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卓成
(江苏省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诺桑觉寺》作为简·奥斯丁的第一部作品,问世的过程却非常曲折。这部作品大约完成于1797-1799年,经过一些修改后与1803年出售给出版商准备出版,但是出版商毫无理由的没有出版这本小说,并希望奥斯丁能以原价买回书稿,由于在之后几年奥斯丁家庭的动荡带来的经济状况恶化,她无力买回书稿出版,等到大约十年后,在出版了《情感与理智》、《傲慢与偏见》等知名小说之后,才有财力买回书稿,此时,已经是1815年,在买回书稿后,奥斯丁并没有大幅度的修改原稿,只是更换了女主角的名字并由最初的《苏珊》改为《凯瑟琳》。此书于1817年12月出版,而此时作者奥斯丁已经离开人世。
因为据考证,在完成《苏珊》后,她卖给出版商的第二个副本,本人保有亲笔手稿,因此对于她是否在小说未出版期间修改草稿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奥斯丁在这期间并没有修改,然后在重新获得书稿并能够出版的时候,奥斯丁已经接近她人生的终点,因此现在的《诺桑觉寺》除了些微小的改动外,应该就是当初奥斯丁的原作,而且在小说中,读者还可以看到小说呈现出她自己小说的风格和当时流行的哥特小说的混合。
在这部小说中,似乎作者与故事的叙事者合二为一,他不是从故事的叙述当中跳出来,给读者一些额外的信息,这与从十九世纪后期以亨利·詹姆斯为首的小说家的叙事风格显然不同,奥斯丁显然不满于詹姆斯仅仅通过故事角色的视角所收集的信息,她应该希望小说的读者能够从作者那里获得一些额外的叙述,能够使读者获得比故事角色所能知道的更多的信息,这样作者也就和读者产生了一些交流。然而,奥斯丁又不希望这些交流太过顺畅,于是乎,在小说的进行当中,作者或叙事者所给出的一些信息是虚假的,但是要认识到这一点需要读者沿着故事的线索持续阅读下去才能发现,在这个时候,读者才能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也可以骗人的,读者也不能一味地顺从作者的指示,在他的指导下阅读故事,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在小说中,奥斯丁还不断地抛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论断,结论自然也就交给读者来决断了,因此,在读完小说之后,读者还要不断的沉思,到底奥斯丁意在何处?小说的意义也就在从顺从到猜疑再到独立的过程中,不断地生发,持续地发酵。
《诺桑觉寺》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凯瑟琳·莫兰的姑娘,初出茅庐,由好邻居爱伦夫妇带着到巴斯去度假,在那里遇到了影响她人生的几个人物,如亨利·蒂尼和伊莎贝拉,在经历了发生在巴斯以及诺桑觉寺的一系列事件之后,凯瑟琳在众人的帮助下获得了成长,因此说这小说是成长小说也不为过。实际上,在本小说中,凯瑟琳和亨利的恋情以及结合是小说的主线,而伊莎贝拉她的人生轨迹成为故事进行下去的一条支线。当然,除了爱情之外,小说还覆盖了其他领域,如英国早期的中产阶级生活,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当时的文化氛围等等。这样的主题的反映跟奥斯丁在写作时叙事者的选择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种第三人称全知的叙事者才能够宏观的把握整个故事脉络。
这种第三人称全知的叙事者有很多缺点,比如作者对作品的介入过多,所以到了19世纪末期,很多作家转而开始使用一些有限视角的叙事者,这些叙事者只能把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内容传达给读者,由读者来进行权衡,但是,这种叙事方法也很难到达客观,因为叙事者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必然在叙述时掺杂上自己的主观印象,只是相比之下,少了作者对读者的理解文本的束缚。可是,在本小说中,主人公凯瑟琳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小女孩,对社会的认知几乎接近于零,如果用她的视角进行叙述,那么读者获得的信息应该会少得可怜,而且,凯瑟琳的视角必将集中在自己所爱的人亨利身上,那么作品的主题当然也就局限在少男少女的情与爱上了。
在小说中,奥斯丁对凯瑟琳进行了充分的心理描写,对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少女的心态描绘的惟妙惟肖,但是对于其他人物则只是进行了一些动作和行为的描述,这样的叙说让读者了解了凯瑟琳心理的变化以及在步入社会之后心态发生的变化和她的成长,而且在凯瑟琳了解之前就已经对各个人物的性格以及品质有了先期的了解,对于故事的把握自然也就更加完善。
奥斯丁在《诺桑觉寺》里创造的叙事者巧妙的摆脱了这些缺点,给读者们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和意义的缝隙去填补。在小说中,伊莎贝拉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在凯瑟琳步入社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这个作用很多人看来是负面的。在年龄上,她比凯瑟琳要年长几岁,而且更加成熟,为人处世也非常圆滑,在与男人交往方面更加游刃有余。在与她最初的交往中,凯瑟琳认为伊莎贝尔和自己一样单纯,以自己的想法去度人,所以如果以凯瑟琳的视角为叙事的角度,那么读者必然也会像凯瑟琳一样受到伊莎贝尔的欺骗,就象在她们相熟之后,在温泉俱乐部约会,有两名男士在关注她们,在与凯瑟琳的对话中,伊莎贝尔对两名男子的注视表示了她的愤慨,但是在他们离开之后,她又借口邀请凯瑟琳去逛商店,来接近他们,表现了她既希望结识适龄的男士,然后又要在女伴心目中扮演一个极其正统的淑女形象。
