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兰,何胜红,万崇华 (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东莞 53808;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 通讯作者)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目录划分,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五大专业。在这五大专业中,适合医学院校开设的是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专业。如南方医科大学开设了公共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海南医学院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广东医学院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共两个专业三个专业方向。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系统需要更多优秀的公共管理类人才。近年来,不少医学院校纷纷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其目的是依托医学背景,打造管理专业特色,培养医疗卫生系统亟须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由于医学院校培养管理类人才的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少,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打造、教育理念的创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学生就业难更是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为了提升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在结合广东医学院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为我国医学院校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从传统的重专业化训练,向强调逻辑思辨、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的通识教育转变。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1]。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曾在《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一文中将中国的和美国的大学教育进行对比,提到美国教育重通才,中国教育重技术。耶鲁大学不希望通过四年大学教育培养专家,让学生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过深,导致忽视其他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2]。数据显示: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全部课程中占35%左右;我国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学分占本科总学分的比例也达到22%;而我国大陆的大学通选课一般只占10%左右[3]。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通识教育的滞后。
为了提升学生通识教育水平,广东医学院于2014年6月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负责通识教育规划和相应的课程开发。与此同时,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实施了“五个一工程”计划项目,具体来说就是一项体育方面的强项、一项艺术方面的强项、一种专业沟通能力(专业英语好)、一种探究习惯和能力(科研与统计分析能力强)、一些人文气质(生命文化与人文情怀高)。从新生入学开始,每位学生自选一项体育项目和一项艺术项目着重培养,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增设专业英语课程(如保险英语、心理英语等),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培养;强化课程学习和导师带教,培养学生科研与统计分析能力;通过生命文化或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该计划项目提升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交际公关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等。
为了提高我国的通识教育水平,笔者有如下建议:一是从法律上保证通识教育的地位,成立国家级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1995年我国部分高校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可以说是我国通识教育的雏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发展并不一致,所以要想提高通识教育在高校的地位,必须通过立法将通识教育上升到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策略中来,成立国家级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二是全方位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各高校要充分研究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沟通技能、科技技能、合作技能等,设计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替换原来一些陈旧的、不实用的基础课程。三是合理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以及它在整个课程中的比重。在大学一、二年级,可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和实践课等各种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三、四年级再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避免学生一开始就被禁锢了思维,从而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美国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国际教育法》,日本在1987年就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德国、英国、法国、韩国等也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国际教育[4]。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保险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体系各部门要求管理人员既要熟悉国内医疗卫生制度和政策方针、掌握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与技能,又要了解国外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和改革情况。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公共管理类人才。
目前,广东医学院针对公共管理的一些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基础、风险管理学等实现了双语教学,同时还增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为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人文与管理学院还成立了国际项目合作处,主要负责和国外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目前已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联合开展“1+1国际硕士学位”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大三或大四的在校学生,历时两年,第一年是由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组织招生并开展国内培训,实行中英双导师制,接受专门的雅思考前辅导,核心课程采用外籍教师授课,提前预演海外生活,熟悉英国教育模式,第二年赴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学习,攻读该校硕士学位,一年即可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和国外高校的合作,大大提升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
为了培养国际化公共管理人才,笔者有如下建议:一是鼓励学生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特别要重视英语水平的提升,英语作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是作为国际化人才必备的语言工具,只有学会查阅外文文献,才能了解全球其他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二是要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项目,挑选一批优秀教师到国外培训进修,使之具备国际化教学理念;同时,利用多种渠道聘请国外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到国内讲学或开办讲座,让学生接触该学科领域最新的理论前沿。三是鼓励国内外合作办学,采用国内和国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一批国际化公共管理人才。
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多是医学和管理学交叉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如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医学、管理学和卫生法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是医学、管理学、保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这种交叉学科的特点对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据一份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卫生事业管理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医院等用人单位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所拥有的管理知识、医学知识和卫生法学知识的比例分别为35%、30%、18%;卫生行政部门对人才的管理学、医学和法学知识的需求比例为40%、21%、24%[5]。由此可见,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医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性。
为了提升公共管理类交叉融合学科的培养质量,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勇于开拓创新,组建了跨部门的学科团队,如管理与法学团队、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险团队、心理社会医学团队等,按团队模式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让不同学科的教师经常一起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使得教师快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另外,还修订新的课程设置体系,将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分为重点、核心、一般、特色、双语等各级别,再按照这些课程来构建课程团队和专业团队。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类交叉学科人才,笔者有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要想培养适用于医疗卫生系统的高素质公共管理类人才,必须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交叉融合学科的复合型教师,建议学校每年可以选拔一部分教师进行多学科课程的培训和学习。二是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改变目前各学科课程简单拼凑的现状,做到各学科真正融合。三是合理选用教材,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教材,要组织专家进行编写。如2014年5月9日-10日,江苏大学就组织全国医疗保险的专家成立了“全国医疗保险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组委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成立了教材编写组委会、商定了教材名称、种类及各项编写事宜,规划教材预计2015年上半年就可以面市。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的就业率正在逐渐下降,一方面,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觅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供需矛盾的根源就在于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学校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课堂实训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上岗,还需公司另行培训,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据麦可思近几年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结果都显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欠缺,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已刻不容缓。所以,高校在教学改革中,要加大实践课、实训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实习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专门成立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包括保险实训室、社会工作实训室等五大模块。该中心秉承“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以“把握一条主线(夯实学生实验基础知识为主线)、确保两个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坚持三个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服务社会与学生自我成长相结合)、加强四项建设(实验项目建设、实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基本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如保险实训室承担了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实训课程培训,动手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同时,与社会保障局、医院、保险公司(包括保险公估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一大批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实习这一环节增强了对用人单位的认识,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就业率,提升了就业质量,学生初次就业率近几年多次达100%。
总的来说,医学院校要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是一项以强化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立足国际化为目标,以学科交叉融合性为特色,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路径的巨大工程,各医学院校要在实践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输送越来越多的高质量人才。
[1] 潘光辉,田向东.分工理论、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江西教育,2012,(10):6 -7.
[2] 吴金,陈志武.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N].南都周刊,2008-10-18.
[3] 丰捷,熊思东.通识教育应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N].光明日报,2009-06-18.
[4] 许玉清,马建山.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及对策研究[J].石油教育,2012,(1):61 -64.
[5] 刘瑞明,廖云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8):236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