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段煜琨++陆峰
摘要:指出了因地区环境、文化交流、时代审美取向等多元化与异变性,苏南沿江传统村落的建筑,在外观风貌、形态特征与类型等方面,整体隶属苏南沿江“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形成了显著的分区特色。
关键词:苏南沿江;传统村落;建筑风貌;区间差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6027702
1 引言
针对截至2013年8月江苏省的16[1]个中国传统村落,进行分布密度测定,发现其中一半分布于苏南沿江地区,可见此区域传统村落资源丰富。于是,拟从8个苏南沿江传统村落中,择取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前杨柳村、镇江京口区姚桥镇华山村、常州武进区前黄镇南杨桥古街村、苏州常熟市古里镇李市村,为研究区间形态特色差异的主要对象。在这里,拟将苏南沿江传统村落,整体上划归为苏州府北部的苏南沿江“中心地带”与宁镇文化圈的“边缘地带”[2],进行比较分析。
2 建筑类型的差异比较
2.1 祠堂与住宅主导农业型传统村落的建筑类型
前文所述沿江边缘地带的典型传统村落——南京江宁区杨柳村,延续着农业型传统村落的功能定位,因而村中多汇集与祭祀、礼教、聚族而居等传统农耕文化相关的祠堂与住宅建筑,例如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三进三间朱家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深达七进的翼圣堂、建于清中期以后的三间三进敦本堂等住宅建筑,在杨柳村所有建筑中占据九成以上。镇江华山村亦因农耕传统的承续,其历史建筑以张王庙、冷杨张李祠堂等庙宇、祭祀建筑,以及张家大院、冷家旧宅等中型住宅建筑为主。
2.2 商贸型传统村落不乏商铺、休闲建筑
相较之下,位居苏南沿江“中心地带”的以商贸主导功能属性的传统村落,其间除满足基本聚居需求的住宅建筑占据大部以外,便是众多沿街商铺、休闲场所等公共建筑引人瞩目。例如常州武进区前黄镇南杨桥古街村中,仅南杨桥西的步行道路两侧,便分布有书场、米行、槽坊、药店、茶馆、会馆等诸多商业、文化建筑。苏州常熟古里镇李市村亦为历史上繁盛一时的商品转运、集散与贸易中心,因而沿河街布列米行、南什货店、药店、肉店、面店、酒店、布店、铁匠铺、茶馆等商贸集会建筑,是为该区域的传统村落特色。
3 建筑风貌的分区特色
区域环境与文化交流情况,亦造就苏南沿江传统村落在建筑外观风貌上的微妙差异。在此,仅从占据各类村落大宗的住宅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角度,一窥区间建筑的外观特征。
3.1 宁镇地区传统村落简朴、隐逸、内敛的建筑风貌
由于前文所述苏南沿江边缘地带的宁镇地区,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技术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文脉构成的相似性,因此,在建筑外观风貌上也多有雷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院落。形态对称且因循建筑布局多呈坐北朝南格局。此外,因属省内丘岗山脉密集地区,地形多变间接促使院落形态介乎方整的北方院落与长宽比较大的环太湖、徽州院落特质之间,因而形态不拘一格[3]。另外,建筑院落多呈前低后高态势,正房之后的内室多与连厢藉由复道回廊构筑二层[4]。
