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译者能力研究

2014-08-15 00:43朱剑虹吴锦玉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译作双语原文

朱剑虹 吴锦玉

(1.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生态翻译学即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它既是社会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体现,又是现代哲学思想转型的必然结果。胡庚申教授从生态环境入手,论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适用于翻译理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确立了“译者中心”地位。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就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总和”,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适应与选择是翻译过程的实质,亦是译者的一种本能。翻译由于“适者生存”,“适者长存”,译者需要对“需要”、“能力”、“环境”等“内”和“外”因素进行适应与选择,不断追求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一、译者中心

传统翻译以原文为中心,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译者要戴着镣铐跳舞,原文有确定的客观意义,翻译只需作语言形式的转换,不需转换原文内容,译者应该消隐自身的个性,保持纯粹的客观,隐身于翻译作品当中。自20世纪90年代译学研究文化转向以来,译者进入了更多学者的研究范围。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活动”,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译者对译文的选择。译者是整个生态翻译框架中的决定性因素,他始终主导着整个翻译活动,处于原作和译作的交汇点,处于原文文化和译文文化的交汇点,处于原作者、读者、赞助商、诗学、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交汇点,他既是翻译过程的主体又是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石。译者在“原文中心”和“译文中心”之间取得平衡,整个翻译实践活动打破了二元对立,构建了一个由原文、译者、译文的组成的“三元关系”。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有所为”,即译者的地位得到彰显。译者作为有意识的认知活动主体,依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立足于原文,适应包括原文内容、文体、风格在内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对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选择,汰弱留强,适者生存,自始至终在整个翻译活动中处中心地位。

必须指出的是,“译者中心”并非将译者至于绝对权力的位置,译者“自觉或不自觉的被翻译生态环境因素所左右”,他既有主动选择又有被动适应,并最终受其评价机制“适者生存”或“事后严惩”的判定。

二、翻译过程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交流活动。整个翻译过程涵盖翻译准备、翻译进行和翻译评价三个阶段。翻译过程从译者的视角切入,不仅描述了译者的主动选择还点明了译者的被动适应。

在翻译准备阶段,译者遵循“事前预防”原则。接手翻译前,译者要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翻译原则和翻译规范,考虑原作的写作目的和译作的目标读者,以防在翻译过程中违背或偏离翻译标准。

在翻译进行过程中,译者处于中心地位,掌控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聚焦于“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即对语言、文化、交际维度的多维适应转换。生态翻译学认为,对语言维度的适应与选择,译者应基于原文文本,注重原文本的特征,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对文化维度的适应与选择,译者应认识到不同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关注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关注读者的接受效果,消除信息传递的障碍,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在交际维度,译者应考虑原文作者或者原作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意义,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换言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多种翻译技巧,适度地重构原文语言形式、文化意义和交际含义。

翻译过程不应因为翻译行为的终止而结束,还应考虑到翻译批评或翻译评价,包括对译者能力和译作效果的评价。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的能力是内化的,它基于译者对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适应选择,对个人多方面能力的适应选择,以及对目的语社会、政治、诗学、读者等环境的适应选择。译者应当做到“译有所为”,即在翻译中体现译者主体性,凸显译作效果,以达到最佳“整合适应选择度”。需要指出的是,译者中心并非译者一意孤行,译者的行为受翻译生态环境制约,受“事前预防”和“事后严惩”牵制。与译作一样,译者也遵循“汰弱留强”或“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翻译进行过程中,一切由译者把握适应性选择,而在每一个阶段的选择之后,对译者的选择、最终的译文给予评判与处理。

从上述翻译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译者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译者能力

依据生态翻译学“适者生存”原则,译者需要创作出最佳“整合适应选择度”的作品。因此,译者的能力作为成功译作的先决条件,不得不进入译学的研究范围。翻译能力就是译者综合灵活使用已掌控的各种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的能力。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过程来看,译者大致需要具备以下5种能力。

专业能力

在“事前预防”阶段,译者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包括对翻译的专业知识和翻译工具的运用。翻译理论、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对于译者来说相当重要,因此在翻译活动开展之前,译者需要预先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把握翻译的方向和效果。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译者还应具备熟练使用翻译工具的能力,包括对字典、网络搜索、翻译软件等相关工具的使用,电子时代为翻译生态环境增添了新的内容,对网络资源的编译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能否及时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已成为新时代合格译者的标准之一。除了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译者还应当具备合理选择翻译内容的能力。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属于译者专业能力的范畴。专业的译者应明确翻译需求、自身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以对翻译做出合理适应与选择。

在翻译进行阶段,译者聚焦多维度的适应选择,即对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适应选择,译者的双语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便彰显出来。

双语能力 所有译者能力的研究都将双语能力置于首位。双语能力包含对原语和译语在语音、词汇、语义、语用特征和区别的了解和运用。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面对的不是抽象的语言而是具体的文本。原作在内容、选题、文本类型、风格方面都具有独特性,译者的双语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原文的语义翻译,而且表现在合理地组织目的语言,使之在文本类型和风格上与原作保持一致,到达“信”“达”“切”的基本要求。

社会文化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译学研究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社会文化的转换。译者的任务不再局限于跨越语言学范畴翻译单词、短语和句子,而是译者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掌握一定的规范,寻求文化意义的对等。因此,译者的社会文化能力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艺术、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知识。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上的差异给读者带来的复杂性更多。原文读者与原文作者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原文读者能够透过词汇的表面形式理解文化内涵。译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谙熟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并找到契合点,缩小原作和译者之间的距离,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交际能力 毫无疑问,翻译是一项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确保译文的正确性,还需要明确原文和译文在特定翻译生态环境的可行性、得体性和目的性。译者需要在一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下正确理解原文,包括原文的语言知识、功能知识等,同时又能把握原文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原作者的心理因素,并用适当的表达完成译作。译者无法精确界定译作的读者,目标读者大致包含大众读者、专业读者、赞助商、出版商和翻译评论者。如何协调原作的意图和目标读者的期待是译者需要具备的重要交际能力。译作很难满足所有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的交际能力体现在满足了多少需求和赢得了多少读者。

策略能力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有所为”,“汰弱留强”和“事后严惩”,译者的策略能力成为了译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翻译就是交际,其目的在于把原语信息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者的策略能力体现在在翻译过程中各个阶段,表现在如何运用译者的双语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将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转化为目的读者接受和认同的译作。翻译评价阶段凸显了译者的策略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能力的顺序并非表示能力的重要性排列。译者能力是以上能力的综合表现,各种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翻译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译者,而且译文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译者,译者处于翻译活动的中心。生态翻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描述和解释翻译过程的途径,我们可以借助生态翻译学知识评研究译者应当具备的能力。本文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译学研究关注译者能力及其培养,以便产出更多高质量的译作。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2):3-8.

[4]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构建[J].中国翻译,2011,(2):10-15.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译作双语原文
what用法大搜索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SOME汉译初探
他者和自我共谋下的译作之异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