那么,无论是在19、20世纪,甚至到现在的21世纪,读者们应该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伊莎贝尔不是一个好女孩,对于她不择手段的挤入上流社会有很多非议,这些想法一部分来自社会上的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标准,另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奥斯丁的叙述者的评述,在他的视角里,所以不利于伊莎贝尔的行动都被披露出来,通过这些评价读者自然会得出这个结论。由此,很多人会得出结论,奥斯丁利用了叙事者,操纵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使读者得出了一个令奥斯丁满意的唯一的结论。但是,这种结论显然低估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读者可以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作者,但是如果深入地分析这个群体,这个群体就会呈现分化的趋势,以年龄、年代、性别、地域等标准,分化成一些亚群体,甚至人和人之间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一个读者的阅读感受或多或少会与另一个读者的感受不同,不论他们有多么的相像。因此,在对《诺桑觉寺》的阅读中,不同的读者群体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这显然超出了作者操控的范围。20世纪后半叶到现在的读者,大多都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成长,他们对于众人物的感受会与19世纪的读者显然不同。
简·奥斯丁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她的作品基本上都反映了她的时代中产阶级的生活,《诺桑觉寺》也同样是这个主题,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同样也掺杂了一些哥特小说的元素,在凯瑟琳去诺桑觉寺的时候,自己亲身经历了一种哥特小说中特有的经历,并把那些小说的情节运用到现实之中,怀疑蒂尼将军是一个杀妻的凶手,这些都是哥特小说在本作品中的痕迹。所以,《诺桑觉寺》是奥斯丁本人风格和当时流行小说风格相混合的产物。
正是通过这种戏彷的风格,奥斯丁的叙事者开始大胆进行着故事的叙述,并在叙述过程中,布置了大量的意义的陷阱,企图捕获读者。首先,在小说的开头就开宗明义,凯瑟琳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拥有普通的长相,父母双全且对她爱护有加,这些元素都离当时风行的哥特传奇相去较远,因为通常情况下,哥特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相貌出众,声名显赫,出身豪门并且在他们身上都有不平凡的事情发生。所以,奥斯丁直言不讳的说凯瑟琳没有“当女主角的命”(第1页)。但是,在凯瑟琳被邀请去诺桑觉寺的路上,亨利却用一段典型的哥特式故事描述了女主角即将下榻的地方,把诺桑觉寺变成一个充满豪门情仇和血案的地方,而这些表述对女主角施加了重要的影响,才令她到达那里的第一天夜里就没有睡好,把一个价值不大的碎纸片认为是一位在那里被虐待杀害的女人的遗言(第152页)。更甚者,凯瑟琳把蒂尼将军不愿意引领她参观亨利母亲的卧室,当做为蒂尼将军亲手杀害自己妻子的证据,而且要自己找证据,这些描写都把读者带入了哥特传奇的氛围当中,然而事实证明,这些都是一些子虚乌有,当然,奥斯丁也用这种方式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消灭了哥特小说的主题,转而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前进。
在《诺桑觉寺》中,奥斯丁并没有展现她成熟的一面,在作品主题方面有很多摇摆的地方,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作品确定的方向,这样就会造成作品主题的零散化。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作品完成将近20年后,作品才得以发表,而奥斯丁却没有按照自己成熟的方式进行修改。当然没有修改的原因很多,然而从另一层面上,奥斯丁可能故意的延续了自己不成熟的手法,留给了读者很多遐想的空间,也让自己作品的意义丰满起来。
[1]简·奥斯丁.诺桑觉寺[M].麻乔志译.重庆出版社,2008.
[2]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伊恩·P·瓦特.小说的崛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M].高原,董红钧译.三联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