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荔宁,张 海,黄文华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广州 5055;南方医科大学网络中心; 通讯作者)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悄然被打破,学生耗费在网络虚拟学校中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了课堂,所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教学资源不足问题的解决和高质量课程整合的推进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建立和健全一种既能传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又能辅以现代网络资源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教学还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满堂灌,学生只负责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此来达到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课时数的目的,而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常因为课件制作不够精良,很难发挥多媒体教学应有的长处。
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殿堂的奠基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大量的挂图、模型和尸体标本等教具进行课堂讲授,在这种面对面的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疏通并调整教学思路,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启发学生。但这种教育模式也有着明显的缺陷:教具的频繁使用和转换不仅耗损大,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传授的知识量有限等,尤其是在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学生数不断增加、课时数却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有限的老师课堂授课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1]。另一方面,同一学科内各位教师间各自开发的教育资源缺乏优化整合,没有共享,受益面窄,不能适应当前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这也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大力提倡信息共享的要求。
据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始,美国就有十几个州承认网络学校的学分、学位,网上虚拟大学开出的课程已覆盖了各个主要的学科领域。英国半岛医学院早在2002年就打破2 300年的医学传统教学,应用电脑图像和构造复杂且能痛苦呻吟乃至吐血的数字人模型代替尸体解剖及病房实习[2]。
纵观国内多媒体远程教育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质量以及实时交互性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距离。近年来各个高等院校硬件的投入也都加大了力度,并且校园网络建设的速度、规模和质量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而无法真正发挥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医学教育网络资源中,解剖学的网络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是这少量的有限资源也多是由非专业人士制作故而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难堪为解剖学教学的辅助资源[2]。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解剖学是形态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作为课堂传统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而“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是综合了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与一体的交互式信息传递系统[3]。
基于网络课程的解剖学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解剖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势:①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承载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展现宏观到微观的每一形态结构特点,甚至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再现、放大“解剖”过程,并将各解剖学知识点进行整合、架构,从而促进学生对解剖形态的感性认识的深化。②可以营造出相对灵活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学生可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自行决定学习内容或使用试题库进行自我测试,也可利用网络交互平台随时与教师沟通,可以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型学习的转化。③可链接丰富多样的拓展资源,比如人文视角、学科进展、临床病例等,融合学科间横向交流,实现基础到临床纵向联系,以提供充分的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在满足共性化教育的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还能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促进解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点的追踪式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解剖学正常的形态结构出发向病理推理向诊疗迈进,形成理性的整体医学思维模式,同时提高了具备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技能。④缓解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解决现实问题。
因此,现代网络化多媒体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能很好地解决传统课堂上重讲解、少实践、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信息内容丰富,直观形象,还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要求。
以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4]。
建设基于网络资源的现代解剖学教学模式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理念的更新到付诸实施,从起步到不断完善成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4.1 人力资源的建设
4.1.1 要求任课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传统的不断重复的知识传播中解放出来,从观念上竖立起现代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不再简单执行“复读机”的功能,致力于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课程的设计。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和医学教育发展规律,把握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5]。
4.1.2 提高任课教师的网络信息学素质 目前我们的解剖学专任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于医学院校,没有专门的网络信息学教育背景,所以对于网页编辑和制作基本是陌生的,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网络手段编辑授课内容,要建设网络课程资源首先就必须提高任课教师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了网页制作的方法才能通过网页展示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体现教育思想,融人文、伦理、专业基础、模拟临床诊疗、基础与临床实践于一体的网络课程。
4.1.3 丰富任课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储备 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设,一方面对解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素质要求,另一方面也给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带来了机遇,引导教师必须通过整合课程的设计理念,推动广大教师知识储备的横向穿插和纵向渗透,使解剖学教师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解剖学知识,更要具备大量相关的医学知识储备,不仅需要精通形态、机能、临床、预防保健等学科知识,还要熟悉广博的社会、伦理、文史等知识,融贯中外,集成多学科专业知识于一体[6]。
4.2 环境资源的建设
4.2.1 网络平台的构建 网络平台已经日渐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是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目前各大高校也基本上有自己的校园网络,有相对局限的课程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平台,但要建设更加有机、高效的网络课程资源应用就应该由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对现有的各独立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扩建并完善网络环境(含微机房、学生宿舍、教室等),支持3G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学生触手可及的终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区域分布和上网环境,构建多ISP的网络接入方式。
4.2.2 解剖学网络资源的构建 在资源方面,应以人体解剖学器官、系统为主线,挖掘形态与机能直至疾病发生发展、诊疗、转归的内在联系,使各解剖学课程之间通过这一主线实现有机架构。同时,理清从正常人体器官、系统到微观组织、细胞、蛋白质直至其功能的关系,使之循序渐进地引导解剖学知识向机能、理化、药理、微生物等学科知识渗透,并通过解剖学与不同学科教学团队协作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不断扩大的医学整合课程之间建立链接,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使人体解剖与其他医学知识乃至人文学科内容有机相融。
4.2.3 共享途径的建设 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就必须建设最大包容量的共享途径。合作和共享方式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经验的共享、教学方法的共享,学生智慧的共享,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等。同时,也可联合本领域各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建立解剖学信息交流平台,尽可能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共享率[7]。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设共享途径:①通过CMS(内容管理系统)技术,建立继解剖学共建共享渠道。②采用中英文分词、编码转码和全文检索技术结合,建设基于解剖学数字资源的全文检索。③平台内建将建设功能强大的交互系统,利于师生交流交互渠道的建立。
基于网络资源的解剖学现代教学模式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崭新的教学方式,既传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严谨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也丰富了古老解剖学科的视野,促进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联合培养人才平台的建设,促进学科间的优化整合和交叉贯通,使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更紧密,为新时期现代化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1] 欧阳丽斯,曲怀刚.对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解剖学研究,2009,31(6):473 -474.
[2] 杨景武.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1):52 -53.
[3] 史二栓,樊兵,毛军,等.人体解剖学网络教学研究初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22(4):452 -453.
[4] 刘波兰.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5):702 -703.
[5] 马志健,易西南,张海英.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12,34(5):387 -390.
[6] 高小青,杜杰,汤军.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81 -82.
[7] 尹维刚,胡荫,林荣.人体解剖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