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兰
摘要:通过对龙陵县林业局十公里苗圃与中国科学院林业资源昆明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石斛仿野生种植项目全过程的调查,详细探讨了石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石斛;种植;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6013702
1 石斛概况
石斛又名黄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绿色植物,属兰科石斛属,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是附着在阔叶树干上,主要靠摄取空气中的养分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石斛花型花姿优美、艳丽多彩、花期较长、气味芳香。石斛与卡特兰、蝴蝶兰、万带兰并列为观赏价值最高的四大观赏兰类,深受各国人民喜爱[1]。
石斛作为药用兼保健植物,主治防伤津亏、口干烦燥、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壮元阳、发散伤寒,常喝石斛茶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其中药用保健价值较高的有紫皮石斛、铁皮石斛。
石斛具药用、观赏两重性,其需求和价值以药用为高,在药材利用方面,主要是石斛鲜条和经过加工的干草。据全国中草药需求统计,仅干草的年需求量就达1500t,目前实际年生产量约为1200t,每年缺口达300t左右。不同时期的石斛如图1所示。
图1 石斛
石斛的生存环境条件为:海拔1000~2000m,阴坡或半阴坡,空气湿润、通风条件良好,附生在阔叶树上。
2 石斛品种的选择
石斛种植成功与否,品种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成活率,以及后来的产品质量问题。龙陵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适宜石斛生长的地块也比较多。通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我们选择了比较适合种植且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
3 石斛的栽培
3.1 种植环境条件的选择
2008年,本着以探索石斛人工种植的方法,从而扩大石斛种植面积,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龙陵县林业局与中科院资昆所合资创建了石斛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地点设置在龙陵县十公里苗圃,地处龙腾线,距离县城10km,海拔1300m,坡面成半阴坡,气候湿润、凉爽,周边环境无空气污染源[2]。
3.2 基质的选择
选择杂栎类的刨花锯末,加上一定比例的圈肥混合均匀作为基质,以保证石斛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
3.3 种植时间
选择雨季来临前种植,即6月初开始种植,最迟7月初结束。
3.4 种植密度
以每亩700~800株为宜,以保证必要的通风和光照。
3.5 种植方法
选用壮苗,可采用有性繁殖苗或组培苗,苗龄2年,茎粗0.6cm以上,槽式分株种植,株行距10~15cm,根系必须与基质紧密接触。
4 经营管理措施
4.1 施肥
石斛定值后,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选择在初春至清明,这段时间石斛正处在萌芽时期,追肥可补充母体营养,使嫩芽发育饱满粗壮。二次追肥宜在立冬前后,追肥可使石斛吸收到充足的营养,以利安全过冬,追肥宜使用有机肥,如猪粪、牛粪、山基土等,也可用1%的尿素和硫酸钾或2%过磷酸钙溶液做根外喷施,一般每月一次。
4.2 抚育除草
石斛定值后,每年最少抚育2次,第一次一般在春分到清明,第二次是立冬前后,可结合施肥进行抚育,方法是:将杂草及枯落物清理干净,通过抚育,增加零星光照,改善通风条件,有利于预防火灾及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伴随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为石斛生长提供足够水分。
4.3 防病虫害
石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病害有黑斑病、煤污病及炭疸病等[3]。其中黑斑病主要表现为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 逐渐扩散至叶片,严重则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一般在3~5月容易发生,预防和控制该病可用多灵1000倍液或用1∶1∶150波尔多液;煤污病主要表现为覆盖一层煤烟黑色粉末状物在整个植株叶片表面,对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严重的影响,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该病同样在3~5月为主要发病期,防治时可采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2次;炭疸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或深褐色病斑,严重则导致茎枝受感染,该病在1~5月为主要发病期,防治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石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遇到的虫害有石斛菲盾蚊、蜗牛等。其中石斛菲盾蚊寄生于石斛植株叶的背面或叶片边缘,吸取汁液,而导致植株叶片枯萎甚至整株枯黄死亡。本害虫孵化盛期在5月,防治可采用1~3度石硫合剂或40%乐果乳汕1000倍液喷杀;蜗牛主要躲藏在叶背面咬花瓣或吃叶肉,该害虫发生对植株危害较大,可在栽培床及周边喷洒溴氰菊酯、敌百虫等农药进行防治。
4.4 除老更新
石斛母株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0年,之后一般就不再有分蘖能力,少数虽有萌芽力,但发芽很少,不能保证产量,因此,为提高产苗量应及时重新分株种植。同时,基质也需要定期更换,才能为石斛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一般是4年更换一次。
4.5 采收
石斛种植后,如果是分枝栽培的,第二年一般不采收;分根栽培的,次年可适当采收部分,收获最佳时期是立冬后至清明前,这段时间石斛基本停止生长,枝条坚实饱满、干燥、耐储运、市场价格好。采收时应采老留嫩,注意保护新芽,做到及时采收,及时上市,以保证石斛的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先成,秦于才.石斛庭院化种植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9,15(10).
