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4-08-15 00:43朱旭东陈国元钱兰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园艺实训高职

朱旭东 陈国元 唐 蓉 钱兰华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高职类专业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是高职学校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其建设内容、水平和效果决定着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优势。开展高职重点专业群建设,主要是引导高职学校从实际出发,科学定位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和彰显专业和教学特色。通过积极寻求有效和合理的高职专业建设机制,逐渐形成教育和服务方向明晰、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已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构架,提高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各样的稀缺型人才。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苏教高〔2012〕1号)、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中,都提到有关专业群建设指导性意见,要求在市场需求的指引下,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基础,建设以学校重点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相辅和拓展的专业群,优化高职类应用性专业结构,创新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整体人才培养水平,增加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做好服务。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创建于1912年,为国内开设最早的园艺专业。2001年学院升格后,园艺专业改为园艺技术专业,2006年园艺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随着江苏省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专业岗位需求,先后开设了设施园艺、蔬菜园艺、茶果等多个园艺技术专业方向。我院适应国家教育总体要求和高职发展的需要,在2008年将专业群建设列为学院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园艺技术专业群建设首列其中,重点建设以核心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为龙头,形成以观光农业、设施农业、茶果专业为支撑的独具特色的专业群体系,更好地为苏州区域经济服务。本文以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群为例,提出园艺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多元化模式,为其他专业群提供一些借鉴。

一、专业群的定义和特点

袁洪志在2007提出,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这个定义主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专业群内的核心和重点专业是与某一行业息息相关的,行业产生专业和专业群。其二,专业群内的一系列专业要紧紧围绕高校历史悠久、基础扎实的特色或重点学科所长期发展和拓展的有关联的一类专业,彼此之间又相对分工和独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于2004年公布,将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分设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再确定了532种专业。根据目录编制的要求,可以认为专业大类中的二级类为专业群,当然有些发展快的、面较宽的专业也可以拓展为专业群。我院园艺技术专业为农林牧渔大类农业技术类下面的一个专业,代码为510105。其实园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还可以再分为蔬菜园艺、果树园艺、花卉园艺等,在我们学院就是这样的分类。我院观光农业专业也为农林牧渔大类农业技术类下面的一个专业,代码为510104。它们都属于农业技术类,完全可以组合成一个专业群,由于园艺技术在我院更有特色,所以命名为园艺技术专业群。

2012年,江苏省对省内的高职类专业群在人才培养体制、课程体系、实训体系等六个大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鼓励和引导江苏的高职类专业群发展。

1.人才培养体制建设方面。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情况,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体制上,要注重学校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包括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专业教学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培养相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内容相符合,鼓励学生拿“双证书”。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内容加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知识。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多学期、分段式地执行,以便有些课程到企业讲授。

2.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强调专业群服务的区域性和行业性,首先要构建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按照行业或企业的核心岗位所包含的具体任务来确定核心课程的内容,同时兼顾其他拓展和辅助课程,形成系统完善、专业相互渗透、对外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特别提到“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之间的区别和开发要求,注重课程的整体设计,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凸显专业群的课程群,发挥课程群在优化专业群、拓展新专业方面的作用。

3.教学实训体系建设方面。根据行业与岗位群的特点,既要扎实建设专业群中各类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训练,还要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整体和系统地设计实训体系,整合已有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分门别类地组建相互联系的实验实训场所和基地,从而系列化建设各类实训教学内容,形成既能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也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校内外相结合的系统性实训体系,从而高效利用和充分共享各类优质资源。

4.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强调校企之间的信息共享,共建开放式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包括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同时开发虚拟车间、虚拟工厂、虚拟工艺等,提高职业实践水平和可行性。

5.“双师”团队建设方面。重点在于专业群内要有不同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教师,加强校企“互聘、互兼”教师,提高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形成教学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和技术服务广泛的教学团队。

6.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方面。主张由行企业代表、各类专业负责人、专业学生等各有关方面组建专业群管理队伍,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群管理制度,有目标、有计划、运行良好和更能创新的管理机制。

二、园艺技术专业群主要建设内容

鉴于江苏省的专业群建设要求,园艺技术专业群构建设想的总体思路是: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群所需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实习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探索园艺技术专业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展园艺专业的办学方向;通过加强实习基地、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提高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实力;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保障园艺专业群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学院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1.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园艺技术专业群紧密结合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园艺产业发展实际,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园艺技术和观光农业专业岗位群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观赏花卉、蔬菜、果品”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体系。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原先园艺技术专业实行的是2.5+0.5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高职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为此,园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园艺行业特点,实施2+0.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课堂教学,半年校内实训基地综合实训,半年校外实习。也实施了1+1.5+0.5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学院由教师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上学期在校外企业,由学院教师和公司技术骨干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模块及集中实训的教学任务,第三学年下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采用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适应新岗位。