(2)山墙。因该区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因而山墙面较少开窗,或设置圆形、六边形及其变体形态的小高窗,以此可有防寒防盗与风水上的“保气”之意。此外,硬山式墙体多拉高形成“金印式”或“朝笏式”马头墙,并以三叠以上居多,在防火患的同时寄予文人读书入仕的人生追求,体现建筑的动感之美。
(3)墙体砌筑。多采用清水砖间白灰勾丝缝,整面不抹白[5]。并因夏季湿热而采用石砌下碱,其上通常以青砖顺砌与空斗砖立砌的方式,满足防潮隔热需求,节约建筑材料。正贴、边贴的柱础多为覆盆式。
(4)门楼(门罩)。多采用随墙式门罩,并以叠涩砖砌檐口,水磨青砖嵌砌上下枋、字牌与兜肚等部位。富庶之家甚至用整条青石砌筑门框。与环太湖之地相比更显简洁、低调、质朴[5]。
(5)建筑装饰。多取仙鹤祥云、莲瓣花卉、暗八仙博古、凤穿牡丹、麒麟送子、五福捧寿、鲤鱼跃龙门、笔锭如意等图形、语音吉祥题材,寄托村民丰收、长寿、子孙绵长等淳朴心愿,以及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概因简朴、隐逸、内敛的建筑基调,众多装饰题材中以浅浮雕、镂空雕刻植物、动物与几何纹样居多,不似环太湖地区清早中期人物题材占据整个时期纹饰42.9%[6]的比例。
3.2 环太湖以北的传统村落精雅、俊秀的建筑风貌
宁镇地区以东太湖以北隶属苏南沿江中心地带的传统村落,因河湖纵横、地块分隔、空间拓展相对受限,因而建筑形貌通常不及宁镇之地轩敞。同时,烟雨江南四季温润多雨的气候特征,也造成建筑外观色调与宁镇之地有别。此外,晚明以后商品经济在吴地的发展以及尚文的群体价值取向,皆促使时代、地区与艺术风格鲜明的建筑装饰生成。
对照苏南沿江边缘地带传统村落建筑形貌特色,太湖以北地区的建筑外观风貌具有如下表现 。
(1)建筑院落。在大中型住宅建筑中,除二进门楼与正房之间的庭院整体方整以外,其余院落基本呈长宽比较大的狭长形态,因而为开辟更广阔的户外空间,小型天井常于回廊或备道随形就势,以此争取更多的采光,实现天地相通。
(2)山墙。因此地雨季较多且水域广阔、梅雨季节湿度较大,因而多采用悬山式屋架,或硬山式的变体观音兜样式,和缓的人字坡与婉转的驼峰柔化了村落的天际线,更添柔媚之气。受徽派建筑影响的马头墙也有建造,但多采用“金印式”且一般不过三叠,因而并未成为此地建筑表征。
(3)墙体砌筑。正贴用料较大,边贴脊柱落地且紧贴山墙,因而用料较细,且柱础多为石砌鼓墩,不同于宁镇地区清水砖砌筑而使建筑更趋儒雅端庄。环太湖之地在空斗砖与青砖顺砌的外表上采用整面抹灰,并外露石砌下碱的方式塑造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印象。endprint
(4)门楼。因吴县陆墓一代自宋元以后便是优质砖瓦重要产地,加之香山匠人巧于砖雕工艺,因而在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下,精良的砖制工艺与丰富的陆墓金砖,伴随商业文化交流波及太湖以北地区[6]。该地区的门楼以青瓦铺砌的檐部出挑深远,檐下斗拱、上下枋、字牌、兜肚、垂花柱等门框以上部位比例较大,致使门楼体量较 宁镇之地厚重,体现其用料较奢。同时,门楼突出墙体较多[7],其富有节奏的立面层次,也为深浮雕、镂空雕刻人物戏文故事、植物动物、几何纹样等提供了必要的载体。
(5)建筑装饰。按类别大致分为人物故事、植物花卉、瑞兽、几何纹饰等。如上文所述,在清早中期的建筑雕饰鼎盛期,人物纹饰占据一半。
3.3 宁镇与环太湖之间的传统村落建筑风貌的过渡性特质明显
在这里,仍有必要提及在村落空间形态上兼具条带式与团聚式的,介乎宁镇山脉与环太湖之间的传统村落建筑特征。[8]
诚如前文所述,虽然该类村落所在区域在经济技术、文化类型及其村落功能属性等方面,从属苏南沿江中心地带,但由于区位环境与地形特征犹如宁镇与环太湖地区的中介,因而在村落建筑形态方面也表现出与苏南沿江边缘地带的相似之处,亦即建筑外观风貌的过渡性特质明显。
