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传强+连雅娜+马婷
摘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进入新世纪以后,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走向是:价值主体由社会主体向个人主体转移;价值取向由理想型向功利性实用型转移;价值标准由单维度向多元兼容转移;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向外在功利型转移。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文学阅读;价值观;变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而文学阅读更是一种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高尚情操、拓展兴趣爱好、认识社会与现实、树立美好理想的重要途径。文学的世界包罗万象,理想与现实交错,正义与邪恶相较,爱与恨相连,人类各种复杂感情,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包含其中,文学以自身的发展规律反映人类生存面貌。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作者、哪个时代的作品、哪个地域的文学等等就能体现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从文学阅读这个具体角度入手,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一方面我们借鉴了前人关于80后大学生特点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调查当前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们的价值观特点。为了让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我们向甘肃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甘肃政法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六所高校发放了9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803份有效问卷。此外又通过走访图书管理员、咨询在校老师和个体书店老板以及与身边同学探讨等方式来更深入了解现在大学生文学阅读的真实情况和他们的思想动向。
我们分别从读者的阅读时间、方式、途径与阅读环境以及阅读内容包括经典与非经典、作家、作品的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等等多个角度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还就具体社会现象、时代背景来阐释90后大学生文学阅读习惯以及由此呈现的几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变化。
一、问卷结果展示及分析
(一)阅读的时间、方式、途径、意向
1.阅读时间
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90后高校大学生不愿意在文学阅读上耗费太多时间。只有4.0%的同学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3-5个小时的人不足7%,1个小时以内的同学高达66.3%,而五年前的调查资料显示同学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43%,显然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时间在迅速下降。这可以用莫言说的那句话“现在娱乐与休闲方式特别多,肯定挤压了文学阅读的时间”来解释。如果按着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那文学阅读的时间将被挤压得所剩无几,文学阅读的力量也就消失殆尽了。
2.阅读方式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27%的同学在文学阅读时会伴随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感想。这部分同学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对于自己的文学阅读水平、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也看出,“只读精彩部分”和“走马观花”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一方面反映了很多大学生比较浮躁,只是追求新鲜和刺激,而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也显示他们功利性比较强,只选择自己认为比较有用的内容去阅读。占的比例最大的是“细细读但不做笔记”,这也是阅读的一种常态,但这种方式暗含着“读只为读”的心理,会导致读与思的脱节,降低了读书效率。
3.阅读途径
从这张对比图中可以看出网络阅读已经变成同学们最青睐的阅读途径,而书籍和报刊的地位大大下滑。这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网络以其超大的信息量,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等优势迅速改变了人们对书籍的阅读依赖。但网络阅读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网络信息太过驳杂,而且商业化意识严重,商家为了赚取更高的点击率往往建立一些没有必要的链接,这就使同学们无意中变成被动阅读了。更现实的情况是,90后大学生们往往一上网就被游戏,网购,影视,聊天工具等吸引而改变了文学阅读的初衷。可见,我们的90后只能看到表面的益处,还看不到深层的隐患,更禁不住外在事物的诱惑。
4.阅读文学作品的意向
阅读意向也是很好地反映大学生思想状态的一个考察点。“渴望文学作品贴近自己”和“文学作品要有个性”占的总比例超过60%,可见当代大学生喜欢从自身实际出发,渴望文学作品和自己的真实生活相接近,并希望在作品中找到一些心灵共鸣,同时他们也渴求有创新、有个性的作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这是他们张扬个性的一种表现。
(二)阅读内容方面
1.对古今中外文学的选择
