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竞争力视角下的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创新

2014-08-15 00:43赵越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职能政府建设

赵越峰

(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005)

一、当前制约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创新的主要问题

(1)公益事业管理不理想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远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政府缺乏科学有效的文化管理制度,公益性文化事业止步不前。公益事业管理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文化投入少、欠账多,文化发展水平普遍低下。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被逐渐忽略。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拨款较少,加之钱款去向没有严格的调度和审查,这就致使政府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欠账较多现象的产生。第二,文化发展呈地区性失衡。因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我国东西区域的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第三,文化队伍建设稳定性较差。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较低,薪资水平与地方平均的薪资水平差距悬殊,福利待遇不甚理想。其管理制度存有较多漏洞,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文艺工作者工作的持久性较差,流行性较强,文艺骨干、人才的流失使得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及质量不尽人意,文化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2)文化产业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经济建设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经济底子较为薄弱,文化事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方意味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复苏。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较晚,文化建设机制不够完善。发达国家通过制定知识产权的方式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加以限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限制。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将长期处于初期阶段,经济实力薄弱、高新技术落后、市场调控能力差、创新能力缺失等皆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此外,我国文化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够成熟完善,其存在着较多的漏洞,体制障碍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建立起了与法律相接轨、行政规章相联系的文化政策,在文化政策系统上,文化管理体系的构架得以初步形成,但这一政策系统及体系的表面性较强,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填补我国文化体系上的漏洞,解决并废除管理体制中实质性的问题和弊端。

(3)政府文化市场管理的滞后性。

受我国文化市场基本特征的影响,出现市场分割较为明显,区域封锁现象较为严重,城乡文化难以融合等问题。大批的文化产品及生产要素很难在文化市场中自由流动,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这使得优秀文化产品的市场流入受到阻碍,文化产品的创新力随之下降。阻碍产品流动与竞争的因素有很多,人为障碍设置是其最主要因素。人为障碍设置打断了文化产品连锁经营的模式,使得文化产品经营及服务模式很难有所扩大。此外,文化市场中信息的阻塞加大了国外文化产品引进的成本,文化市场日渐萧条。除此之外,我国文化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种类繁多,涉及面较广,文化经营单位繁多复杂,文化经营形式及内容存有较大的差异,其所涉及的管制部门各有不同,这给政府文化市场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互相推诿责任、职责范围模糊、重复管理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文化市场的管理出现执法混乱、无法可依的问题。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文化竞争力视角下政府实现职能创新所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实施

(1)遵循“为人民服务”的行政原则,自觉履行并承担文化职责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行政执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政府一切工作的开展都应围绕这一根本理念。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政府文化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也是政府文化管理的职责所在。政府要想在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下,实现文化职能管理的创新就应首先转变其文化管理职能理念。首先,政府应将以往文化承办人的角色转变为单纯的文化市场管理者的角色,切实行使文化管理职能。其次,政府应当承担并扮演好“服务”的角色。政府文化职能的转变推动形成以政府开办的文化为主,社会大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的良好的文化市场局面。政府主办的文化与文化市场中的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市场机制与政府文化管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协调、有序、稳健的文化市场就此形成。为改善当前文化市场低迷、消沉、混乱的局面,政府应在以往基础上加大对文化市场基础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激活文化市场的生命力,使其焕发出持久的活力。此外,政府应规划协调好各基础文化项目建设所投入款项数目,保障资金的投入能够获取良好的文化效益。建立健全文化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如捐赠、赞助等。以此来拓宽基础文化项目建设的渠道,鼓励并引导社会人士对基础文化项目建设的投入,社会资金的引入使得文化市场的完善更近一步。

(2)加强落实政府文化市场管理的基本职能,在此基础上实现职能创新

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文化市场体系,稳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地位,提高文化产业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在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文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文化市场,消除文化市场区域特征明显、分布不均匀的现状,统筹城乡文化市场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构建开放、有序且公平竞争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科学体系的建立是推动文化市场发展、实现文化市场繁荣的首要前提和基础保障。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一二线城市文化产品及生产要素的引进、投入和管制。对文化产品,诸如书刊、影视、音响出版等采用严格的产权制度,以此来遏制粗编滥造、盗版盛行现象的出现,维护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绿色的发展。其次,政府应充盈丰富地方的娱乐文化,允许多种文化形式的并存,鼓励民众积极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比如文艺演出、参加集体活动、听取讲座等。继而,政府还应加强对地方文化队伍的建设,确保文化建设队伍的稳定性。加大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拨款力度,改善文艺工作者的薪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降低人才流动的速率,消除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提高地方文化队伍建设的稳定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文化市场不仅仅局限于现实平台,虚拟网络平台成为现阶段文化产业急速发展的温房。因此,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范围及方向应当做出适时的转变,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干预和管理,构建相关的管理体系,引导网络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并引导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对经营不善、入不敷出文化企业的兼并,通过兼并的方式优化文化市场资源,实现文化产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此外政府应对文化经营企业提高经营要求,所有文化企业都应经工商部门、监管部门、文化部门的审核,领取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文化产品的经营活动。

(3)大力拓展文化管理职能,顺应社会群众的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之间相互冲击,互相交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领导人强调坚守“引进来,走出去”的基本方针。政府肩负着管理文化市场的重任,理应在文化市场的管理过程中,实施并落实地方文化走出去、他国文化引进来的政策方针,促进地方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良好的秩序是事物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因此,政府文化市场有效秩序的建立对于促进当地文化市场的繁荣来说至关重要。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及项目的投入,在当地兴修图书馆、博物馆、影院、展览馆等,以此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化事业的发展应当有所普及,不应局限在一小处。因此,政府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统筹规划,把加强乡镇文化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对文化产业较为落后的地方,应首先采取经济扶持的政策,在满足当地人口生活的基本条件下,再进行文化产业的建设。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文化设施后期维护工作的财力及人力的投入,采用行政手段加强对地方文物建筑的保护。政府文化职能的行使应当适应当地民众的文化需求,符合当地人文化生活的特性,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执政风范。

[1]冯少力.政府部门的文化管理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10,(01).

[2]朱启友.新的文化发展观:背景、过程和内涵探析[J].学术论坛,2009,(06).

猜你喜欢
职能政府建设
职能与功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