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玲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变进程中,“五四”启蒙思潮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既是对近代启蒙思潮的传承和延续又是批判和创新,他们倡导“民主”与“科学”,批判旧道德和旧文化,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希望完成上一代所未完成的事业,重塑国人的灵魂,唤起民族崛起的力量,重铸民族高尚的精神,这种理想使他们把启蒙当成了一种神圣的使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的大国梦无法实现,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前赴后继,救国救民成了启蒙运动最直接的目标。在这场启蒙运动的过程中,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关系也由于历史、时代、文化、作者心理等等原因发生了深刻的逆转,由五四前期文化精英的主导身份演变到五四后期的仰观劳动人民大众的自卑意识。今天重新审视这种转变,触摸其背后的深层动因,将会带给我们全新的认识和解读。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一直扮演着主角地位,他们是启蒙者,是先进思想和文明的传播者和继承人,虽然他们心中仍然怀揣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深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影响,对社会和国家怀着主人翁的精神,他们是在民族蒙受危险的时候最想出一份力的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心怀传统的教育人民和内心的模范意识,同时兼具非常自觉而深刻的启蒙意识。从严复的三民思想到梁启超先生的新民说无不表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新思想的渴望和追求,他们是启蒙者的先驱。接着在这些直接启蒙主张的基础上,首先是陈独秀的伦理觉悟,再是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改造,他们的思想都对当时的人民有催醒的作用,他们的思想能够影响到前进的人民,新思想的到来让这些启蒙者成为了五四时期的关键人物,他们既是先进思想的继承人,也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启蒙者。在长期受到传统思想压抑的人民,更希望能够有新思想的到来,这就需要高举先进思想旗帜的启蒙者能够占据文化启蒙的高据点。这种主动的思想启蒙的主导观念,一边源于传统社会人文关怀的思想传承和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优越感;另一边源于近代知识分子的民族危机感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启蒙责任感。
1918年,鲁迅将这种启蒙者身份,艺术化为一种“狂人”的典型形象,并强烈呼唤“救救孩子”①。第二年,他又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将这种启蒙者的身份概括为自己“觉醒”然后奋力去“解放子女”的父辈形象②。总之,这一批年轻的五四“启蒙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概念即绝对相信启蒙者占据主导地位③。我们可以在文学创作中得到更加深刻的体会,五四文学所反映出的知识分子和劳动大众的关系,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④。五四的文化精英们在文学创造中关于底层劳动人民的书写时都或多或少地显示出他们的强大自信,显示出他们的主导地位⑤。源于这种带有普遍性的自我意识,李大钊在1920年说:“五四以后,知识阶级的运动层出不已。到了现在,知识阶级的胜利已经渐渐证实了。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知识阶级的意义,就是一部分忠于民众作民众运动的先驱者。”⑥ 如五四人生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叶圣陶的小说集《隔膜》一些小说中展示了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在心灵上的隔膜,《苦菜》表现了知识分子与农民之间的隔膜,知识分子认为十分有趣的种菜的快乐,农民却只感到沉重劳作无以维持生计的“苦”。
五四退潮到大革命期间的社会革命变动,对中国知识者的精神影响非常深远。对于身处实际斗争中的知识分子,大革命给他们以机缘,使他们得以估量在这种历史非常态突进时期,作为社会革命的“物质力量”,“物质承担者”的劳动者。这是一次强有力的冲击和震动。倪换之在五卅运动的上海街头,向那个青布短衫的“露胸的朋友”“虔敬地”点头、注目,如对“神祈”,体现出知识分子的“震动感”。现代文学自五四以后,第一次由这一方面发现了知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知识者在革命中看到了拥有巨大的行动力量的劳动者群众,同一瞬间,知识分子也有了一种“自我渺小感”。
五四的“启蒙者”对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转换有一个嬗变过程。一开始,他们只是摒弃传统的优越感,还是以平等的的态度关照劳动大众,并带着启蒙者所特有的启蒙热情和责任感去感化人民。同时他们也把原来那种抽象的“人”,转变为底层的普通百姓即工人、广大的农民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妇女。我们从陈独秀的《贫民的哭声》(1919年4月27日)、《劳动者的觉悟》(1920年5月1日)、《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1920年5月1日)等很多作品,就可以发现五四的“启蒙者”对启蒙对象的描述中发生的重要变化。把文学作为启蒙工具的鲁迅,他文中就涌现了阿Q、孔乙己、闰土、狂人、祥林嫂、华老栓等底层民众的形象。伴随思想意识的转变,启蒙者的方法和途径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时期文学社团的转变看到这种启蒙意识的变化,比如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创造社的转变绝对是一个突出的案例。此时启蒙身份的变换已经得到彰现。