[2] 明兴加,伍淳操.石斛的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发展对策[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9,15(12).
[3] 李竹清.齿瓣石种植技术[J]. 云南农业,2010,2(5).endprint
摘要:通过对龙陵县林业局十公里苗圃与中国科学院林业资源昆明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石斛仿野生种植项目全过程的调查,详细探讨了石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石斛;种植;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6013702
1 石斛概况
石斛又名黄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绿色植物,属兰科石斛属,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是附着在阔叶树干上,主要靠摄取空气中的养分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石斛花型花姿优美、艳丽多彩、花期较长、气味芳香。石斛与卡特兰、蝴蝶兰、万带兰并列为观赏价值最高的四大观赏兰类,深受各国人民喜爱[1]。
石斛作为药用兼保健植物,主治防伤津亏、口干烦燥、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壮元阳、发散伤寒,常喝石斛茶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其中药用保健价值较高的有紫皮石斛、铁皮石斛。
石斛具药用、观赏两重性,其需求和价值以药用为高,在药材利用方面,主要是石斛鲜条和经过加工的干草。据全国中草药需求统计,仅干草的年需求量就达1500t,目前实际年生产量约为1200t,每年缺口达300t左右。不同时期的石斛如图1所示。
图1 石斛
石斛的生存环境条件为:海拔1000~2000m,阴坡或半阴坡,空气湿润、通风条件良好,附生在阔叶树上。
2 石斛品种的选择
石斛种植成功与否,品种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成活率,以及后来的产品质量问题。龙陵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适宜石斛生长的地块也比较多。通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我们选择了比较适合种植且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
3 石斛的栽培
3.1 种植环境条件的选择
2008年,本着以探索石斛人工种植的方法,从而扩大石斛种植面积,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龙陵县林业局与中科院资昆所合资创建了石斛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地点设置在龙陵县十公里苗圃,地处龙腾线,距离县城10km,海拔1300m,坡面成半阴坡,气候湿润、凉爽,周边环境无空气污染源[2]。
3.2 基质的选择
选择杂栎类的刨花锯末,加上一定比例的圈肥混合均匀作为基质,以保证石斛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
3.3 种植时间
选择雨季来临前种植,即6月初开始种植,最迟7月初结束。
3.4 种植密度
以每亩700~800株为宜,以保证必要的通风和光照。
3.5 种植方法
选用壮苗,可采用有性繁殖苗或组培苗,苗龄2年,茎粗0.6cm以上,槽式分株种植,株行距10~15cm,根系必须与基质紧密接触。
4 经营管理措施
4.1 施肥
石斛定值后,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选择在初春至清明,这段时间石斛正处在萌芽时期,追肥可补充母体营养,使嫩芽发育饱满粗壮。二次追肥宜在立冬前后,追肥可使石斛吸收到充足的营养,以利安全过冬,追肥宜使用有机肥,如猪粪、牛粪、山基土等,也可用1%的尿素和硫酸钾或2%过磷酸钙溶液做根外喷施,一般每月一次。
4.2 抚育除草
石斛定值后,每年最少抚育2次,第一次一般在春分到清明,第二次是立冬前后,可结合施肥进行抚育,方法是:将杂草及枯落物清理干净,通过抚育,增加零星光照,改善通风条件,有利于预防火灾及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伴随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为石斛生长提供足够水分。
4.3 防病虫害
