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梅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吉林市 132013)
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分院加大了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办学模式比建院初期扩大了两倍。随之而来的分院青年教师人数逐年增加,目前青年教师已占整个教师队伍总数的一半,承担着分院一多半教学工作量。因此,加大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新时期分院发展与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院是由吉林市三所中等师范学校合并成立的专科建制的高师分院。分院具有中等师范教育教学的优秀经验,但对高师教育还处于探索之中,如何吸取中等师范教育的优势,创造性开展高师分院教育教学,培养适应小学和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由于历史原因,分院教师队伍年龄青年化,中老年教师数量不多,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绝大多数是2001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他们已成为教育教学上的主要力量,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决定因素。但分院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学历层次偏低,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少;二是教育科研能力整体较差;三是缺乏对教学理论和教育规律的研究,创新意识不强;四是工作中浮躁,务实精神不足。这些严重影响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不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的提升,制约着分院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首位,建立激励机制,着重加快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学科知识渊博、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和谐团队,这样才能促进分院教育教学质量整体不断提高,办出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
青年教师的综合性发展是指青年教师能够在教师教育中获得师德和师能的切实提高和和谐发展的体验。其中师德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提升;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公平、民主权利意识确立;协力配合、相互支撑观念形成;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具备等等。师能主要包括:逐步形成承担学科课堂教学和开展相关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学科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承担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等。
青年教师的立体式培养是指按照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的科学内涵,利用点、线、面的组合运动关系,使青年教师逐步实现在本专业的纵向上、教师职业的横向上、教育事业的通向上和谐发展、有成才成功的体验。其中点是指个体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包括青年教师的发展点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点;线是指学科教师的相互影响。首先是学校发展规划与青年教师成长的对接线;其次是串联起培养者与被培养者之间的情感线;最后是教师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织线。面是指整体教师队伍水准的提高。首先积极为青年教师创设展示自我价值实现的实际舞台。另外,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为青年教师提供释放交流的网络界面。专业纵向:注重教学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学术性;职业横向:注重能力的多样性、全面性、发展性、前瞻性;事业通向:身心健康、愉悦心境、自发创业、获得成事成才成功的体验。
青年教师毕竟还处于人生成长的最佳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具有较高上进心、事业感,勇于改革和创新,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只要我们正确加以引导,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扶持和支持他们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不断进取提高自身师德和业务素养,就能建设一支适应分院发展与建设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此,我们应把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1.强化师德、师能建设。作为一名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是决定他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重任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应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安排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一是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如可以开展青年教师座谈会、青年教师论坛、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对青年教师的个人素质、思想动态、发展愿望和发展目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二是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如了解青年教师的想法和要求,举办侧重点不同的专题报告会,进而从师德理论的高度、师德模范事迹感悟的角度,让广大的青年教师充分深入地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会教师工作的苦乐,感受榜样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加坚定作好教师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三是相互交流,以老带新。如通过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让身边的榜样来激励青年教师,使他们意识到先进人物就在身边,通过师徒结对使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关注,都有人关注。
师能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是作好教师工作的又一个重要条件。要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应经常不断的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为他们快速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如建立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和考核方案,定期进行考核;组织新老教师的结对竞赛课,下发《师徒结对帮教任务书》,师傅详细写出帮教的指导点,徒弟也填好每一次听课的学习点和提高点;还可以通过教学督导跟踪听课、青年教师的教学资料检查、青年教师的才艺展示等活动。使大部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提高。
2.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是做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岗位能力为基础,实行按需设岗,以责定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运用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激励政策,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明确自身工作状态与分院发展以及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对稳定青年教师队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具有较大的感召力。
3.为青年教师业务提高搭建平台。建立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规章制度,如《在职教师进修学习的暂行规定》、《青年教师岗位培训的暂行规定》等长效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分院还把青年教师业务学习一直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为他们业务学习创造条件,与省内高校建立校际往来,每学期选派青年教师出去听课、参加学术活动。分院多年一直保持一个优良传统,实行导师制,采取“师带徒”的办法,“一帮一”学科骨干教师以及老教师手把手指导青年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较快适应工作需要。
4.强化岗位考核,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分院一直注重青年教师业务考核,每学期都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学生、同行、教学管理部门等方面的教学质量评价;分院督导处都能深入课堂进行听、评、指导等工作,人事部门建立岗位综合考核制度。对教学质量较差、教学能力薄弱的青年教师限期提高,否则,调离教学岗位。
5.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提高教学素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直是分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分院每学期都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竞赛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才艺展示活动。强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术讲座等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掌握全新的理念、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6.从严规范教学,抓好教学常规教育。由于近几年分院青年教师学源发生变化,有部分青年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学科素养较高,教学常规显得薄弱。因此,分院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从教学规范开始,严抓教学管理,保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达到分院要求。
7.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踊跃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分院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研究,担当重任,使他们从中丰富学科知识、提高科研能力,现每位青年教师都能保证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研究,有一多半青年教师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编写学术专著。在青年教师中已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已初步形成教科研能力。
8.创建青年教师网站,为青年教师提供释放交流的网络界面。创设网站可以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一同学习、一同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各抒己见、各尽其能,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大家各方面综合素质,最终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及水平。网站设置教育信息、个例交流、为师体验、人物介绍、学术交流、对话空间、专业论坛、教育博客等栏目,很多教师在网站上发布过文章和点评,网站的点击率也在逐日上升。每一次青年教师活动的实况都在网站上得以体现,网站上的每一条信息都记录着青年教师们的敢于直言、热衷创新、相互支撑、愉悦工作、和谐发展,记录着他们是如何一点一滴的积累,如何一步一步的前进,逐步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和优秀人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教育做出实际贡献。
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一项浩瀚的工程,涉及面广,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去研究,我们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坚信只要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分院的一项系统工程去抓,加强管理和培养力度,分院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面、面运动成体,这一自然法则所反映的思想方法和哲理,完全可以借鉴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构建组合之中。这种立体式的模式,将对青年人从结束学业而选择专业、到从事职业而崇尚事业的培养与发展历程,有着长久而深刻的影响和启迪。提高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者和青年教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让事业的主人和主人的事业得到和谐、长足的发展,
[1]高琴.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科学建设[J].江苏教育,2005,(4).
[2]胡卓君.提升大学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J].绍兴文理学报,2004,(3).
[3]周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4).
[4]廖三余.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