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学没有国界,好的文学可以超越历史跨越国界而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盛宴。作为读者,喜欢哪个时期、哪个地域的文学作品,则是他们思想观念的一种反映,因为文学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情况的反映。文史哲不分家是大家公认的说法,很多文学是大量史料比较丰润的转述,同时带有某种人生哲理上的思考。历史上的经典文学之作,很多都是带有里程碑意义的,能够在精神上起着激励后人的作用。然而,他们的内容和形式是各不同的,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有别的,因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流派思想,所以从当代占绝大多数的在校90后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
最喜爱的名著类别(单选)
类别 1997年 2014年 比率差
比率 排序 比率 排序
中国古典名著 28.3% 2 34.0% 1 5.7%
中国现当代作品 20.2% 3 33.1% 2 12.9%
外国名著 46.2% 1 25.1% 3 -21.1%
不知道 5.4% 4 7.4% 4 2.0%
由表可见,十多年来大学生喜爱的名著类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外国名著的喜欢程度由1997年的第一位降到了2014年的第三位,下降了21.1个百分点;中国现当代作品由第三位升到了第二位,提高了12.9个百分点;中国古典名著也提高了5.7个百分点,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变化,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哪类文学作品的人数却提高了2个百分点。上述的变化是令人喜忧参半的。首先,对中国古典名著的喜欢人数增加了,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这也许与近几年来流行的“百家讲坛”及“国学热”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典文化有望借助古典名著的风行而得到更深的挖掘与弘扬。1997年,外国文学的阅读人数比重接近50%,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使得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所以一些大学生开始大量接触外国作品。到了2014年,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学生阅读中外文学作品的比例已经相差无几,总体向着均衡方向发展,这说明大学生经过东西方各种思潮的碰撞后,个人思想理念更加坚定,对东西方文化也能采取理性的态度,开始注意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汲取文化营养。其次,“不知道自己喜欢哪类文学作品”比例有所上升,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迷茫感增加。当今社会多元化趋势日趋强烈,各种新鲜事物大量出现,真假难辨、好坏不分,导致当代大学生眼花缭乱,不知该喜欢什么、憎恶什么,分析能力弱,甚至导致对世事的漠不关心;另一个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在呈下降趋势,什么作品都没阅读过或阅读作品数量相当少,根本就谈不上喜欢。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中国十部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三言两拍”及《聊斋志异》)全都读过的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而全没读过的却占8%。
2.对都市文学与乡土文学的选择
都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因城乡生活状态的不同而截然不同。都市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气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生活、工作、学习都因基础设施的完善而变得非常便捷,但因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而使得都市人民的生活状态是激情与压力并存,生活富裕与精神贫瘠并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曲折而又复杂。相反,乡村因在自然的怀抱映衬下而显得恬静和古朴,乡村人民生活方式简单,民风淳厚。然而,无论是都市文学还是乡土文学,作者在表达自己的作品主旨时,必然会描绘那里的生活。从当代大学生对这两种不同文学类型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取向。
对都市文学与乡土文学的选择
机关 都市文学 乡土文学
城市 68.3% 31.7%
乡镇 54.2% 45.8%
由表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喜欢都市文学的人要远多于喜欢乡土文学的人,尤其是籍贯在城市的同学,他们喜欢都市文学的比例是喜欢乡土文学的两倍还多。这一方面与城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敢于直面竞争压力,富有朝气和激情,追求更加精彩的生活方式,善于寻找更多的机遇与资源,来谋求自身发展,他们更加功利化,不甘乡村生活的平淡与寂寞。许多农村出身的同学长期在外求学,使他们脱离了农村的劳动生活,变得不愿意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随着大学生城市生活的深入,他们的乡情越来越淡化,呈现“无根化”状态,哪个城市好就到哪个城市去发展,即使去不了好的城市也要留在一般的城市,打心底里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按着这样的态势发展,有些人势必在没有掌握城市的生存能力的情况下,把乡村生活赋予他们的品行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得不偿失。
3.对文学风格的选择
在对一道“您喜欢哪种风格的文学作品”的多项选择题的调查中,有51%的同学选择了现实主义作品,有43%的同学选择了浪漫主义作品,有14%的同学既选择了现实主义作品又选择了浪漫主义作品,另有43%的同学选择了自由主义作品,选择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的比例相对来说都比较少。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更看重现实生活,注重实际。当然,大学生处于敢想敢做的时期,爱幻想与憧憬,富有浪漫色彩也是必然的。自由主义作品的比例比较大,表明他们喜欢追求自由,喜欢张扬个性,渴望摆脱束缚。
(三)人物与价值观
这里的人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具有较高文学造诣且知识渊博的人,像一些有名的作家;另一类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像著名人物传记中的主人公形象。