石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病害有黑斑病、煤污病及炭疸病等[3]。其中黑斑病主要表现为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 逐渐扩散至叶片,严重则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一般在3~5月容易发生,预防和控制该病可用多灵1000倍液或用1∶1∶150波尔多液;煤污病主要表现为覆盖一层煤烟黑色粉末状物在整个植株叶片表面,对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严重的影响,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该病同样在3~5月为主要发病期,防治时可采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2次;炭疸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或深褐色病斑,严重则导致茎枝受感染,该病在1~5月为主要发病期,防治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石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遇到的虫害有石斛菲盾蚊、蜗牛等。其中石斛菲盾蚊寄生于石斛植株叶的背面或叶片边缘,吸取汁液,而导致植株叶片枯萎甚至整株枯黄死亡。本害虫孵化盛期在5月,防治可采用1~3度石硫合剂或40%乐果乳汕1000倍液喷杀;蜗牛主要躲藏在叶背面咬花瓣或吃叶肉,该害虫发生对植株危害较大,可在栽培床及周边喷洒溴氰菊酯、敌百虫等农药进行防治。
4.4 除老更新
石斛母株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0年,之后一般就不再有分蘖能力,少数虽有萌芽力,但发芽很少,不能保证产量,因此,为提高产苗量应及时重新分株种植。同时,基质也需要定期更换,才能为石斛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一般是4年更换一次。
4.5 采收
石斛种植后,如果是分枝栽培的,第二年一般不采收;分根栽培的,次年可适当采收部分,收获最佳时期是立冬后至清明前,这段时间石斛基本停止生长,枝条坚实饱满、干燥、耐储运、市场价格好。采收时应采老留嫩,注意保护新芽,做到及时采收,及时上市,以保证石斛的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先成,秦于才.石斛庭院化种植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9,15(10).
[2] 明兴加,伍淳操.石斛的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发展对策[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9,15(12).
[3] 李竹清.齿瓣石种植技术[J]. 云南农业,2010,2(5).endprint
摘要:通过对龙陵县林业局十公里苗圃与中国科学院林业资源昆明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石斛仿野生种植项目全过程的调查,详细探讨了石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石斛;种植;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6013702
1 石斛概况
石斛又名黄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绿色植物,属兰科石斛属,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是附着在阔叶树干上,主要靠摄取空气中的养分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石斛花型花姿优美、艳丽多彩、花期较长、气味芳香。石斛与卡特兰、蝴蝶兰、万带兰并列为观赏价值最高的四大观赏兰类,深受各国人民喜爱[1]。
石斛作为药用兼保健植物,主治防伤津亏、口干烦燥、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壮元阳、发散伤寒,常喝石斛茶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其中药用保健价值较高的有紫皮石斛、铁皮石斛。
石斛具药用、观赏两重性,其需求和价值以药用为高,在药材利用方面,主要是石斛鲜条和经过加工的干草。据全国中草药需求统计,仅干草的年需求量就达1500t,目前实际年生产量约为1200t,每年缺口达300t左右。不同时期的石斛如图1所示。
图1 石斛
石斛的生存环境条件为:海拔1000~2000m,阴坡或半阴坡,空气湿润、通风条件良好,附生在阔叶树上。
2 石斛品种的选择
石斛种植成功与否,品种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成活率,以及后来的产品质量问题。龙陵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适宜石斛生长的地块也比较多。通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我们选择了比较适合种植且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
3 石斛的栽培
3.1 种植环境条件的选择
