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潮海
辽宁教育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走校式”教师交流是辽宁锦州市对教师交流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在“人走关系动”的教师交流和教师教研培训基础上,开创出的区域性教师交流新模式,解决了教师交流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吸取了教师教研培训的优点,实现了以“最小化成本”赢得“最大化效益”的目的,有效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教师交流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2006年和2007年锦州市曾两次开展“人走关系动”的教师交流工作,交流方式主要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交流,交流时间为三年。在实践中他们发现,这种交流方式有明显的弊端,一是政府投入不到位,交流工作没有经费保障,无法形成教师交流的长效机制;二是优质学校有阻力,优秀教师离任或者离校,导致课程安排和班主任工作出现危机,学生家长意见大;三是交流教师的补偿机制不健全,交流者自身利益诉求无法得到足够保障,致使工作热情下降;四是其他配套措施不完善,如交流教师的住房、交通、子女入学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面对教师交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锦州市开始认真思考教师交流工作的实质是什么。他们认为,教师交流工作的实质是交流思想、交流业务和工作风格,不是交换人。交流的目的是整体提高教师素质,使优质教师不断增加,提高学校的整体软实力。为此,锦州市开始思考和设计不“驻校”的“交流”,通过其他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走校式”教师交流方案初步形成。锦州市教育局成立了“走校式”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亲自挂帅,基础教育处负责全面实施,在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科研部下设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操作和协调交流活动等有关工作。同时,制定并下发了《锦州市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于2010年5月13日正式拉开“走校式”教师交流工作序幕。
“走校式”教师交流活动采用“三四五”模式。“三”即教师业务交流分三个层次——“走校式”市级交流、“结对式”校际交流、“拜师式”校内交流;“四”即四种教学荣誉称号的人员参与业务交流——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新秀、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中心组成员;“五”即交流内容为五个方面——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班级管理和校本教研。
所谓走校式,即在市级范围内的交流,要求优秀教师走出校门送课,其他教师走进优秀教师的日常课堂去听课。
首先,各学校确定交流教师人员(交流人员要求在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新秀、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中心组成员中产生),并上报参与交流人员名单与上课内容;然后,教师业务交流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安排全体教师上课时间与上课地点,并向各学校下发通知;最后,各学校根据市里安排由一名主管领导带队,统一组织教师到有交流课的学校听相关教师的公开课。同时,将上述四类教师的课程表向全市公开,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其他教师可以进教室听课。
“结对式”,即在校际间的交流,按照各学校自愿原则,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实施“手拉手”帮扶工程。
市教育局依据自愿申报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将市内强弱学校、县城内强弱学校、区内强弱学校及城乡学校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依据各学校实际,双方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辅导与作业、考试评价、班级管理、大型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并要求结对学校做到四点:一是结对学校、结对教师每周互商两次教学情况;二是结对学校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研究;三是结对学校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总结会议;四是结对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交流研讨会。以达到取长补短、互相提高的目的。
拜师式,即在学校内部的交流,由校内教师新老组合、强弱组合,结对拜师,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校内交流主要是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的组合,由刚刚进入学校的新教师按照要求在本教研组、备课组中,选择一位专业课骨干教师,再选择一位优秀班主任教师,结成对子,拜为师傅,学校召开拜师大会,确定师徒关系,并要求在师傅的指导下,三年内能够在校内上公开课,担任班主任,五年后能够独立带徒弟。结对师徒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互相切磋,共同成长。
为了提高业务交流工作的实效性,他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督促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力求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市教育局成立了“走校式”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亲自挂帅。制定下发了《锦州市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基础教育处负责全面实施,并选专人负责。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科研部,具体负责组织、操作和协调交流活动的有关工作。每年都召开工作会议进行统一部署。各校遴选并确定交流教师人员,上报参与交流人员名单与课程内容;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安排全体教师上课时间与上课地点。
二是骨干引领,要求明确。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参与交流的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上好交流公开课,写好课后反思,并以文本和电子形式上交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师进修学院信息部专业人员全程跟踪录像,课程结束后,公开课录制成光盘,便于全市教师学习。参与交流的学校都有听课任务,由主管领导带队,统一组织各科教师到有交流课的学校听课,做好听课教师的出勤统计。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包括市级、校际、校内交流课)不少于40节,并做好听课笔记,作为教师期末业务考核的一项内容。
