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焱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与中国以往的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可谓是最独特最丰富的女性形象。她不仅有崔莺莺、杜丽娘的娇媚容颜,更有她们所没有的别致与过人的才情。曹雪芹的才华与气质不仅赋予此美丽女子身上,而且又让其世外仙姝的理想与追求在世俗险恶的红楼世界中终成一梦。这或许寄托着自己的人生感慨,也让我们在感动于林黛玉人格魅力与悲惨命运的同时想到中国古代文人独禀的精神特质与悲凉的一生。
大观园是一座风景优美宜人集自然之灵秀于一体的理想的女儿国。在这儿住着的是天地精华所独钟的才貌双全的女儿们,她们有着高雅的志趣,平日里或琴棋书画或填词作诗,尤其是诗词,对大观园的女儿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才情与抱负的舞台,而在这个诗人群体中,最出类拔萃的当属林黛玉,诗之于林黛玉的重要性又在众女儿之上。诗已深深的嵌入林黛玉的灵魂当中,使它表达自己郁积的内心情感及其对生活生命深刻体验的内在需要,已成为她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的《咏菊》诗中“无赖诗魔错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正透漏出了她不可阻挡的朝夕侵至的诗情,林黛玉有着诗人的气质与风雅。在其诗作中,又常常以花作为咏叹的对象。特别是衡芜苑夜拟菊花题一回中,林黛玉以三首菊花诗轻松夺魁,可见林黛玉对于菊花的赞颂与喜爱。林黛玉能够在菊花诗中夺魁,也是因为菊花暗示了林黛玉的一生。在曹雪芹看来,金陵十二钗中,除了林黛玉,没人更能代表菊花那种高洁,孤傲,正直的性格了。自古以来,菊花的超逸清高不仅象征古代文人典型性格,也是人们最喜爱吟咏歌颂的对象。林黛玉独占鳌头的三首菊花诗《咏菊》《问菊》《菊梦》中,都提到了陶渊明。《咏菊》“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菊》“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菊梦》中“登仙非慕庄生蝶,依旧还寻陶令盟。”都表现出了林黛玉对陶渊明高洁情操的向往与追求。红楼梦是曹雪芹一生的深刻情感体验,有着对人生的伤感与无奈。小说塑造出的清高敏感、才华过人,且又处于风雨飘摇境地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定评是八个字“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寄人篱下的孤苦生活,等级森严的封建氛围,使她年纪轻轻就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种外在的冷酷环境更多的形成了她纤细敏感多疑的性格。她对字句所处的环境的险恶的体验“风刀霜剑严相逼”,无数次她对金玉姻缘的猜忌与敏感以及她对周瑞家送花的挑剔态度,都可见林黛玉身上特有的纤细敏感气质,而这种敏感气质之所以发展成孤标傲世,在很大程度上与她自幼读书,是个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才女本质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它很小的时候在比较宽松的教育下读过很多书所以他有着同时代的很多女子所没有的高洁超逸的心胸。有这样胸襟的人是应该生活在一个自由和谐真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但不幸的是林黛玉的生活环境是黑暗险恶的。这样一个洁净的灵魂遭遇这样一个丑恶的社会,林黛玉本能的以孤标傲世的姿态对抗着现实与周围环境的逼压,保护自己洁净的美质。她与贾宝玉一样深切的蔑视功名利禄,她看不惯薛宝钗遵循符合封建道德规范、安分守己的行为,渴望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渴望真挚自由的爱情并且始终在执著的追求着,但她所要求的与所做的一切与一个封建社会所要求的温柔敦厚安分随时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多么的背道而驰。她在贾家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改变,相反却直接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林黛玉因为不能周容于周围的人群与环境,所以她必然是寂寞的孤独的;因为孤高傲世,所以曲高和寡,凄清孤苦;也因为孤高傲世,所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要解脱死亡便是唯一的途径,只有死去才能使她完全脱离这个丑恶世俗的封建社会。
林黛玉身上具有中国古代文人的特质——傲骨。清高、孤傲、正直,不愿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这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特征。自我人格品质与环境的不能相容,是造成他们怀才不遇甚至悲惨一生的原因。屈原“余固知蹇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陶渊明“安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阮籍“穷途而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然其人之骨欲傲,其命运愈坎坷多难,屈原的两次放逐,陶渊明的穷困潦倒,阮籍的深切痛苦,李白的举杯消愁,还有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哀痛,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遗恨,都可见一斑。曹雪芹将他的清高、傲骨、正直,及对古代文人的敬佩都写进了红楼梦,从而塑造了聪慧、敏感、清高的林黛玉,把中国古代文人所独有的精神洁癖发挥到极致。