1.喜欢的作家
当今偶像崇拜愈演愈烈,发展为追星族、粉丝团,被追捧的大多是娱乐明星,但是再红再火也不可能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因为,社会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从更深处体现为个性追求、理想寄托、审美原则等等,作家是淡出银屏的角色,对他们的选择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思想。
您最喜欢的作家(多选)
作家 王朔
(世俗写作) 莫言
(乡土写作) 贾平凹
(乡土写作) 张承志
(精神写作) 席慕容
(抒情诗人) 郭敬明
(新兴作家) 余秋雨
(文化散文) 其他
比例 9.1% 5.6% 22.4% 9.6% 18.3% 7.6% 24.5% 2.5%
排名 5 7 2 4 3 6 1 8
表中的作家都是一些富有代表性的作家,写作追求不同,风格迥异,投票结果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从这个表中来看,虽然作家之间有比例差,但是相差甚微,并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说明在当代作家中还没有形成某一作家读书热,比如说张爱玲热,汪国真热等,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点是分散的,他们的情感追求、审美取向也是多元的。余秋雨位列第一,说明当代大学生喜欢深度作品,喜欢有一定文化积累价值的力作。张承志是坚持精神写作的作家,它用文字表达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富有理想主义气质。王朔,作家兼编剧,将文学与世俗生活相融合,他用诙谐的手法描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而,大学生对这两人的选择相差无几,可见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两极分化趋势,一部分人追求精神和内心力量的强大,另一部分人却带有及时享乐的色彩。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那就是莫言的冷与热。因为在我们做此次调查问卷之时,莫言还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以很多人都不了解他,他在排行榜的位置还不如郭敬明。然而自从莫言获奖以来,他的作品无论是不是获奖作品一时间洛阳纸贵,似乎“文学热”再度兴起,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在调查中,超过两成的同学是通过影视《红高粱》才知晓莫言的,对于莫言的其他作品知之甚少,包括文学专业的同学亦是如此。但莫言获奖之后,在校大学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阅读莫言作品。
2.喜欢的人物传记
大凡能为之立传的人都是些不平凡的人,读一些名人传记,是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人喜欢阅读商界人物传记,有25.5%的人喜欢阅读军政界的人物传记,有27%的人喜欢阅读文学界的人物传记。喜欢阅读娱乐界人物传记的为12.1%。体育界和道德楷模传记都不足7%。军政界的人物传记阅读比例是最大的,而道德楷模的人物传记阅读比例却是最小的。这个调查结果耐人寻味。因为当代商业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所以他们对商界人物传记的阅读也占了很大的一个比例。当代大学生渴望从名人传记中汲取力量,但是这种力量更偏向于个人能力、个人经验及成功需要的性格和毅力,而不是道德力量。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普遍心理:提高个人能力是主要的,而道德修养是次要的,处于成功的辅助性地位。
(四)文学阅读与恋爱观
文学阅读与恋爱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调查,在喜爱文学阅读的当代大学生中,有超过六成的人承认他们会受到作品中爱情故事的影响。婚姻爱情似乎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绕开的话题,作者或写爱情本身或以爱情为载体阐释其他主题,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爱情的形态是描摹不尽的。作品中的爱情是提炼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爱情故事中多多少少会有着他或她的影子,大学生恋爱观受其影响,并不是说他们单纯追求其中的唯美爱情,而是为了增加对爱情的认知,乃至对世俗人情的观察,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他们对于爱情的想象。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是更加开放的,随意的,是无条件中的有条件,一切都可以因时因地改变的样子,但却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对爱情的考量到对婚姻的思考无不体现着他们早熟的姿态,包括对性的理解,在调查中53%的同学对性持一种理解的态度,只有一小部分人反对。“谈性色变”的日子渐渐远去,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让90后大学生们对什么事情都可理解。
二、当代大学生阅读现象分析
(一)文学阅读热点
1.名著热
在该次的文学阅读调查中,关于“您最喜欢哪类文学作品”一题,有39.7%的同学选择了“名著”这一项,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外国的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作品。采访对象宋同学这样解释:“一方面,名著文化内涵丰富,语言表达技巧成熟,人物形象丰满,大量阅读可以积累一些文化知识和写作技巧,另一方面,阅读名著不同于阅读其他低级作品,感觉是在学习而不是在浪费时间。”
2.名人传记热
名人传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人格榜样。在这次的阅读调查结果中,通过读书获取人格力量的比例占总调查人数的47.3%,在读书目的一题中,也有53%的同学选择的是“丰富人生,获取人格力量”,无疑阅读名人传记类书籍是其获取人格力量的主要途径,《马克思传》《毛泽东传》等书籍也就成为他们的阅读热点。
3.深度作品热
当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个人文化底蕴如何,决定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前途,这就驱使大学生在选择读物时更倾向于深度作品,“深度作品不仅能积累文化,还能学习一下作品的叙事技巧,读那些商业型作品,太浮了,简直是在浪费时间。”问卷的填空题“迄今为止,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部作品”,很多同学写的是《围城》、《平凡的世界》等一些具有深度的作品。
