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职业规划课实践式教学探微

2014-08-15 00:4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职业规划大学生

胡 华

(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一、职业规划课实践式教学的涵义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为特征,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1]加强实践式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开发潜能和发展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根据实践式教学的涵义,结合职业规划课的特点,可以对职业规划课实践式教学作出如下解释:实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理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中心,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去“再次发现”已有的知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学会“重新规划组合”已有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让学生带着实战与探究的问题在与教师、同学的对话中开动脑筋,深化认知,使学生形成对职业规划课内容的深度把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二、师范院校职业规划课实践式教学的可能性

(一)职业规划课内容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内在属性为实践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开放性和创新性是实践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也是实践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素质。教育行业工作任务的灵活性和挑战性,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必然要求师范院校职业规划课教学在开放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上进行。即职业规划课要以大学生职业规划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规划质量为目标,以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目标。而实践式教学恰恰是在突破讲授为主、按学科组织教学的封闭式教学体系,确立教学和应用二者的辨证关系。据广东省12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形式上,46%的任课教师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来授课;在实践教学环节上,22%的高校没有设置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关于课程效果的影响因素,48%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实践性是决定课程有效性的关键因素。[2]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实践式教学在师范院校职业规划课的应用,设法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规划能力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内容的多层次需求性为实践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19世纪牛津大学教授纽曼说过:“大学的理念就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和思想的高级的保护力量”。[3]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这一理念较好的融入到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中便成为师范院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年向成年期过渡的转折时期,自我意识增强,个性品格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习内容的高层次性使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4]这使得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实践式的教学方式恰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上述学习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在实践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组织,引导他们去发现自身职业规划过程中的答案。这样,可以通过“实践”使他们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夯实,使他们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三、师范院校职业规划课实践式教学的实现形式

(一)把脉职业需求力,增强职业体验

凸显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应是职业规划课的重要价值取向。而以把握职业需求为前提,增强大学生职业体验为这一取向指明了方向。职业体验的益处在于通过真切体验感受职业所需要的素养与能力。作为职业规划课老师,除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拓展第二课堂,还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事业单位参观访问,动员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到就业实习基地参观考察,诚邀社会不同行业的成功人士来校介绍行业发展趋势、用人机制等。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在校学生了解企业和行业情况及就业形势和职业要求,使这些资源参与到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当中。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时,学校都会邀请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中小学校长等来校作报告,并逐渐形成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精诚合作、有机结合、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增强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职业环境的了解,让学生增强认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找出自己欠缺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和培养,为将来走向社会积累经验。

(二)提升规划驱动力,强化创业意识

能否把学理性的理论知识教出吸引力、针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需是实践式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创业教育无疑是这一原则的有效注脚。创业实践教育是职业规划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就业问题日趋突出的今天,党和国家也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意见,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合力创设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可喜的是,很多省市很多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一大批创业园、孵化基地、创业团队涌现出来。在此背景下,对职业规划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在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帮助学生对实际社会需求与商业价值进行判断。如在学校积极开展各种以提高大学生创业为目的竞赛活动,并与学校及院系举办的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与就业创业课实践教学活动步调一致,实现协同发展。笔者所在湛江师范学院每年一度举办的大学生综合技能大赛,包括说课比赛、求职技能比赛、“三笔字”比赛、CAI课件设计比赛、现场手工制作比赛、英语综合技能比赛、主题班会设计比赛等项目,很好的锻炼了师范生的师技能所必需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临场应辨能力,帮助他们正确估量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和自主创业意识,使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期待视野”的目标相契合。

(三)夯实内外结合力,开展顶岗实习

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学师资的重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力素质和教育理论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各项技能。职业规划课程的实习与专业课程实习有所不同,其侧重让学生体会某个工作岗位,专业课程的实习侧重于让学生领悟某个专业理论。职业规划课程的实习机会和经验对于学生来讲非常宝贵,因而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开展顶岗实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5]。顶岗实习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局面。因此,加强高师职业规划课教师教学实践技能的训练,对指导学生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十分必要。高师教育师范性应体现和突出师范生语言能力、语言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紧扣教学实际又将其不断提炼升华,使教育教学实习见习的职业技能训练成为师范教育的主旋律,通过校内外多方合力的有效结合,在提升顶岗实习实效的同时,增强了师范生对自身职业规划的整体把握能力。

(四)提升社会服务力,强化暑期实践活动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高校人才培养、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任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拓展大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笔者所在的湛江师范学院为例,我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感知与体验相结合,并列入了课程教学计划,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创新,逐步成为组织有力、制度完善、措施到位、运作规范的规模大、水平高、影响深的“育人大课堂”。学校每年暑期分赴甘肃、安徽、山东、山西、广西、广东等省内外各地区进行“三下乡”义务支教、调研走访等系列活动,给当地带来丰富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新式教育理念。同学们返校后,也纷纷以调研报告、调查论文的形式凝练心得,可喜的是,每年都有许多优秀调研论文被中青网、南方网等权威媒体转载发布,在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师范生自身职业规划的针对性和驱动力。因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与积极推进,进一步拓展了职业规划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增强大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感,提升其职业规划能力大有裨益。

结语

总之,职业规划课教师需要真心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深刻认识职业规划课的教学要求,运用实践式教学方法,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探索与创新,在教学中秉持实践式教学理念,努力增强教学实效性,师范院校职业规划课必将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身的优秀课程。

[1]王雷.实践性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学报,2006,(5):103.

[2]陈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5):81-83.

[3][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3.

[4]林晶,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7):94.

[5]张荣.探索“三个结合”高职顶岗实习就业指导体系的实践研究[J].就业创业,2013,(1):93-95.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职业规划大学生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