三是制度保障,考核明确。建立“走校式”教师业务交流的考核评估制度和激励制度后,交流工作被纳入学校年终考核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绩效的一项主要内容,从而完善了教师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合作教研制度、专业引领制度等,以制度建设保障教师业务交流活动取得实效。交流结束后,召开各校校长、主管教学校长和教师代表会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表彰先进。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锦州市在有骨干教师等各类教学荣誉称号的218名初中教师中,已上过交流课的教师为174人,占总人数的80%,仅市直属学校(不含县、区),共交流公开课300余节,听课人数达2万人次。“结对子”校际间交流活动中,先后有19所初中结成交流对子,县区共结成对子学校20所。每个结对子学校都能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辅导与作业、考试评价、班级管理、大型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每个结对子学校都能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定期总结,真正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另外,“拜师式”校内交流在各学校也不断地开展起来,已经形成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良好趋势。
交流方式是实现交流目的的途径,采取什么样的教师交流方式应该以解决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激发学校内在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来确定。在当前我国教师交流条件及各种保障措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锦州市的“走校式”教师交流对于仍然无法破解人走关系动的教师交流难题的地区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借鉴。
笔者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和辽宁省内的部分地区进行调研,了解到有些地区人走关系动的教师交流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教师补贴欠缺而引发教师积极性不高;二是与教师交流相配套的编制管理、人事所属、职称评定、工资福利、奖励待遇、监督管理等保障措施没有明确的政策,参与交流的教师很难获得物质利益、精神追求和专业发展上的动力,工作热情下降;三是大部分地区的教师交流只靠“行政指令”进行“一刀切”,有些派任的教师并不是交流学校所缺的学科教师,只好临时安排教一些其他科目,甚至有些成为保安或收发人员;四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交流缺乏跟踪性的管理,没有完善的考评和监督制度,导致交流的教师处于两不管的状态。锦州市的“走校式”教师交流使教师能够就近就通过免费业务交流的形式达到交流的效果,可以解决由于人走关系动带来的以上各种问题以及住房、交通、子女入学等令教师人心惶惶、心浮气躁的问题,稳定了教师思想,使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上来,真正实现了以“最小化成本”赢得“最大化效益”。
“走校式”教师业务交流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听课学校和教师中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承担上课任务的学校,克服诸多困难,热心为听课教师服务,有的学校购置了多媒体教学工具,校长等主要领导亲自指导上课教师备课,为交流活动创造各种条件。同时各学校校长也非常珍惜学习机会,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听课,回校后进行集体教研。在所有公开课上,任课教师的精彩教学亮点、引人入胜的导语设计、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充满智慧的知识传授,都充分体现了优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让所有听课教师大开眼界,受益匪浅。通过“走校式”教师交流促进了区域内校际间新老教师、强弱教师互相补充、互相提高,解决了区域内校际间教师水平不均衡问题,让优秀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得以更大发挥。同时,通过“走校式”教师交流,不但满足了优秀教师的成功欲望,激发了他们提升自己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而且让听课教师品味到了原生态教学的真谛,为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借鉴,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区域内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学校无论在教学条件还是在师资水平方面都存在一些差距,以人走关系动交流的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因城乡环境、文化传统、教学条件及人文习俗变化带来的差异,很难在新的学校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不能达到教师交流的真正目的。而锦州市的“走校式”教师交流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有效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笔者认为,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深入,校际间差别不断缩小,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差别变得不会太大,教师无论在哪个学校任教几乎都一样,在这些地区大力推行人走关系动的教师交流会有效提高整体教师素质。而对于其他地区,应该根据自己区域特点采用“走校式”教师交流,会更加有效促进整体教师的素质提高,还可以因地因时制宜不断创新其他交流模式,比如城乡或强弱对口的指导性交流、分片联动的合作式交流、区域内的协作体式交流、走校式的个体发展性交流,从而破解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保证教师交流的顺利实施,真正让教师交流“活”起来,达到有效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1]叶飞.城乡教师交流的“异化”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2]贾建国.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制约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09(11).
[3]贾建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08(20).
[4]吕银芳等.法理学视域下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农村义务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