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玮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 350001)
文化相对论的起源现代文化人类学诞生于19世纪初。早期文化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宣扬文化等级差别,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和世界文化线性发展的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论者看来,西方文化具备一般进化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多种环境。西方文化是文化进化的基准范本,是文化比较的元评价标准。文化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斯宾塞将其引入文化领域,20世纪50、60年代经由雷斯利·怀特等人发展,正式成形。丁立群对于文化进化论理解如下,根据文化进化论,人类社会是线性发展的,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顺序,判断文化优劣标准是文化与周围环境的能量转化水平的高低。根据这样的理论观点,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属于整体进化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是可比较的,有高低优劣之分。作为经济文化殖民侵略的理论支撑,文化进化论在资本主义发展至帝国主义时期备受西方国家推崇。
继文化进化论,文化传播论和文化普遍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根据文化传播论,“各民族文化的相似之处大多是历史上的文化接触与传播所致,而作为文化源头的民族为数不多。”[1]文化普遍主义学说认为,最优秀的文化应该最能适应经济发展,而如今的西方主流文化便是个中楷模。以上理论过度推行都将演化成为“民族中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乃至“文化帝国主义”。
在反侵略斗争初期,殖民地国家用民族中心主义来与西方中心文化学说相抗衡。第三世界国家借用西方中心的文化逻辑来推崇本族文化,抵制文化侵略与渗透,提出了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学说和本土文化中心论。但事实上“这样的理论,由于与宗主国的理论走到了同一个逻辑上,接受了同样的价值准则,”[2]都认为文化是可比的,是有优劣之差的,由此也必然导致了失败。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深刻的转变。战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文化理论的强调中心由西方中心转向价值中立和价值多元,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应运而生。
第三世界国家也转而放弃了原先的文化理论,转而强调本土文化的特殊性和内在价值,用文化相对主义理论为自身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名。随着全球化演进,文化相对主义学说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对抗西方霸权思想的有力思想武器——“每一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都力图以其不可比较的特殊性、个性与西方文化相抗衡,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力和地位。”[2]
文化相对论起源于文化人类学。十八世纪初期,法国一些学者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民族学分析时首次提出,不应以欧洲人的道德标准去看待土著居民文化。斯特马克在《道德观念的起源于发展》一书提出文化相对思想。[3]后经由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尔斯(F·Boas)在20世纪20年代正式提出文化相对主义理论。“他通过对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研究发现,各民族的智力和体力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每个民族都有某种内在的合理的结构和独特的组合方式,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古今文化也没有好坏高低、进步落后之分,蒙昧与文明的区分只是种族主义偏见”[4],在遇到异族文化时,人们会习惯性地用本族文化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把其他民族的文化行为放在本族文化的行为范式中进行理解阐释,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评判和阐释是不客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社会科学中,并不存在所谓的绝对标准。在对于文化的评价解释中,同样不存在所谓绝对的、普世的评价标准。
博尔斯认为,每种文化模式都有其特殊性因为具有独特价值,所谓普世的评判标准是不存在不可行的。“评价一种文化现象只能以存在其中的文化形态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各文化形态没有优劣、高低之分。”[5]
本文所涉及的工程建设活动中,在招投标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是个别地方、企业的现象,但在行业内影响极坏,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希望各级政府、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把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招投标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实现通过引入竞争,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后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继承和完善,文化相对论最终成形,系统阐述于《人类及其创造》一书。根据赫斯科维茨,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对差异的尊重。“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6]赫斯科维茨指出,“文化相对论的最核心之处是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来自对不同特点的尊重……强调多个而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价值,是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7]
作为文化进化论和文化普遍主义对立理论提出的文化相对论,强调文化的相对性,认为每种文化形态都有自身的根基和特性以及平等的价值,倡导平等交流和文化间的融合互补。
二战后,文化相对论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人们认识到“每一个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8]正如宾斯格勒指出的:“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愿望,自己的死亡。”[9]
此处笔者谨将文化差别的核心概括为尊重差别、相互尊重,将文化相对论的理论观点作一下归纳:
(1)不同种类的文化形态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多元的、相对的,从而是不可比的,它们之间无所谓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都有与其特殊环境相匹配的独特价值;
(2)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评价和理解必须在其原生语境下进行;
(3)不存在一种超越一切文化形态的普遍的、绝对的价值标准,也不应该以本文化的价值准则去衡量他文化中的行为。
事实上,文化相对主义的现实价值取决于具体语境,学术界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理论褒贬不一。