4.网络文学热
网络文学因号称“中文世界第一部网络小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迅速风靡于各高校,网络文学以其独有的范式和网络生活的不可预见性、冒险性等特点,深受时下一些大学生的喜爱。
(二)大学生文学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
1.浅阅读
在本次的文学阅读调查中关于文学阅读方式的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走马观花式阅读”,而且大多数同学承认他们放弃了对大块头文学经典的阅读而转向一些名著导读类书籍,如“口袋书”“名著快读”“名著速读”等等。目的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信息。
2.功利性阅读
一方面是对许多非文学专业同学来说,阅读文学作品与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目前的学习关系不大,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他们即使阅读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另一方面,现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社会竞争使他们喜欢阅读一些如《杜拉拉升职记》《圈子套子》等职场小说和参悟现代人心理的小说。
3.夸示性阅读
在采访一些同学关于读书目的时,一些同学这样回答“显示自己的高阅读量”“能回答得出老师提问的问题,觉得有面子”。对这种现象有专家这样分析“像《围城》及其他经典性作品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符号,在大学生特定的圈子里,如果不阅读这些作品,会被别人视为落伍。”[1]
4.休闲性阅读
在本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有54%的同学喜欢消遣娱乐为主的“大话文学”“言情文学”“时空穿梭”等文学体式,特别是那些装帧精美,富有青春气息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可以扩充学生们的视野,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5.视觉性阅读
最常见的是电子阅读,这得益于现在的高科技。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成本低,还能使同学们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相当便捷,多见于学生个人爱好、个人娱乐为目的的阅读。
6.大学生的文学底蕴正在消失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作家名字写错,如把“钱钟书”写成“钱中舒”,把“路遥”写成“陆遥”等等。(2)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相混淆,一些同学把《乡村爱情》、《血色浪漫》、《玉观音》等当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3)一些同学没听过张承志和王小波等名作家,更不用说他们的作品了。(4)作家与作品对不上号,如把《活着》的作者写成路遥,把《人生》的作者写成余华等等。
(三)大学生文学阅读走势分析
1.整体阅读量下降
因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政策发生变化,大学生需自主就业。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自身能力的提升上。“考级热”“考证热”使他们忙得不亦乐乎,不再像原来大学生那样有那么多时间进行文学阅读和思考,由此造成了大学生文学阅读量的整体下降。
2.阅读内容由深到浅再到广
由于大学生用于文学阅读的时间很少,所以阅读内容不得不由深到浅,追求一目十行,不求甚解,以求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现代社会信息量处于加速膨胀时期,学生们的选择范围广了,阅读面也就更广了。
3.阅读方式由线性阅读到交互式阅读
以前阅读,需要读者注意力的极大投入,阅读活动是单向的、受控制的,这时的阅读是线性的。现在是网络时代,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诞生了互动阅读,从而使阅读方式由定向转向无定向,静态转向动态,有序转向无序,甚至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作者形成互动。
4.阅读载体由文字阅读转向视像阅读
现在社会,一部流行作品的出现,修改后便可以改编为漫画、影视作品、图文书、视觉表演等,这些形式比起纸质图书更加形象,理解也更加方便,更符合大学生的阅读需要,因此视像阅读逐渐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
5.阅读媒介由书本阅读转向媒体阅读
即由传统的书本纸质阅读转向现代的网络电子阅读。当代,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学生拥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人数越来越多,不限时、不限地的便捷阅读更受学生们的喜爱,媒体阅读也就成为学生们平时追求时尚阅读的一种方式。
6.阅读场所由书斋转向移动场所
这是源于新媒体的便利,如各种移动媒体推出的数字移动电视,使大学生不止在图书馆、教室才能读得了书。现在即使在等车、吃饭、上厕所时,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阅读自己想阅读的书籍。
三、大学生价值观历来变化趋势分析
价值观的变化与社会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文学也不例外。我们看一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对文学的诉求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
