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2014-08-15 00:42田孔社
山西农经 2014年6期
关键词:县域贫困地区经济

□田孔社

(作者系中国改革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两个百年”奋斗梦想,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要让梦想变成现实,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在贫困地区。按照国家2011年新的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扶贫标准计算,目前我国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态脆弱、自燃条件恶劣的中西部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等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李克强总理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让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看到发展希望。中国如何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贫困地区如何和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面临着严峻考验。

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1.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综合问题,也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这里首先要明确贫困地区及贫困的概念。贫困概念从理论上讲已历了100多年的历史,贫困可以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前者指劳动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后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而照成的贫困状态。

绝对贫困表现为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巩固温饱问题,这是贫困地区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央最关注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指发展问题和稳定地消除绝对贫困,并加快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本文会分别涉及。

同时,贫困地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贫困地区是一个经济范畴。“贫困”通常与“落后”相连,称贫困落后地区。贫困和落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从广义上讲,落后地区除包括经济落后外,还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管理落后等。换言之,落后中包含着贫困在内,既不能把二者同等看待,也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

1.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2.1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严重不足,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贫困,这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根源。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根治的主要办法就是就地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还得靠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就会加快,就可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1.2.2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上,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大战略背景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2.3 有利于统筹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破解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下好这盘棋,就能盘活发展存量,放大改革增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增收缓慢,消费相对不足。而这一原因追溯根源主要在于我国县域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因而,现阶段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必然要求,对于经济长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战略

1.3.1 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

1.3.1.1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构建新型城乡互动发展。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就是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提速,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互动发展关系,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目前,解决贫困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何在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1.3.1.2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人”是核心。贫困地区所谋求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自然、传统、人文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把解决关系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把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与发展的成效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坚决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1.3.1.3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2014年公布的“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特别明确了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发展现代农业要围绕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叫响绿色品牌,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效应,优化生产布局,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3.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贫困地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不仅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省市之间,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也有很大差距。贫困地区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贫困面广量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农民增收困难,经济发展压力大,加快经济发展任务仍然繁重。

从一定意义上讲,只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长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盘棋就能走活,全面小康社会就能如期实现。中央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使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充分说明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加快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切实加大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2 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2.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部分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有不少地区相当落后。据统计,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13.4%,而且发展差距仍呈扩大趋势,主要表现为:

2.1.1 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严重。我国国家级贫困县共有592个,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的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成本高、难度大。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是云南,有73个,其次是陕西和贵州,有50个,革命老区山西排在第五位,有国家级贫困县35个。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温饱问题已解决但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贫困人口的总量从6213万减少到2841万;2010年我国扶贫重点县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但我国扶贫重点县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所占的比例还特别大,最不发达的贫困县更多。

2.1.2 贫困地区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说的一番话,将扶贫与全面小康的关系,做了精辟的阐释。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据统计,国家级重点扶贫县中,100个是革命老区,43个是陆地边境县,少数民族县有262个,最不发达县中50个是革命老区。这些地区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到对老区人民的深厚革命感情,关系到国家安定和繁荣。

2.1.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民增收渠道困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缺乏活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大约落后10年以上。从总体来看,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缺乏活力。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273元,绝对差距2646元。贫困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缺乏竞争力,投资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差,而且来源于市场的投资更少。

2.1.4 贫困农民生活质量差,抗御风险能力很弱。贫困地区农村只有不到10%的人口生活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相等。有的贫困地区不通电、不通路、饮水和住房不安全等困难突出。贫困农民就业面窄收入不稳定、经济来源单一,抵抗风险能力很弱,外出打工的劳动力2/3以上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延误小康社会的进程。

2.1.5 思想观念封闭保守,人力资源素质较低。贫困地区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还在一定程度影响着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贫乏技能不足,缺乏竞争意识,安贫守穷不思进取,对法律意识淡漠或无知,也不会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特别是公共道德意识,违法犯罪率较高。以此同时,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能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应对市场风险的措施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

2.1.6 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灾害频繁,人和自然矛盾尖锐。据中国扶贫监测调查,中西部贫困地区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贫困地区要特别重视生态保护,避免忽视生态效益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2.1.7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改革发展的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致使社会各项事业不能很好地协调发展,特别是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远未达到普九义务教育的标准。在医疗卫生方面,尚有27%的村没有医疗室,有25%的村没有乡村医生或卫生员。

