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电力布局规划案例研究

2014-08-15 15:40王友平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变电站

王友平

摘 要:以福建省龙岩市古田镇的电力规划为例,结合该镇的地理条件和人口分布情况,分析当前电力网络布局存在的不足。根据该镇的城镇规划方案,采用合理的预测方法对该镇的用电量进行预算,并对该镇的变电站布点和高压网络布局进行规划。

关键词:电力规划;变电站;主变容量;负载率

中图分类号:TM7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119-02

小城镇电力规划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但电力公司无法对我国小城镇的电力发展问题做出准确的回答,这成为了目前小城镇电力规划的一大缺陷。小城镇的电力规划应全面贯彻落实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做到科学前瞻、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东北部,地处上杭、连城、新罗三县(区)结合部的梅花山南麓。古田镇下辖21个行政村,全镇面积为227 km2,2009年末总人口为18 825人,发展的方向是以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镇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品牌的旅游产业。下文将以古田镇作为典型案例,进一步揭示小城镇电力存在的问题,并采用较优的规划方案来实现小城镇的电力规划。

1 城镇电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现状

2009年,古田镇的年用电量为1.21×108 kW·h,总负荷为28 MW,主要满足工业生产、旅游度假和日常生活用电。

目前,有10回35 kV架空线、13回高压线和一回220 kV卓然~莲冠变架空线经过古田镇。110 kV郭车变与110 kV城关变、110 kV矶头电厂变和110 kV青云变三回110 kV线路联络供电。目前古田镇35 kV配电网主要采用110 kV站单回路辐射和小水电的方式进行供电。

1.2 存在的问题

古田镇的电力布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古田镇有6座35 kV变电站和升压站,5座属于单变和与小水电一起供电的变电站,这样的网络结构直接影响了中低压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②10 kV线路负载率较高,但联络率和N-1率较低,联络线路无法通过N-1校验,加上大部分区域供电半径较长,因此供电可靠性极差;③中压配电网架空线路均为裸导线,全镇中压配电网绝缘化率为零,供电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2 电力规划内容

2.1 负荷预测

采用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法对电负荷进行预测,并用人均用电量法进行校核。

2.1.1 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

选取《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电力专项规划(2010—2030)》中的负荷预测数据,预测最大用电负荷约为93 MW(含发展备用地负荷),平均负荷密度为126 kW/ha。

2.1.2 人均综合用电量法

2009年古田镇的总人口为1.88万人,预测2015年全镇总人口达2.8万人,2020年总人口达3.5万人,2030年总人口达5.0万人。2009年古田镇人均综合用电量为6 383 kW·h/人,属于用电量较大的城镇,所以人均综合用电量按用电量较大的城市标准,预测镇区远期最大10 kV负荷为77.8 MW,近期最大10 kV负荷为36.7 MW。

2.1.3 预测结果选取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负荷密度法预测时包含了发展用地约32.7 MW的负荷,因此两种预测负荷相差较大。此次镇区用电负荷取大的负荷值,预测最大用电负荷约为93 MW(含发展备用地负荷),平均负荷密度为126 kW/ha。

人均综合量指标预测法与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法的预测结果相吻合,证明预测结果合理。

2.2 高压网络规划

2.2.1 主电源点规划方案

至2012年,古田镇规划建设投产1座110 kV变电站,站址总面积为5 344 m2,由220 kV蛟洋塘厦变电站的单回线路供电。2015—2020年间规划扩建古田变二期,同时建设塘厦变~古田变Ⅱ回线路工程。

2.2.2 电力平衡与主变容量配置

根据古田镇各片区域经济发展的侧重点,结合城镇负荷的增长趋势,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负荷的平衡与主变容量配置。

在进行110 kV供电负荷的测算过程中,郭车变同时承担蛟洋镇、溪口乡、太拔乡的部分负荷,因此需要考虑此部分的负荷。由于当地小水电是迳流式地发电,因此枯水期出力一般为取装机的20%.

按照上述电力平衡的原则和方法,110 kV最高供电负荷就是把古田镇的最高负荷减去小水电枯水期出力,再加上郭车变承担的蛟洋、溪口和太拔的负荷。容载比选取1.8~2.2.

2010年古田片区由于郭车变同时承担蛟洋镇、溪口乡、太拔乡的部分负荷,110 kV容载比为1.46,不符合容载比的要求,可靠性较低。2012年规划建成110 kV古田变,使110 kV容载比提高到2.00,预计到2015年时容载比为1.89,到2030年经济发展趋于平稳的状态时,容载比会保持在1.97左右。

2.2.3 110 kV变电站布点规划

根据对用电负荷的预测,遵循分层分区供电和合理供电半径的原则,郭车片区已有1座110 kV的郭车变变电站,解决了“单线单变”问题和满足了新增负荷用电需求。此外,郭车片区还将规划新建1座110 kV的变电站。

2.2.4 网络规划

古田变终期接线模式采用单电源辐射接线,2回110 kV电源引自规划的220 kV塘厦变。郭车变终期接线采用220 kV塘厦变双回路供电,单塔单回,另外与矶头电厂、小池变单回路相连。

结合110 kV古田变的建设,规划35 kV郭古变、35 kV下郭车变、35 kV元世甲变退出运行,增容改造35 kV西山下输变电工程,规划35 kV网络采用双电源单环网和单电源辐射式接线。将35 kV联络线置于110 kV郭车变和古田变之间,保障枯水期古田变一期单台主变时供电的可靠性。

3 结束语

充分利用有限的电力资源,合理地选站选线和优化设计,节约电网设施占地,降低农网损耗,使农网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投资效益最高,积极促进电力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城市体系规划的重要方面。

随着近期城镇建设的不断加快,区内电力负荷将迅速增长,但目前的电力设施较为薄弱。为满足片区开发建设的供电需求,建设片区合理的电力设施布局和完善的系统结构,同时控制电力设施的用地和电力通道的预留,迫切需要对片区的电力网进行高标准、全方位的规划和建设。在规划时要遵循远近结合、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闽电发展规〔2010〕155号.福建省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S].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GB 50054—1995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编辑:王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电站
浅析110KV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措施
500kV变电站的故障处理及其运维分析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应用探讨
110kV变电站变压器的运行及维护探析
500kV变电站的故障处理及其运维分析
110kV变电站运维风险及预防对策
天津“红号”变电站主要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刍议110?kV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变电站值守管理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