读罢红楼梦可知林黛玉终其一生也没有与她所生活的环境达成和谐与融洽,相反却越来越走向对立,她也越来越成为被仇视与孤立的对象,最终以死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屈与仇恨,但是林黛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封建礼教的否定并不是有意为之的。
林黛玉的前世是三生石畔的一颗绛珠仙草,秉承着天地之精华自然之雨露赋予的灵气与纯情,幻化人形,从仙界走入凡间,注定拥有着一切美好的超凡脱俗的品质与追求。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她对自由的渴望,它对纯真爱情的期盼,它对花开花落的关注,都是她内在生命的要求,是生命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流露,不关乎意志,也不关乎理性,只是她所生活的现实环境不允许她的存在,无情的扼杀着她的内心的美丽的梦想。她敏感的生命意识很多时候是以被压抑的痛苦而无奈的哀音被传达出来的。红楼梦中描写了两次黛玉葬花,可以说黛玉之魂在葬花的细节以及葬花吟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第一次葬花是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同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所描写的宝玉与黛玉一起葬花,他们对落花的关注正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注。在黛玉葬花的背后,蕴含着一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美好感情。而林黛玉听牡丹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引起的强烈的灵魂震动,也正是她对青春堕年华流失而感到悲伤与无奈的生命意识的自然流露。而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以及她悲吟的葬花词,更多的表现出了她的多愁善感以及深刻的孤独感。葬花吟是林黛玉自叹身世的哀音的代表作,她展现的是林黛玉独特的人生及对人生的感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去,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这里,人即花,花即人,花的命运也即人的命运,黛玉完全以一种感性的生命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界的变化,从中得到对自身生命的关照。葬花吟深刻传达出了黛玉对自身生命的敏感与感伤,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在浓重的悲哀中也有向往自由,傲不屈的可贵的声音:“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黛玉幻形入世,一开始便带着前生的幽怨与痴情。多情是她的本性。爱情是她生命的全部,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黛玉堪称“情痴情种的典型”。在人世间,她以她特有的执著的爱情表达方式来保护和争取她心仪的爱情。《红楼梦》中无数次描写了黛玉对宝玉的猜忌误解,正说明她对宝玉爱得深切专一,这份爱已经成为生命与灵魂的寄托,故爱之愈挚愈敏感强烈挑剔。黛玉重于情尽泪枯而逝。在生活中,除了爱情,黛玉别无选择;在爱情中,除了死亡,黛玉也别无选择。黛玉,听凭自己内心的引导,为爱生,也为爱死,她的情是一种感性的理智无法控制与驾驭的天地之至情,真情。而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感性的一生呢?因其感情的丰富细腻,因其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成就了他们多彩而感人的一生;又因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注定了他们坎坷而感伤的命运。屈原为“美政”之理想,而选择“从彭咸之所居”,陶渊明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杜甫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理想奔波一生,晚年风雨飘摇;苏轼的“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终究落得个“人生如梦”的感叹。文人带有普遍性的不幸遭遇皆缘于其终究难舍一直在召唤着自己的美政理想。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文人辛酸失意的历史。
大观园,曾经显赫辉煌,而结局恰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生真如一梦,而在这如梦的红楼世界里,却有着最真实的生活,最自然最美丽的人性。令你不能不感叹“戏”曾经多么真实的上演过,梦曾经多么真实的追求过。林黛玉是红楼世界中最受天地宠爱的人物,然而却是人世间中最不幸的。中国古代文人们也很幸运的秉承了上天赐予的精华灵气,敏感的气质与丰富的情感,却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一条畅通的路可以走。可以说,在那个时代里,他们是上帝的宠儿,人间的弃儿。
[1]朱伟明.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略论林黛玉的生命意识及其叛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