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彬,张 强,高 锦,陈 彦,姚瑞芹 (徐州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徐州 221009; 通讯作者)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医学进步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作为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高等院校医学课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生在此课程中不仅要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还应熟悉细胞的病理改变与其相关疾病的密切联系。鉴于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深奥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医学院校积极尝试和探索创新型教育教学方法,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1-3]。目前,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做”的灌输性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应逐步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案例情境中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背景,运用智慧来发现和分析问题,“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基于一定的事实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5]。目前,在医学院校中,案例教学已成功应用于众多医学专业课中,教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做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启发学生掌握病症的诊断及治疗[6-9]。然而,在既抽象又枯燥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例子还不多见,教学经验也非常有限[10]。因此,本校拟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尝试性地开展案例教学,以期打破传统的灌输性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其中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等章节是教学的难点,更是临床上诸多疾病发病的机理所在,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医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本教研室根据课程大纲及教材编写了如下案例,以促进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及学习。
案例:患者女,48岁,因腹胀、乏力3个月到医院就诊,检查示:肝肿大,巨脾;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骨髓增生活跃;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分化程度低);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Ph染色体阳性。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为首先选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化疗,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拟进一步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此案例是根据细胞生物学课程中染色体、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等理论知识,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而编排的。以此案例材料开展的案例教学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2.1 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针对案例中的疑点提出问题,教师随时引导并总结问题。如中性粒细胞增多和骨髓增生活跃的原因(细胞增殖分化知识点)、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意义(染色体及核型分析实验知识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肿瘤和细胞凋亡知识点)、为什么可以选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治疗(肿瘤和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行性分析(干细胞知识点)等。
2.2 查阅资料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总结的问题查阅资料,如专业书籍、杂志文献、网络资源等,记录并整理答案。
2.3 分组讨论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组由一位教师带领,逐一讨论所提问题。在讨论中,学生自主发言,并可以相互辩驳。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参与者,在讨论中起到引导和启示的作用,使讨论不偏离主题,并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讨论应注重师生间、生生间信息的双向、多向沟通。
2.4 归纳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的认识,并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教师在总结点评中将讨论中不能解决的无定论性问题,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等问题,作为学生课后讨论的内容,并鼓励其参阅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及最新进展。
2.5 评价考核 教师对其组员逐一进行客观的评价考核,考查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探讨问题及角色扮演时的表现。评价内容包含参与性、准备情况、交流能力、研讨精神、团队合作。
通过此次案例教学,学生体会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与成效,加深了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本校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仅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诸多困难及不妥需要解决。①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基础课,大多在一年级开课,学生的基础背景知识较为贫乏,案例的“度”应合理把控。②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纠错及总结的作用,应具有“博”而“专”的知识体系。③评价考核标准应“全面”且“客观”。虽然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困难重重,但是案例教学的成功开展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其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增强学习兴趣,深化理论知识,完整知识框架,培养创新能力,突出主体地位,实现全面发展,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1]夏金婵.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71.
[2]星懿展,张艺,杨劲,等.细胞生物学专题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4):392 -394.
[3]杨建课,徐思斌,宫磊,等.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84 -86.
[4]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 -2.
[5]靳娟,夏云,邹宇华,等.案例教学在社会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8):577 -579.
[6]陈婷婷,张勇.互动式案例教学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5):478-480.
[7]陶志勇,王雪梅,夏惠,等.注重案例选择,提升寄生虫学案例教学效果[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81 -83.
[8]马兴铭,雒艳萍,王竞秋,等.基于案例的PBL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8):837-839.
[9]陈蕾.案例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569 -570.
[10]孙元田,苏振宇,蔡巧青,等.医学细胞生物学PBL教学的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04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