2008年,本着以探索石斛人工种植的方法,从而扩大石斛种植面积,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龙陵县林业局与中科院资昆所合资创建了石斛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地点设置在龙陵县十公里苗圃,地处龙腾线,距离县城10km,海拔1300m,坡面成半阴坡,气候湿润、凉爽,周边环境无空气污染源[2]。
3.2 基质的选择
选择杂栎类的刨花锯末,加上一定比例的圈肥混合均匀作为基质,以保证石斛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
3.3 种植时间
选择雨季来临前种植,即6月初开始种植,最迟7月初结束。
3.4 种植密度
以每亩700~800株为宜,以保证必要的通风和光照。
3.5 种植方法
选用壮苗,可采用有性繁殖苗或组培苗,苗龄2年,茎粗0.6cm以上,槽式分株种植,株行距10~15cm,根系必须与基质紧密接触。
4 经营管理措施
4.1 施肥
石斛定值后,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选择在初春至清明,这段时间石斛正处在萌芽时期,追肥可补充母体营养,使嫩芽发育饱满粗壮。二次追肥宜在立冬前后,追肥可使石斛吸收到充足的营养,以利安全过冬,追肥宜使用有机肥,如猪粪、牛粪、山基土等,也可用1%的尿素和硫酸钾或2%过磷酸钙溶液做根外喷施,一般每月一次。
4.2 抚育除草
石斛定值后,每年最少抚育2次,第一次一般在春分到清明,第二次是立冬前后,可结合施肥进行抚育,方法是:将杂草及枯落物清理干净,通过抚育,增加零星光照,改善通风条件,有利于预防火灾及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伴随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为石斛生长提供足够水分。
4.3 防病虫害
石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病害有黑斑病、煤污病及炭疸病等[3]。其中黑斑病主要表现为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 逐渐扩散至叶片,严重则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一般在3~5月容易发生,预防和控制该病可用多灵1000倍液或用1∶1∶150波尔多液;煤污病主要表现为覆盖一层煤烟黑色粉末状物在整个植株叶片表面,对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严重的影响,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该病同样在3~5月为主要发病期,防治时可采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2次;炭疸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或深褐色病斑,严重则导致茎枝受感染,该病在1~5月为主要发病期,防治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石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遇到的虫害有石斛菲盾蚊、蜗牛等。其中石斛菲盾蚊寄生于石斛植株叶的背面或叶片边缘,吸取汁液,而导致植株叶片枯萎甚至整株枯黄死亡。本害虫孵化盛期在5月,防治可采用1~3度石硫合剂或40%乐果乳汕1000倍液喷杀;蜗牛主要躲藏在叶背面咬花瓣或吃叶肉,该害虫发生对植株危害较大,可在栽培床及周边喷洒溴氰菊酯、敌百虫等农药进行防治。
4.4 除老更新
石斛母株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0年,之后一般就不再有分蘖能力,少数虽有萌芽力,但发芽很少,不能保证产量,因此,为提高产苗量应及时重新分株种植。同时,基质也需要定期更换,才能为石斛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一般是4年更换一次。
4.5 采收
石斛种植后,如果是分枝栽培的,第二年一般不采收;分根栽培的,次年可适当采收部分,收获最佳时期是立冬后至清明前,这段时间石斛基本停止生长,枝条坚实饱满、干燥、耐储运、市场价格好。采收时应采老留嫩,注意保护新芽,做到及时采收,及时上市,以保证石斛的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先成,秦于才.石斛庭院化种植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9,15(10).
[2] 明兴加,伍淳操.石斛的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发展对策[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9,15(12).
[3] 李竹清.齿瓣石种植技术[J]. 云南农业,201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