(一)1978年—1984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们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并且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走向了改革开放的建设新时期。在教育领域,恢复了已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社会上出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全国旧貌换新颜,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这时期文学领域主要形态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及改革文学,是对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人道主义”文学传统的延续。三者在内容上,爱国、忠诚、信仰、集体主义是它们共同的主题。在创作方法上,主要是传统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分别有刘心武、古华、贾平凹。在文学的影响下,社会上进行了几次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大讨论,如“伤痕文学”讨论、“朦胧诗”讨论。这些讨论就标志着当时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的重大转型变化,即由“普遍信仰”时代到自主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反思过去、思考未来和积极探索人生是他们的普遍兴奋点。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和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一样,接受的是新中国的共产主义教育,他们是社会主义重构的中坚力量,所以他们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为中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都是当时大学生喊出的响亮口号。
(二)1985年—1991年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政治与文学契合是以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演化进程为前提的。“这种干预与参与是有限度的,一旦打乱了主流政治既定的演进过程,过于超前的政治诉求往往会造成思想的混乱,从而干扰了主流政治的深谋远虑、然而是按部就班的体系运作。当文学对于政治的干预让政治不甚愉快的时候,政治便反过来 干预文学了。”[2]这便使得这时期的政治与文学走向分离,加上此时期西方诸多文艺思潮的传入,两者的合力使得文学不得不重返民间,注重生活本真,代表形式有寻根问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寻根”是指作家认为文学的根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要用现代理念重铸“民族的自我”。“先锋”是指新的价值取向,以便与传统伦理道德发生决裂,着重描写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等。“新写实”注重现实生活常态的还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家分别是韩少功、余华、刘震云。当时中国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潮侵袭,这一切都使得这时期的大学生价值观呈现迷茫状态。“大学生1984年谈成才,1985年谈改革,1986年谈民生,1987年谈恋爱,1988年谈经商,1989年谈出国”是当时大学生迷茫价值观的形象描述。各种思潮的冲击、社会改革的加剧、外来文化的影响,相互交织,疑惑着当时的在校大学生,最后诱发了“86学潮”“87学潮”“89学潮”等几次政治风波;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学习无用论”等负面思想逐渐兴起。大学生开始陷入“自我”的泥沼,实用主义价值观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日渐兴盛。
(三)1992年—1999年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形势又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使中国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一时期的文学渐与社会经济相联系,大众文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90年代文学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恩宠和支持,因此也就失去了往昔的轰动和辉煌。文学的边缘化境遇并没有促成和提升自身的独立性品格反而使自己迅速投入到世俗的河流中。”[3]文学形式表现为侦探小说、言情小说、神怪小说等的复兴,商业小说、官场小说、情欲小说、帝王小说等的兴起与繁荣。其显著特征就是文学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这一方面与出版商追求利益,宣传策划有关,一方面也与当时文学机制中的市场模式有关。此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对于之前的坐而论道不再那么热衷,他们开始正视现实生活,务实主义是这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这既是对80年代迷茫价值观的反思,也是对就业机制(由原来的国家分配到大学生自主就业)变化做出的回应。因此,在当时“学习热”“考级热”“考证热”逐渐升温,由此带来他们对于政治热情的淡化,“过把瘾就死”“我拿青春赌明天”成了当时众多大学生的人生信条。
(四)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各方面都力求与国际接轨。在今天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语境中,文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被迫逸出中心,成为弱势语言,“文学死了”“作家死了”“读者死了”频频被提出。这时期的大学生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与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同步成长,电脑、移动通信等应有尽有。他们没有传统思想束缚,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把他们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在职业选择时,他们考虑最多的是经济因素。他们大多对社会上的不光明现象极其愤懑,但有时自己的道德意识与自己的道德行为又相互脱节,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矛盾性特征更加明显。