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玉,聂达荣,周禄涛,张学敏,施 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福州 35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的教育理念是把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创新医学内涵的中西医结合教育以及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建立并健全中西医结合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及双学位教育机制,然而,究竟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契合医学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直存在争议。福建中医药大学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已有26年,从1988年最初的专科教育到如今已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培养层次的教育体系,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在实践基础上的长期调研,对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其路径优化思考如下。
1.1 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知识结构失衡 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知识结构失衡在研究生层次的培养上表现尤其明显。我国已实行中西医结合学科研究生教育多年,但是目前已毕业或在读的中西医结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本科就读的专业多是中医或西医,真正是中西医结合的少之又少。这些中西医结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没有系统学习中西医结合本科课程,而到了研究生时期,导师主要是培养其对某一方向或某一领域的研究,并没有给予他们系统学习中西医结合基础知识的机会,导致其中西医结合知识结构失衡。另一方面,因为这些研究生基本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在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脱离原来固有的模式,尚未真正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
1.2 课程设置“结”而不“合” 大多数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开设课程还是由中医课程和西医课程两者共同组成,这样机械结合且缺乏衔接引导的课程设置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充其量等于培养出有两个中专水平和一张本科文凭的医学生[2,3]。一个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是科学、严谨、合理的,其课程设置需经过相关教研室认真研究,专家深入研讨和论证的,如果只是把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一门一门无序地叠加,就失去它的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中西医结合目前尚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在多数环节上仍然是中医学与西医学教学体系的叠加。
1.3 中西医结合教材使用不统一 教材内容的编写需要紧跟学科发展,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也不例外,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要真正能够体现其专业特色和优势,如今较多院校各自组织人员编写,百花齐放,内容不一。全国开设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高等院校不少,但其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却是五花八门,并不统一,有的是使用中医与西医两套教材,有的是使用自编的中西医结合教材,真正能够得到全国中西医结合专家认可,能够体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特点的优秀教材少之又少。这就可能出现以下问题:第一,因为教材不一致而造成培养的人才水准不一;第二,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基础理论课和临床课脱节。
1.4 中西医结合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一支具有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的师资较为紧缺,师资力量仍然薄弱。尽管国家培养了为数不少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硕士、博士,但其毕业后从事科研或西医临床偏多,真正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并对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探索的相对较少,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教师匮乏,难以完全承担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致使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部分只能由中医与西医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师和临床各科教师分别承担。且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自身的知识差距较大,他们对中西医结合理解程度不一致,对中西医结合切入点的把握不同,对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不同,对中西医如何结合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大大限制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
2.1 政策倾斜,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 第一,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基础,必须大力发展,但当前中西医结合学科还只是中医学目录下的一个专业甚至一个方向,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范围也隶属于中医学内,并没有独立于中医与西医之外,自成一个体系,且全国各省对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范围的规定也不一致,这必将影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就业,大大限制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第二,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知识结构失衡,其主要的原因是: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规模尚小。当下,把中西医结合专业列入本科招生专业目录,在全国仅有几所医学院校,既难以满足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这就需要国家、省市能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如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范围。第三,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过程或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可以制定一个标准,来衡量其是否已具备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知识结构,是否符合中西医结合医学专门人才。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硕士、博士多层次的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体系虽已渐趋完善,但加强各阶段之间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连贯性、协调性的探索和中西医结合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究还非常必要。
2.2 合理设置,实现中西医结合课程有机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把中西医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而不是把中西医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堆砌,它不是1+1=2的等式,而是1+1>2的不等式,否则,就没有需要结合的意义。但中西医如何结合,这是问题的关键,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努力探求。