让我们再借助倪焕之这一人物形象来透视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的前后转变过程。小说描画出辛亥革命失败后农村社会阴郁黯淡的社会氛围,它从理想中酿造悲剧,把志士化作庸人,以“幻灭的悲凉”网住了倪焕之的心。五四运动振奋了倪焕之的激情,使他的心灵从教育救国的狭小圈子中解放出来,他精神焕发地登台讲演,慨叹“我们以前不对;专顾了学校方面,却忘了其他的责任”,自勉“还得睁着眼睛看社会大众”。文中这样写到“他的鼻际‘嗤’的一声,不自觉地嘲笑自己的浅陋。仿佛躯干忽然缩小拢来,意想着正要去会见的青衣短服的朋友,以及散在各处田野间的农人,只觉得他们非常的伟大。”“我,算得什么!至多算是读饱了书的人一边的角色,何况又不曾读饱了书!”这种对于自己和劳动人民大众的认识显然与五四初期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在思想上离开蒋冰如而向前发展了,当蒋冰如满足于“杜威的演讲稿,有些意思同我们暗合的时候,他接受了革命者王乐山”要转移社会,非得有组织地干去不可“的观点。他既跳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也跳出了小家庭的理想,从乡村到了都市,从教员的圈子到了工人群众的行列。在”五卅“运动的浪潮中,”减少了温和,增添了劲悍的气氛“,出入于工业区,讲演于街头,活跃在示威群众的队伍中。这种转变鲜明地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启蒙者与劳动人民大众的关系在角色身份上的换位。
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变为“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角色的变化要求五四的“启蒙者”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五四的“启蒙者”不太容易出现他们在文本中提出的那种“自卑”心态,而是“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他们心怀着悲悯的同情心与拯救的责任感。所以很多五四的“启蒙者”只是怀揣着社会的正义和良知去关心底层民众,去批判上层不合理的事物,他们俨然成为底层劳动大众的发言人。同时在文学中我们还发现五四的“启蒙者”对“民众”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由“民众”的肯定和尊重,到渐渐把“民众”推向“神圣”,即“劳工神圣”;而另一种由于“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而决定“国民性改造”。在文学创造中展现的是,前者对“民众”由同情和尊重到美化和神化,李大钊、陈独秀代表了这种认知方式的价值判断。我们承认没有这样一种过度的认识,也就没法转换传统社会对民众的一贯轻视。然而同时也存在弊端即将“民众”过度神圣化,肯定要“启蒙者”付出非常沉痛的代价即失去自我。从1930年代中华民族面对救亡图存的危机开始,启蒙者代表的知识分子话语就开始失去五四初期的中心地位,而让位于国家主流话语和劳动人民大众话语,再比如在文革时代,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农民众的对立面,要知识分子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接连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知识分子的改造运动。直到新时期文学中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找到自我,但很快就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被大众文化挤压到边缘地带,再次陷入到尴尬地位。关于后者的国民性改造话题,鲁迅对于“民众”的“哀”与“怒”,从近代文化的启蒙的角度上说,比前者的“劳工神圣”更具深刻性,他代表了一种与前者完全不同的关怀,更真诚。但是,处在当时黑暗困难的旧中国的环境中,“国民性改造”的目标很难实现。所以,鲁迅的这种深刻的认知角度,便使以他为代表的“启蒙者”陷入难以摆脱的悲哀和绝望中。对于“民众”,两种五四的“启蒙者”面对两种两难的处境,“民众”也就成为近代启蒙任务转变中的十分敏感的话题,也是近代以来的一个需要反复思考的难题。
总之,重回到历史现场,把握历史真相,将会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在20世纪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更好的找寻启蒙者和被启蒙者各自的位置和所承担的责任。
注释:
①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57.
②鲁迅.摩罗诗力说[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4.
③鲁迅.狂人日记[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
④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6-257.
⑤胡适.胡适留学日记(1916年1月25日)[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188.
⑥李大钊.知识阶级的胜利[J].新生活,1920,(23).
[1]李大钊.青年与农村[A].李大钊文集(上)[C].人民出版社.
[2]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J].新青年,1920,7(6).
[3]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1926,(4).
[4]叶圣陶.倪焕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