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杭 蒋敬
摘 要:通过对各项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的介绍,对目前我国印刷企业的质量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印刷业;管理风险;印刷工艺;绿色印刷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094-02
由于印刷行业在我国的特殊性,其管理水平与国内其他行业,特别是机械、电子、建筑等行业存在较大差距,而与国际同行相比,更是存在大的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印刷行业也突破了束缚,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但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缩短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就成为了印刷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贯彻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印刷企业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企业管理上的重大突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加强质量制度建设
实施ISO9001标准是印刷企业赢得客户和消费者信赖的基本条件,它不但可以强化品质管理,增强客户信心,还可以节省第二方验厂的精力和费用。
印刷企业要通过对关键岗位的培训,相关业务流程的调整和关键环节的规范,提升企业的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引导企业树立“以满足顾客要求为核心”的经营宗旨。
2 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印刷企业应该重视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应用,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ERP)、美国国际数码企业联盟 G7 测试认证、德国GMG GmbH & Co.KG公司的GMG色彩解决方案等,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2.1 ERP项目
实施ERP项目可以规范以客户沟通为核心的“信息流”、以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生产流”、以库存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物流”和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资金流”,并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多好处。
2.1.1 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当我们面临一大堆的手工单据时,要找齐某个客户某段时间所做的单子是一件既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即使是用EXCEL填写的单子,也同样面临数据不能共享、各个环节需要手工交接的问题。应用印刷ERP后,数据实现了共享,下一环节可以直接从上一环节中获取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单据的电脑化,使得查单、翻单变得非常容易;印刷ERP的自动报表功能使得对应收、应付、材料库存等的管理变得相对简单;ERP的自动排班、进度管理等功能也使得生产排班、进度查询变得容易。
2.1.2 规范管理、防范风险
企业的管理风险来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人员疏忽造成的错单、漏单的损失,外部风险是指由于数据不准确造成的少收款、多付款的损失。而印刷ERP单据之间的严格交接、数据的自动计算和数据之间的相互验证都能有效降低企业管理中的内、外部风险,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2.2 G7测试认证
“G7”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印刷工艺过程控制技术,它能够使ISO12647-2印刷标准的实施变得更加容易。“G7”技术能够在印刷中更精确地再现灰平衡,保证不同印刷条件下印刷质量一致,极大地提升了印品的质量。目前,“G7”认证已成为印刷行业最具权威的专业认证之一,具有“G7Master”资质也成为印刷企业的印品质量与国际接轨,品质控制能力与国际同步的标志。
通过实施G7 认证,可以使色彩在印刷所涉及的各个传递过程和各种印刷/打样/打印方式之间实现最佳的视觉匹配,使印前校正更快速、准确,印刷过程中的测量也更加快速简单,为快速复制色彩提供了技术保障。
2.3 GMG色彩管理系统
影响印刷颜色的因素非常多,色彩印入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差,所以不同印刷工艺、不同纸张、不同设备要做到印刷颜色一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色彩误差所造成的印刷质量差、材料浪费和客户投诉等成为了印刷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在印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环节上,以往都是通过数码打样系统打印样张,然后送给顾客检查和签样,往往需要反复地修改、打样、再递送,直至最终签样,交付印刷车间印刷。反复的实样递送和修改需要1周以上的时间,如果顾客在海外,则耗费的时间更多,打样的纸张油墨成本和快递成本也会更高,最终交付印刷的时间可能会使印刷工期变得紧迫。
GMG色彩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如下:
按需数据处理:不同来源的数据常含有多种多样的颜色设置,不管数据的质量如何,客户总是希望印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手动处理步骤容易产生人为错误,而且在进行很多短版作业时,可能会遇到准备时间不充足等紧急问题。GMG色彩管理方案的实施可以使数据自动、一致地转换到要求的目标色彩空间上,为印前准备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节省时间,确保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不同印刷方式的颜色管理:目前,越来越多的印刷机选用混合的生产环境,例如数码印刷、胶印印刷、大幅面UV喷墨等,因此,一个印刷作业常用不同的印刷工艺印刷。不管采用何种生产方式(数码印刷、大幅面印刷或传统印刷),客户总是期望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而GMG颜色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不同印刷工艺、不同介质类型的颜色匹配。
3 结束语
当前,世界各国对印刷行业在节能、降耗、减排、绿色和安全方面的要求日渐提高,绿色印刷已经成为全球印刷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在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印刷”既是其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替代环境污染大和能耗高的传统印刷方式的有效手段,我国也把发展绿色印刷纳入了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FSC的核心是可持续经营。公司引入FSC认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对森林的砍伐,特别是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要在砍伐和恢复之间寻求平衡,即要在满足木材需要的同时,保证森林有自然恢复的能力。
这些认证的通过不但健全了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更提高了产品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华夏认证中心,等.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北京绿色事业文化发展中心,等.HJ 2503—2011 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 第一部分:平板印刷[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编辑: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