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彬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趋势,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要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个人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所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的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①同时,通过信息在学习活动中的熟练运用,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上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文化,造就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之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其培养宗旨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之外,还应包括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培养。“充分关注人的体验能力,培养有敏锐体察力、丰富想象力、超强感悟力,有自如对话交流能力,有童心、有灵性、有超越精神的,感悟与理性和谐统一的人。”②
提倡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就是教师信息素养的一种体现,显现出教师对教育、教学、教材、教学环境等诸多教学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体现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悟。教师设计、控制整个教学流程,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实现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关键因素。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克博士说过: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因此,要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力度。
现在许多针对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仅在缺乏教学实践的层面上接触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局限于简单的计算机技术介绍、常用应用软件使用介绍,以类似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核方式结束培训,几乎没有任何涉及教学实践的实用水平评价。经此培训的教师,往往会将这种信息技术速成如法炮制在学生身上,使信息技术教育产生歧义。因此必须走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误区,并给以科学的指导。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一次思维观念的转化过程,其培训内容应涵盖先进的教育理论、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信息与课程整合模式等内容,而不只是单纯的计算机使用和网络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全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与方法,能把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课堂中去,促进理念和行动的有机整合;通过培训,让教师懂得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教具,更应该成为与课程整合在一起的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环境。在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受培训教师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受培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培训主讲教师是培训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将优化培训过程。只有教师成为了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情景观察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习问题的解决者,知识的意义建构者。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③即学生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而且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习惯、能力。如何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全新设置。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无论从教材形式内容设计,还是从教学方法手段设计,都要明确一个观点,即信息技术不等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计算机高手。课程内容设置的宗旨不是每一个具体的技术本身,而是要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知道利用信息技术能做什么,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孤立的学科课程,而是一门综合教育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必须融入数学、物理、英语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内容,必须融入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等认知能力,必须建立信息技术与社会、工业、农业、军事等各社会经济环境间的联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融入通信技术、监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相关内容,使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即在某个学习阶段,仅仅围绕既定目标,将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利用信息技术并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体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一个任务、目标完成了,会产生新的任务、目标。比如,在电脑上录入文字已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变字体、字号,如何保存、打印,如何在文档中插入表格和图形等。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而且还会有得心应手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认识到整合的优势,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氛围中。
环境作为课程要素之一,在实质上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和他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一,完善管理机制。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数代人的长期研究与传播,已经内化为大多数人的心理定势。近年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积极的探索中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要想使其成果固化到日常教学中,还需做出努力。从学校管理机制角度,一方面要制定积极的配套政策,并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要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必备工具,使信息技术走进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教师的每一堂课。
第二,营造信息环境。教育信息化必须有硬件环境做保障,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首先是硬件建设,比如数字化教室、办公室,多媒体化校园、网络化校园等。硬件设备要有逐年配备计划,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其次,硬件设备的发挥有赖于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软件。教学软件的设计不是呆板的、模式化的、不可更改的课件呈现,而应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科知识整合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资源库、素材库,定位在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上。最后,必须建设与软件资源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库。软件只是工具,必须要有加工对象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教育资源库应体现开放性特征,就如同教材出版事业一样,凡是非盈利用户都可以使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共同合作,课程设置、教学评价、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设计模式及学习资料等由教师提供,由技术部门来制作,这样既可以满足教育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需要,也是实现学校构建开放的、整合的大课程体系目标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关注课程的文化渗透,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变为师生共识的、常态的自觉行动。为了实现将信息技术完美地服务于教学,我们还将需要更多的探索,付出更大的努力,以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和适应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和学习。
注 释:
①张玉等.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整合研究[J].2006,(12):26-29.
②陈世滨等.学生主体参与刍议--解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学研究,2004,(1):58-61.?
③季翔等.后现代教育观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探析[J].2004,(11):93-95.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2004,(3):1-6.
[2]封留才.整合资源整体联动全面构建实施新课程的创新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4,(3):48-49.
[3]竺国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在中学的教学[J].教育信息化,2004,(2):53-54.
[4]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