义与赋值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依据父母外出情况的不同将儿童区分为仅父亲外出、仅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和父母均在家四种类型,通常应定义三个虚拟变量。但为简化变量设置,防止多重共线性的出现,本研究中“父亲外出”变量和“母亲外出”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从而达到两个变量对应四种类型的效果。

三、实证分析

1.父母外出与儿童健康的交叉分析

(1)父母外出与儿童长期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20为体重偏轻,20≤BMI<25为适中,25≤BMI<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但有研究认为,对于12周岁以下儿童,其身体发育还没有完成,即使BMI较大,也并不适合用“肥胖”形容。同时,赵忠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农村儿童更多地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不是营养过剩[5]。为此,本研究将身体质量指数的提高视为健康营养状况的改善。

表2显示了父母外出与儿童长期健康的相关关系,表中数值为各组别儿童BMI的均值。可以明显看出,在总体样本、0~6岁样本和7~12岁样本中,仅父亲外出的儿童BMI均值都较高,仅母亲外出的儿童BMI均值都较低,父母均外出和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居中。这可能反映出的现状是,父亲外出和母亲外出都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方向相反。

猜你喜欢
健康留守儿童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