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考试改革与应用实践*

2014-08-15 00:52赵善民何显教王彩冰黄丽娟黄俊杰梁祚仁阳秀英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百色533000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命题考试考核

赵善民,何显教,王彩冰,黄丽娟,黄俊杰,梁祚仁,阳秀英,黎 昀,王 映 (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百色533000)

对于课程成绩的评定,从目前大多数高校来看,没有对考试、考核形式作出统一的规定。以往对某一课程的学生成绩评定均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来决定,还有部分院校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来决定。主要是平时成绩不好评定,而且较为繁琐,加上当前扩招,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更有的院校和教研室为了省时、省事,最后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期末闭卷考试来定成绩,也就是说学生的某门学习成绩一次定成败。因此,应对考核成绩评定进行重新考虑,应从多方面进行,包括内容、方法、形式等去开展,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提高其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1 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当前,各医学院校从各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但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方面开展的比较多,而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比较少,往往一卷定成绩,造成考试、考核制度很不合理,使人才培养缺乏医学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缺少了实践动手能力、相互协调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和满足新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同时,应把考试、考核纳入教改范围,对考试、考核目的、方式方法、制度、评分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考试、考核改革带动医学院校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促进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的形成,真正把考试、考核改革纳入教学改革的过程,科学、合理建立考试、考核制度,形成合乎实际的考核方式和评定成绩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锻炼学生具有整合医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在新时代医学模式形势下需要的医学人才。

2 当前考试的现状及弊端

考试、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学完以后的掌握情况,他所获得的知识与其他学科无关,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仅把某门课考试成绩作为一个依据,用来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获得学位和评优。对于学生本身考试仅仅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学分,最终获得毕业文凭及学位证书,而不关心知识掌握情况,更没有考虑到这门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根据当前考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2.1 考试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许多高等医学院校,考试方法存在一些非定向形式。表现在,一是多闭卷少开卷;二是多理论考试、少实践考核;三是多笔试少答辩;四是多一卷定成绩、少考试综合评价;五是试卷单一,侧重教材,多考核知识的记忆、少评定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限制创新能力的发展[1]。

2.2 考试内容与其他学科无关 传统的考试内容只限于学科教材,考试内容以客观题为主,多数是选择题,答案统一。而学科间的联系、病例分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主观分析题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达不到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有的学科划定考试范围,试题过于容易、题量较少,试题质量不高,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2.3 考后试卷分析不够 部分学校或教研室,考后不进行试卷分析,进行分析的也仅是任课教师对任课班级成绩做个简单的图表分析,查看一下学生成绩优秀率或及格率,很少分析本试卷中各章节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加强的内容。学生在考试后仅知道自己的分数,缺乏试卷信息的反馈。

2.4 考试管理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考试管理制度是考试、考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考试工作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考试质量,营造良好考风、考纪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有的高校对有关课程考试管理随意性比较大,虽制定了一些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一些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和实施。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方式多数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教研室、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很少过问,很少执行“考教分离”和“考改分离”[2,3]。

2.5 考试题型标准化较多 有的学科考试题型一成不变,即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试题占比例较多,而综合性分析、案例分析、实验分析等应用试题占比例较少。有的试题竟出现年年考、届届考,很少改动,使师生形成固定思维。更有的教师考前划定重点,命题无科学性,无法评价学生实际水平,使考试导向作用难以发挥,阻碍了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的实现。

2.6 考试评价重视分数化 学校对学生学业上的考核评价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造成学生以取得高分、保证毕业为唯一目标。考试获高分是学生最大愿望,死记硬背获高分有之,找教师改分的有之,唯60分万岁大有人在,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3 基础医学考试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多数的医学院校在考试目的、考试方式方法、题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照此下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有可能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的进行,甚至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在我院基础医学课教学和部分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中,多采用旧的传统考试方法,表现在考试考核方式单一,以闭卷、书面考试的多,只注重记忆理解,忽视综合分析,各门课考自己的课程,根本与其他课程无关,难以做到基础与临床结合。闭卷考试成绩在总评中占比例较高(70%以上),有的把期终考试作为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达100%,出现一卷定终身,完全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培养,同样造成不少学生考试不及格,部分学生出现考前焦虑症或考前心理负担过重,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能力的发挥。学生以学为主,考试是主体,为了了解学生对考试方式、方法和评价单一性,我们曾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9%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运用的考试方式和评分不够合理,83.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89.6%的学生表示欢迎形式多元化、灵活、科学的考试方式,对于高年级课程应有基础和临床结合的思考题,以突出医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