2.创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园艺技术专业群一直注重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构建。“平台”是根据园艺技术专业群对人才培养方案所提到的、各专业技术在同一学科所有共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建立,主要有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两种课程,专业基础课如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和气象、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园艺基础等。学生在完成“平台”课程学习后,能获得园艺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如对植物的识别,具备在企业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也能拓展从事大农业其它专业群。“模块”是根据园艺技术专业群不同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而区别设置的,由体现专业或专业方向特有的课程组成,主要包括传统的蔬菜园艺、果树园艺、花卉园艺,也包括新型的专业如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等,既有园艺作物分类的平行划分,也有特色的综合技术划分,既能体现产业行业的特点,也能反映新型技术的市场需求。每一个模块坚持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满足学生和企业两方面的需求,提高学习实用性和就业对口率。

3.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园艺专业群教师团队建设是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任务是形成以园艺技术专业群带头人为龙头,各专业带头人为二级管理人员,“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核心是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院每年除了国家和省里举办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外,坚持定期按一定比例安排团队教师到周边的企业顶岗实践,积极引导教师为如苏州维生公司等著名园艺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如引进如盆景技术的技术人员来校工作,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增加团队实践和整体水平。

4.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专业群的校内实验中心目前有植物生长发育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病理和昆虫实验室、植物生产技术实验室、花艺实验室、植物昆虫标本等12个实验(实训)室,除满足本专业群学生的实验外,还对学院其它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学生开放,作为苏州市青少年科普教学基地,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还拥有相城科技园和东山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两大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和校内、外共享机制的建立,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行业职工培训、行业企业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多年的合作与磨合,校企间已形成共识,并共同签约,形成稳定的互惠共享的合作关系。教师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指导。园艺技术专业群目前有校外基地15个,其中紧密型基地9个。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等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探索和建立以校内实习基地为“根”,校外紧密型实习基地为“茎”,校外松散型实习基地为“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各类实验实训资源的利用率。

5.创建优质教学共享性教学资源

围绕观赏植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等职业核心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群的教学计划、教学标准,共同开发各类实践教学课件资源,推进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完成园艺技术专业群建设共享平台,让企业共同参与到专业群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了解专业群建设、发展的概况,同时也为学院专业群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提出建议,共同完成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出台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制作各类教学课件、素材资源,并共享到资源平台。

以中央财政支持的园艺技术实验实训基地、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实验实训基地为依托,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花艺实训平台1个、现代设施信息化管理虚拟平台1个、病虫害综合防治虚拟实训平台1个,扩展教学内容和空间。条件成熟后,再扩展到植物生长虚拟平台、植物栽培管理虚拟平台。通过虚拟平台的建设,不仅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而且还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技能效果。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吸取企业的技术精华、学生的创意,校企生三方共参与建设开发,使虚拟工作的场境更加真实化、过程更加科学化、操作更加简便化。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档案,写下学习体会和评价,以便逐步升级完善。

以专业群中职业核心课程和已经建成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为抓手,充分利用江苏省球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库、江苏省杨梅种质资源库的资源优势,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可收集学院各类资源如:教学图片、视频音频、教学动画、试题库等,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共建共享,并辅助网上学习系统来合理利用。同时,创建终身学习体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得学院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强势专业领域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在岗职工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

6.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成立专业群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聘请行业代表、企业代表、各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制定专业群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建立项目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例会,介绍行业企业发展的趋势、专业群运行状况;协调解决专业群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及时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完善项目负责人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要求,探索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

在专业群内的骨干教师跨专业共享,即骨干教师可以参加专业群内多个专业的教研活动、专业建设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实现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资源群内共享,使资源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细化有关专业群建设的规章制度,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以政策和制度保障来保证专业群建设的健康发展。认真分析行业、企业、学院和学生四方的利益关系,从中找出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建立完善、长效的“政校行企”合作机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建立相应的督导和开放式的评价机制,对项目实施及人才培养成效进行监督、指导;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灵活的岗位职责协调机制,使老师在专业群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科技服务、挂职锻炼等各项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作为实绩考核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出老师们的工作热情。调动全体老师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实践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素质,促进专业群的稳步发展。

三、建设的不足与下一步的主要措施

通过园艺技术专业群建设,将带动设施园艺专业、茶果专业、农产品检测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将本专业群建成集传统园艺与现代园艺相结合、由岗位群向产业链延伸的、国内一流的高职类园艺技术示范专业群,并将其影响辐射到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同类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群。但园艺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对人才需求有多面性,对组织教学和改革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进行梳理和调查研究,查找共性,寻找培养的突破口。在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努力突破现在的困境,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联盟办学;深入研究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今后的建设中,还需要设立更高的目标,建立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尤其是课程改革力度,重点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加大工学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多形式、多内容地围绕专业建设开展专业群活动,提升专业群影响力和专业影响力;进一步探索社会、企业、政府学校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1]章建新.宽就业口径下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

[2]常宏志.浅论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6).

[3]任晓鹏,任晓鲲,张小菊.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织构成与职责定位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

[4]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猜你喜欢
园艺实训高职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园艺系
园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