如在政治上,他们虽也坚持着主流价值体系,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但他们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理性思维的程度不高;在人生态度上,他们虽也是积极乐观,充满激情,但他们也存在着利己主义与颓废厌世思想;学习上,他们虽然积极性高,兴趣广泛,但他们的学习计划性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学习风气也有待提高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并存且走向统一整合的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价值观的阶段性特征是:1978年至1984年是社会本位价值占主导时期;1985年至1991年是大学生价值观发生裂变,自我与社会相冲突的时期;1992年至1999年是大学生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走向务实价值观的阶段;2000年至今是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并存,在探索中进一步走向整合的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后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趋势是:价值主体由社会主体向个人主体转移;价值取向由理想型向功利型、实用型转移;价值标准由单维度走向多元兼容;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向外在功利型转移。
四、意见与建议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但因文学作品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也会起或轻或重的作用。下面就大学生文学阅读提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的帮助。
1.对症下药,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包罗万象,在其中总会找到与学生兴趣相统一的契合点。我们可以结合心理访谈、新生教育等方式,了解同学们的文学阅读规律,掌握他们的文学阅读需要,抓住他们的文学阅读动态,迎合他们的文学阅读兴趣,创造合适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同学们资源地投入到文学阅读当中,让文学阅读成为习惯,这时,文学阅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了。
2.形式多变,促进大学生文学阅读动力
在激发同学们的文学阅读兴趣之后,我们还要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氛围来保持这种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读书节,采取图书流动的方式,让书香飘满校园;可以创办读书协会,让同学们共同促进,共同学习;开设特色讲座,讲授文学故事;举办文学辩论赛或知识竞赛,强化巩固文学阅读;还可以学校公选课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们的文学阅读动力。
3.经验指导,传授大学生文学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易于学生们兴趣的保持和动力的促进,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学生阅读交流会,交流各自的读书经验;邀请名家学者,介绍文学阅读方法。
4.积极引导,发挥大学生文学阅读的价值
也就是让文学作品中的正能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实际效用,如文学作品中的苦难意识,文学作品中的忧患意识。中国作品历来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的观念,我们大学生需先树立“国强”意识,我们国家的富强才有基础;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可以为我们大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刚,谢燕红.夸示性阅读: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学阅读取向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8,(1).
[2]范钦林.文化语境的转型与“新时期后”文学[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陈振华.“策略”选择与90年代文学[J].文艺评论,2004,(4).
[4]岛石.60年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M].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
[5]陈华,任强.“新三十年文学”的三个理解维度[J].菏泽学院学报,2009,(7).
[6]郭竹英.关于大学生阅读热点的探讨与思考[J].情报工作研究,2001,(3).
[7]定莹莹.浅阅读:网络时代的阅读革命[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8]袁珍英.“浅阅读”时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调查与对策[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2).
[9]周宗辉.育人视角中的大学校园阅读文化反思[J].教育探索,2011,(2).
[10]郭维平.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11]钱润光.改革开放30年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
[12]王敏.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与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13]蔡裕华.试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趋势[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获得奖项:西北民族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作者简介:武传强(1990―),男,山东临沂人,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连雅娜(1987—),女,辽宁北票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马婷(1989—),女,广西南宁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