4 国内外医学院校考试状况

在国外,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中的医学院校,在20世纪中后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4],主要着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并实行对教学全程的考核,体现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学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且考试多为开放性试题,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由学生自由发挥。

在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试实施了改革。例如,开展了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实验操作、口试、答辩、闭卷或开卷考试、成果演示和在线测试等[2]。这些多样化的考核,给学生学习运用知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考试改革与实践

2012 年,我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行考试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程一开始,就宣讲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重要性,并同时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合作,以教研室主任为核心,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考试改革中。通过教研室讨论,制定考试方案,树立统一思想,并把考试改革实施公示给学生,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并上报学校考试中心备案。

5.1 考试改革 我们在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生理学课程中进行,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考试考核办法》,从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开展互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修改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大纲的情况确定考试范围,对旧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改革闭卷考试定成绩的局面,制定了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课程考核中,新的考试成绩组成有:一是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30% -40%,包括课堂测验(占平时成绩60%,进行3次)、学习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30%,进行3次)、小组成员互评(占平时成绩10%,是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最终决策、掌握程度、贡献大小)。二是自主命题知识竞赛,占期评成绩10%-15%,分为教研室命题竞赛和小组命题竞赛、先笔试通过一定分数的学生才能参加竞赛,这部分学生可获得另外加分,由教研室老师组织实施。三是期末考试,占期评50% -60%,以闭卷方式进行(实验课成绩并入机能学,不记入期评成绩)。

5.2 实施后的效果 我们这种改革改变了传统考试评价,教学特点:①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同步,课程知识只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推迟到下一学期。②开展以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并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3次的个人课堂测试,开展以临床疾病案例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③学习期末开展自主命题知识竞赛活动,并把知识竞赛成绩与期评成绩挂钩。④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改革,把以往规定时间、地点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延伸至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不间断的评价,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学改革所在。

命题基本情况:①题型多样,有选择题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A3)、简答题和应用分析题7种。其中案例分析为首次出题,客观题占75分,主观题占25分。本次命题与以往不同,命题难度与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接近,理解与应用题目占绝大多数,且有少数题目超纲;②没有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增加了临床案例分析组选择题(即A3题);③命题考试着重是考查学生对生理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④客观题全部为选择题,占75分,每题1.5分,分值比以往高。

试卷分析:试题难度在 0.4-0.8之间占70.3%,0.9 以上为7.14%,0.3 以下为 20.37%,说明本试卷有点偏难;区分度 0.4以上占 7.4%,0.3 -0.39 占22.22%,0.2 -0.29 占 35.19%,0.19以下高达33.33%,说明本试卷区分度不算好,以后命题时应注意,争取区分度在0.4以上。全卷α系数为0.76,说明试卷命题重复测量的可靠性不错。

6 考试后成绩分析

由于实施的考试题型改革,难度加大,最后期考成绩不太理想。参加期考总人数为701人,平均分为67.72±10.70分,及格(≥60分)人数为427人,及格率60.91%,学生对绪论、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等章节达及格以上,其他的章节没有达到及格。难度最大的章节是“尿的生成与排出”。值得高兴的是,本次期考首次引入临床案例分析组合选择题,考试成绩得分率为70.24%,分数仅次于A型单选题,说明开展以临床疾病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

改革考试题型成绩不够理想,造成这一原因有以下的可能:①期考命题的定位过高,题目偏难,区分度不高;②理解与应用题目占比例较多,记忆题太少,学生对理解与应用不适应,分析能力不足;③命题的题型与旧考试题型不同,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新的接触,把握不准;④以疾病案例为基础的讨论模式,虽开展三次讨论课,但是第一次开展,教师经验不足,学生未能很好适应;⑤改革课程安排,首次把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有可能造成理论与实验脱节,限制了学生思路,讨论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⑥对生理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不透,记忆能力不高,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解释、应用和分析能力。

改革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我们认为只要坚持,不断完善,一定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归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1]许娜,常影,王柳行.医学院校考试改革的分析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220.

[2]叶蓓,王光辉.浅谈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08,(8):848.

[3]毛自森,姚泽清,杨素娟,等.对高校基础课程考核制度改革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39.

[4]郁松,徐大纲,文龙.改革考试方法、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23.

猜你喜欢
命题考试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家庭年终考核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