仍以常州武进区前黄镇南杨桥古街村为例,在墙体砌筑方面,诸如堵宅、槽坊、洪家大院、胥宅、朱宅、牧斋院等商业、住宅建筑,均为青砖顺砌、空斗砖立砌外表整面抹白的环太湖地区建筑处理方式。[9]除此以外,因临河建筑与岸堤相接、湿气较大,故而基本具备石砌下碱、青砖顺砌与空斗砖立砌的三层结构,而这一宁镇地区乡村民宅常见墙体砌筑方式,在其他部分老宅中也得以保留,可谓环太湖与宁镇地区墙体风貌杂陈。在山墙高窗形态方面,桥南新村朱宅采用扇形窗口,并于其上架设小瓦、遮檐板、滴水等结构完整的挑檐,因而有别于宁镇地区的高窗处理方式。而南杨桥西北始建于明代的保丁寺东侧某宅,则于方形窗洞上方布置宁镇地区常见的“猫弓腰”,由此亦可论证该村建筑风貌的杂糅并置。在门楼(门罩)的处理方式方面,部分民宅在青砖铺排的檐部上面覆盖瓦面,并且出挑较远,虽无苏州地区高昂的戗角,也不似宁镇地区以青砖叠设或于上枋铺设方砖的檐部样式。而檐部以下的上下枋、字牌、兜肚与其下门框部位的比例关系似乎更近宁镇地区。概因文革时期对建筑装饰的洗劫,现如今村中几乎所有门楼几无纹样附着,唯保丁寺东侧某宅以及洪家大院附近某门楼依稀浅浮雕如意与盘长纹饰,而即便如此,结合沿街商铺槛窗的窗芯多为直棂式或井字变杂花式,关圣阁长窗上下夹堂板、裙板素面、窗芯为井字式,以及村中堵姓富商大宅的长窗裙板也不过浅浮雕净瓶花卉等等,概可推断该村建筑装饰不会繁奢过甚,基本承续着宁镇地区简洁质朴的装饰风貌。除此以外,正贴粗壮边贴细长且紧贴山墙的结构特征,以及以建于清代的关圣寺为代表的檐柱径高比较小,且石砌鼓墩柱础的样式,则又展现了吴地建筑的结构特色。
4 结语
地势较高、温差较大、水系较疏、距离上海经济辐射圈较远的沿江“苏南边缘地带”,密布规模较大的农业型传 统村落,其在相对封闭的区位环境下,基本遵循着风水观念主导下的相宅立基原则,并以较强劲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简朴、隐逸的建筑样貌。地势平坦、气候温润、水网纵横、归属上海经济辐射圈的沿江“苏南中心地带”,因水网分隔而致地块不整且规模较小的同时,又促使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因而商贸型村落在此集聚。同时,受太湖东、南吴文化核心区建筑形制与工艺技术的影响较大,因而呈现精雅、秀丽的建筑风貌。而宁镇山脉与环太湖之间的传统村落,则因地理、经济、文化环境的过渡性,而在村落建筑形态上形成兼而有 之的双重特质。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成立的,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通过全国村落摸底调查评审的第一、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参考文献:
[1] 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图册(一、二、三)[M].北京:住建部,2013.
[2]李 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钱海月.南京传统民居的地方特色 [J].艺术教育,2012(12).)
[4] 罗康明.杨柳村古民居建筑的空间艺术分析[J].新视觉艺术,2012(6).
[5]长 北.南京古民居艺[J].建筑与文化,2006(4).
[6]居晴磊.苏州砖雕纹饰赏析[J].艺术地理,2012(6).
[7]居晴磊.苏州砖雕的源流与艺术特点[D].苏州:苏州大学,2004.
[8]赖凌瑶,阳建强.江南古村落居民生活与水体变迁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7(1).
[9]倪 冶.江苏农村传统建筑院落与群落形态特色初探[D].南京:东南大学,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