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留守青少年的需求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2014-08-16 05:46孙光玲
2014年16期
关键词:代际彝族青少年

孙光玲

摘要:论文从介绍彝族留守青少年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在对留守青少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对云南彝族留守青少年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关键词:彝族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后备力量,青少年发展问题同时也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高度关注的共同话题。在世界各国以“知识经济”为表征的信息社会中,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成为获得在国际舞台上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加速,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而青少年问题是不断发展、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基本社会问题,其中,在学术界引起人們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问题。留守青少年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被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孩子。根据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留守青少年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4000万。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留守青少年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而少数民族地区留守青少年因为其留守情况复杂仍缺少广泛的关注。

一、 云南彝族留守青少年的需求

中国的彝族人口有770多万(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的数字)。分布在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的彝族约占彝族总数的五分之三。从彝族的分布看,在大分散、大杂居的情况下,彝族也有相对集中居住的。以云南为例,彝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有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路南、南涧、峨山、漾濞、宁蒗等彝族自治县和巍山、新平、寻甸、元江、墨江、江城、景东等彝族和其他民族的联合自治县。①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推进,彝族传统生活方式被打破,为了生计越来越多的彝族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或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却也因此留下了大批留守青少年。云南彝族留守青少年中大致可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在我国现行应试教育模式下难以获得学业成就和升学机会的青少年自主辍学(在位于地理位置偏远的云南,由于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匮乏,辍学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社会结构的变迁也导致了青少年群体的分化,出现了一批“失学、失业和失管”的青少年),流落到社会成为现实或潜在的青少年失学无业群体,由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在学校并没有学到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加之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将来只能从事一些低收入的工作,根本无法改变自身的弱势群体地位,使贫穷成为代际传递无法摆脱的厄运。另一个群体是在校的中学生,他们面临学习、生活及亲子关系的困难。留守青少年从小缺乏家长对学习的监督和辅导,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没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当这些留守青少年在面临学习上没有人辅导、遇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生活困难无法克服、亲子关系疏远等困难时,如果没有及时人为干预,他们也有可能因故辍学。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用“需要”来表达人类的动机或欲望,在很多关于儿童或青少年服务的讨论中,都会涉及“需要”这一概念。这个概念不仅表明为使青少年发展成为健康的成年人而有必要满足他们的需要,更表明实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辨别青少年的特殊需要。同时,法学家主张将“最大利益”的概念用于处理青少年事务时的法律考虑,即什么对青少年是最好的。②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如何利用西方现有的社会工作价值、理论、方法来解决中国存在的问题,甚至解决少数民族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只有了解中国社会转型期多民族共同居住的背景下以及彝族本身特有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汉化过程中留守青少年的特殊需求是什么,我们才能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适当的服务。研究彝族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同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在发展性视角下探讨彝族留守青少年的需要。每个青少年作为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在为个体服务的过程中,要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和家庭背景,也就是社会工作所讲的“人在情境中”。二是要时刻谨记我们服务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既是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也是有主观意识和创造性的人。三是在了解满足青少年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共性,建立制度性的机制,有效回应彝族留守青少年的需求。

二、对彝族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一)彝族留守青少年既是民族问题也是中国特有的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带来的经济成分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生产力的提高,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加速了城乡之间人口的流动率,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打工。“农民工进城务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问题,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决定的。农民进城务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出于经济状况的考量,无法把家人带在身边,由此催生了“留守儿童或青少年”、“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这些农村留守人员的生计、安全、医疗、教育、赡养等已经是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反贫困的一个方面,按目前情况来看,只有中国经济上升、生产力提高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但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由祖父母或其他旁系亲属代为照顾,对孩子疏于管教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对青少年正常成长和健康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决不能以青少年的发展作为代价。社会工作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利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技巧对留守青少年成长进行干预,充分挖掘青少年的潜能促使其全面健康的成长,避免贫困代际传递,是解决留守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彝族留守青少年传统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悠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彝族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且彝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家庭式呗玛(呗玛是彝族历史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展者,是通晓彝族文字的知识分子)、民族文化教育、为人处世、生产劳动技能、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传统文化等等。

彝族家庭教育十分注重思想品德、为人处世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倡仁爱之心、树立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的品德。古彝文典籍《劝善经》有这样的记载:“心善不贪财,得志不欺人,所思都莫言,迈步须踏实,立德于后人”。常以因果报应劝导人们要行善积德。在为人处世方面提倡宽厚仁慈、以诚相待、嫉恶如仇。彝族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十分重视学习和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明清以来,随着与汉族的混居,中原汉族文化和道德观念在彝族地区得到传播,到了近现代,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贤等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彝族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家庭生活中,彝族家庭提倡尊老爱幼,因而彝家儿女大都从小养成勤劳、好学上进、节俭持家的好习惯、好风尚,在家孝敬老人、尊重父母,在外谦虚好学。

彝族重视生产劳动技能、传统手工艺的传授,把它看作生存和成家立业的必备本领进行教育。彝族儿女自幼随父母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以及家禽家畜的饲养、驯化等,父母都会在家里或田间地头悉心传授。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方面,若父母是民间艺人,父母将会把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儿女,并在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儿女们创造发明的意识,这就促进了彝族民间工艺世代相传、推陈出新、不断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后,彝族地区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彝家儿女都有了进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彝族依然十分重视家庭教育,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赋予家庭教育更新更广泛的新内涵。然而,父母进城务工后,彝族口口相传以家庭教育为主的传统出现断裂,需要其他途径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而社会工作起源于问题治疗,后逐渐发展为“治疗”、 “发展”和“预防”三项综合性目标,对于青少年的服务从一般的补救式救助发展成为包括接受文化教育、获得就业机会、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安全保障等多个领域,社会工作的控制和教化功能减少,维护权利和促进潜能增长的取向日益增强,以社会工作现有的理论、方法、技巧和积累的经验可以弥补彝族留守青少年家庭教育的不足。

(三)大多数彝族留守青少年来自于贫困的农村家庭,需要帮助其获得更多社会资源

现在人们通常使用“社会排斥”而不是简单的贫困概念讨论问题。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些问题,即那些物质贫困的人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获得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方面也很受限制。然而通常对社会排斥进行矫正的建议是帮助贫困者发展一些技能、提供一些个人资源,或者寻找一些途径帮助贫困家庭克服他们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壁垒。这些内容很重要,但它们并不能作为对低收入的直接替代。③他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帮助。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④青少年贫困意味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接近资源的机会,而这些资源对他们的成长和摆脱贫困来说恰恰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资源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物质、环境和政治等资源。青少年贫困既是贫困代际传递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果。⑤留守青少年在其所成长的背景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他们没有父母陪伴时。在当今社会,贫困者经常受到很强的歧视、偏见和侮辱,外部环境的不友好,从而导致留守彝族青少年本身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依据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要尊重留守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尊重他们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和環境中适应生存的策略,同时相信留守青少年和家庭有成功的潜力。作为社会工作者通过提升自己的实务工作能力,通过倾听留守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心声,为他们提供服务。(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注:本文为曲靖师范学院校级课题《云南彝族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2014年4月。

注解

①杨树美,《彝族古代人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②[英]奈杰尔.托马斯著,田国秀、李少春等译,《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照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③[英]奈杰尔.托马斯著,田国秀、李少春等译,《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照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④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中国农村研究网,2006年12月23日

⑤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中国农村研究网,2006年12月23日

猜你喜欢
代际彝族青少年
彝族海菜腔
青少年发明家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