首先要肯定的是,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具有积极进步的文化价值。它支持抛却西方中心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承认每种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特价值,尊重不同文化,反对干预落后民族文化发展。文化相对理论具有限制西方中心,抑制霸权萌芽,解放思想的积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相对论是发展中国家对抗发达国家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的有力思想武器。文化相对主义观念使得我们能够发现不同文化体制、文化形式的可行性,让我们能够理解不同的价值模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知道不同文化的观点并不是一一对应彼此互通的。
另一方面,文化相对论也受到不少显性或隐性的批判。虽然文化相对论为推进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宽容理解做出贡献。在保护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同时,它也抑制了发展中国家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的交流,与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格格不入,因为被认为具有文化保守主义的性质。
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相对论的过度推崇可能导致无条件的宽容,这也是该理论最受批判的地方。国外最尖锐的批评是:“文化相对论的问题就在于任何一种行为都可以被接受和认可。”[10],国内乐黛云(1996)认为文化相对论的自身弱点可能导致“为维护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牺牲部分成员变异求新的要求”[11]。
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往往集中于,该理论无法解释例如种族灭绝、割礼、女子裹足等非人道行为,因为根据文化相对论的理论观点,我们不可以以自身的价值体系对他文化中的行为做出价值判断。
陈国强主编的《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之“文化相对论”一栏中认为,“(文化相对论有)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否认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和统一性,进而否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等弊病。”[12]F·冯多伦在给文化相对论下定义时也指出,“(文化相对论)判断价值观本身是好是坏,就做不到了。”[13]
虽然表面看来,两方学者在文化相对论的意义和内涵上各持己见,但实际上,对于文化相对论的讨论,在Geertz看来,是“关于如何应用文化相对论的辩论”。
对文化相对论的过度应用也使得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无所适从,在文化相对论荫蔽下抱残守缺,孤芳自赏也只能走进民族中心主义的死胡同。正如上文所说,对文化相对论的过度推崇可能导致无条件的宽容,使得我们无法解释、评价种族屠杀等非人道行为。但仔细分析便能发觉,这些质疑实际上是将文化相对论和道德相对论混为一谈。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应该被视为一个方法论观点,在不必须接受其他文化习俗和思想的前提下,用以解释在其自身土壤中的他文化,促进文化间的理解进而达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与融合。
研究者们对于文化相对论的担忧实际上是将文化相对理论与道德相对论混为一谈。一些学者,主要是人类学家,提出我们可以坚持文化相对的立场,同时也不放弃对普世基本道德标准,例如人权的坚持。文化相对论可以被看做为一种方法论观点,用于在其他文化的原生世界解释其文化行为和观念,但不一定要认同这些行为观念。
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几个根本性的问题:
(1)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并不代表接受所有文化中的行为和观点,我们只是强调在原生语境下对文化行为进行理解和解释。理解并不等于赞同,文化相对论所提倡的,是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文化中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不要贸然进行批判。
(2)我们有必要对文化要素、文化行为和文化整体等基本概念作出区分。
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成长,任何人都不是生活在文化真空中,也不能超然于原生文化,因而,我们对于文化所做的任何评价都带有我们原生文化的价值印记。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对文化要素、文化行为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
但正如理念主义所阐述的那样,任何事物在任何时间都不会对任何人展现它的全部面貌。文化也是如此,任何文化在任何时间都不会对任何人展现它的全部面貌,那么因为我们无法了解一个文化的全部面貌,也就不能够对一个文化进行整体评价。所以,我们不能评价某一文化必然优于或者不如另一文化,尤其是在没有充分了解该文化的情况下,不能贸然做出判断。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宣扬平等尊重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适应世界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应当成为我们应对全球化运动的根本的文化策略和基本的文化逻辑。文化相对主义观念使得我们能够发现不同文化体制、文化形式的可行性,让我们能够理解不同的价值模式和行为方式,使得我们能以更开放的思维、更开阔的眼界去看待这个世界,从而促进了文化间和我们自身的和谐发展。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文化相对论,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才能促进世界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共同繁荣。
[1]庄锡昌,孙志民.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丁立群.文化进步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J].求是学刊,2001,(5):21-24.
[3]谢丽萍.文化相对论“合理内核”与和谐世界理念的互释[J].长白学刊,2006,(4):42-46.
[4]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6;148.
[5]丁立群.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相对主义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11-12.
[6]王健,胡娟.试论走出文化相对主义——种生成整体主义的尝试[J].前沿,2010,(1):180-183.
[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8]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0.
[9]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德].西方的没落(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
[10]Bryjak,G.J.&S oroka,M.P.S ociology:Cultural D iversity in a Changing W orld[M].M assachusetts:S imon&S chuster,Inc.1994.
[11]乐黛云.文化相对论[J].中国比较文学,1996,(1).
[1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3]Richard F.Von D ohlen.Culture W ar and Ethical Theory[M].M aryland:University Pressof A merica,Inc.,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