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玲
我国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学,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核心的,要求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注意联系社会生活,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坚持完整的学习结构,将语文学习放之于生活中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素质。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因此初中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了“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以课堂讲解,学生负责听取和吸收的单向吸收的模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现代教育事业的本质。
二、初中语文课堂主体教学的实践
(一)小组合作的主体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大都是文字叙述的东西,很多学生会觉得语文课堂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当我们讲解一篇现代文的时候,大都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熟悉文章内容,然后分段进行分析,最后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总结。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以上步骤首先把班级的学生按照每行 或每排分成几组,按照第一步,分组分角色的进行朗读,让每一个学生对文章都有了解,然后在分组进行对文章分析,概括段意,总结文章主要内容,讨论结束后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说说本组组员对本文的理解和概括,最后教师进行引导,把每一个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学生们对本篇文章讨论的结果。在这一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合作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目的。
(二)教学“换位”的主体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和学生换位即学生讲,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举个例子说说,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理想》这一课的时候,带领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初步的引导本课大概所讲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每一个同学对理想理解的都不一样,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作进一步的解释,在这样换位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而且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上来,最后老师对学生讲解不足和不透彻的地方做详细地分析,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通过这样换位教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才能从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尊重主体的个体差异,实现平等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广阔的空间,是一个发挥个人想像的课堂,而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特点、思想、思维结构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方式或思维结构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观点等,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在课堂上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略差一点的学生,当他们有疑问、有困难的时候,都要耐心的、及时的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四)理论联系实践,强化主体参与的意识
初中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的存在,不能以教师文本,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课堂效益。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的理论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吸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科学理论知识,不仅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
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这一课时,无论教师用怎样华丽的语言去讲解,学生都无法体会到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因此我们采用实践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学生们亲眼看看植物冒出绿芽、冰雪开始融化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会春的美好,感受到春天来临时万物的变化。然后回到班级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春,并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象总结春的特点,那么,我相信通过学生主体亲自体验和感受,对本节《春》的内容理解的一定会很透彻,要远比教师口述春天特点的教学效果好很多。让学生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总结: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客观上要求语文应该是开放而现代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赋予了初中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关注学生生活,开放语文课堂,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充当学习主人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思想、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初中语文教育真正成为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