一是整合与优化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寻找他们之间有机的联系,缩减重复的内容,增加中西医结合衔接的部分,展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延长中西医实践实训的时间。二是以专业课学习作为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中、西医两个角度系统地论述内外妇儿各科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体征、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让学生在分别学习中医和西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在临床课程中同时学习两种知识,使学生拓宽研究中西医医学的结合点、生长点,培养新思维、创立新理论,最终使学生能灵活运用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知识解决临床医学问题,这也符合临床上中西医并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的实际情况[4]。三是坚定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信心,激励学生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兴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增设科研和人文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品格忠诚、知识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接班人,为中西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 重修大纲,组织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编写 为使学生正确认识、联系和比较两种医学体系,拓展中西医结合思路,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有必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精简课程,将课程优化整合,减少重复,合理安排基础与临床课程、中医与西医课程、授课与临床实践的比例[4],适当开设如中西医比较学、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学等中西医之间的桥梁课,在临床教学中率先开始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整合。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课程的精简整合都是建立在优秀的教材基础上的[4],只有紧抓教材编写这个重要步骤,组织全国中西医结合专家进行研讨、论证,编写出一套适用于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系列教材,才能统一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要求这套教材既能突显中西医结合学科特色,又能紧密联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既科学又规范。如编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需结合中西医临床的具体诊疗方式,体现病证结合思维,可以先以西医学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为主线,再把中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辨证论治并入相关栏目。
2.4 齐头并进,强化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队建设伍,首先,要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中医、西医的基础理论涵养和临床技能知识,途径有很多:第一,定期举办“中学西”或“西学中”培训班,要求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制定翔实的计划,针对经验丰富、从事临床教学的中医、西医临床课教师分批进行“中学西”或“西学中”培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第二,鼓励教师攻读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同等学历课程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提升他们的中西医结合科研能力;第三,定期举办中西医结合知识竞赛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知识考试,巩固所学知识;第四,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外界交流,拓宽视野。其次,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和要求年轻教师在中西医结合领域进行临床、教学、科研的探索,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我校中西医结合学院为提高教职工整体素质,改善教职工队伍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专门出台了《教职工进修管理办法》和《激励制约机制》,对教职工进修做了具体规定,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进修提高学历、更新知识,对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1 实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是教育的关键,我校通过增设开放性实验选修课、在实验课中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性实验、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室开放等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同时,学院划拨专项用于学生科研课题项目,每年立项30项,每项1 000至2 000元不等,鼓励学生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为让师生有一个较好的科研平台,学院成立了基础综合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实验室建设已趋于完善。为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学院出台了相关的激励措施,如教师每指导一项学生课题,给予一定的学时数核定教学工作量、绩效考核加分等。
3.2 编写并开设中西医临床课程,突显中西医结合临床特色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与代谢性疾病》与《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等系列丛书,并以此为教材,创新性开设了这几门课程,采用PBL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临床课程,以中西医结合特点强调专业课程的核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临床的优势,激发学生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兴趣,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心。
3.3 增设走近临床课程,增加学生临床实践时间我校自2008年以来,在学生实习前安排岗前培训1个月,进行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和病历书写训练,并增设以福建中医药大学自编出版的《走近临床》为教材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医院的流程与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的保障与组织、医院各科室的功能与特点、医疗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医患的沟通技巧、急诊的一般处理等,让学生提前熟悉医院的情况,做好实习前准备。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和对毕业后学生的调研,提出“早临床、多临床”,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实习时间由原先一年改为一年半,增加了学生临床实践的时间。
3.4 培养学生病证结合思维,引导学生向中西医临床医学生角色成长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临床教学中,注重贯彻中西医结合医学奠基人之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陈可冀院士提出的中西医结合要以病证结合为切入点的理念[5],先用中医与西医诊断方法辨病,明确诊断,以免因诊断不明确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再结合中医辨证,确定证型,然后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是以中医为主或西医为主或中西医并重的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病证结合思维,引导学生向中西医临床医学生角色成长。“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已经成为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的重要模式,值得中西医临床从业人员的大力推广。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水平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及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6]。作为我国独创的医学教育模式: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还将面临着诸多困惑与难题,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懈的探索。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两大医学体系有机融合的认识不断加深,这些困惑与难题必将逐步得到破解,中西医结合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谢立群,魏睦新.中西医结合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江苏中医药,2010,42(7):63 -64.
[2]李青,杨梁梓,吕路艳.对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687 -689.
[3]朱伟,王学美.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天津中医药,2006,23(5):386 -388.
[4]黄冬梅,刘艳娟,黄光英,等.中西医结合医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5(2):105 -107.
[5]陈可冀,蒋跃绒,谢元华.病证结合治疗观的过去与现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4):437-443.
[6]王芳,贾存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浅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5):444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