2.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2.2.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我国许多贫困地区都有丰富的资源禀赋,但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产业优势。

2.2.1.1 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力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落后,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这种压力如果转化为动力,其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贫困地区要从解放思想和体制机制上入手,锐意创新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来推动发展。

2.2.1.2 可以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知识和经验。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必定经过一番艰苦的摸索和创造,后发地区完全可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达到高起点、高层次发展,避免走弯路,从而减少赶超成本。

2.2.1.3 有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可供利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对今天的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结构的变革,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借鉴学习发达地区现成的科学技术知识,并不需花费巨资从事研究与开发,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大量资金用于其它经济活动,并且还可以选择技术创新模式和高起点自主创新技术,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2.2.1.4 可以吸收大量的外来资金。贫困落后地区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均收入低。使资本很容易陷入“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之中。资金短缺严重,直接制约着经济起飞。落后地区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起飞的条件,很明显,仅靠自身的积累远远不够,必须靠外来资金的支持。

2.2.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所谓发展劣势,是指贫困地区在赶超跨越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不利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2.1 扶贫对象规模庞大。贫困地区突出特点主要是自然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开拓精神。按照国家2011年新的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扶贫标准计算,目前我国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2.2.2.2 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竞争力。贫困地区的县、乡财政基本上还是吃饭财政,有的地区连维持自身运转都很难,对发展经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大多处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山区,贫困人口返贫压力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正是“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直接影响了好项目的落户。

2.2.2.3 支柱产业不强,带动能力不足。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是以农为主的经济模式,即便有工业企业,也是少而不大、多而不优,能起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之又少,市场抗风险能力差,品牌辐射范围小。由于规模效益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很难做大做强,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2.2.2.4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环境不优,增长点少贫困地区落后的区位、信息和经济基础条件,导致资金、人才机制的不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外地先进的人才吸引不进来,本地人才、资金又留不住,陷入“越穷越走,越走越穷”的恶性循环,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2.2.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从国外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从国内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加快,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贫困地区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也进一步拓宽了扶贫开发的渠道,减贫途径更多。

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原因的影响,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不科学、不适应、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步显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突出,返贫压力大,相对贫困凸显,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任务还很艰巨。

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3.1 战略定位

我国贫困地区因其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文化底蕴、自然资源,从而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原生态文化发源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国家未来十年(2011年—2020年)扶贫攻坚主战场在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奋斗目标(简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面对历史机遇,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3.1.1 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量的增长,也包括质的提高。首先要注重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其次,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方针,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第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事业为重点的公共基础建设投入和服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1.2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不发展,小康社会就以难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贫困地区大多处于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但普遍存在着粗放型发展的特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传统产业发展水平低,发展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严峻。因此,贫困地区必须摒弃传统发展模式,改革创新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思维,把过去经济建设更多地依赖物资、资金投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重发展规律,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1.3 培育特色产业,激活后续发展动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长远之策。首先,扶贫开发已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的新阶段,扶贫攻坚要更加注重扶贫对象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其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合理布局,按照“户有致富项目、村有增收产业、乡有特色产业、县有支柱产业”的思路,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有针对性地扶持培育符合规划要求的特色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第三,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设施农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再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可以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调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致富的主动性,提高自我发展实施能力,是推进贫困人口在脱贫基础上实现稳步致富的重要保障。

3.1.4 大力改善民生,巩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而且还要稳定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首先,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工作。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手段,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着力破除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共同富裕。第三,加大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民生领域投入,把发展成果更好地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第四,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3.2 发展路径

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彻底解决经济发展“小、贫、慢”的问题,就必须找到解决和启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来增强发展动力。那么,如何寻找“引擎”,增强动力?笔者认为,关键要巧用“五力”。

3.2.1 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激活“内”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除了客观因素外,最重要原因就是“内”力严重不足。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从领导干部抓起,改变以往那种因循守旧,不思发展的做法,在广大领导干部中树立发展信心,形成集中力量谋发展,克服困难求发展,扎扎实实干发展的氛围;其次是改革创新体制,完善软环境。必须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入手,通过成立机构、制定制度、政策服务上下达功夫,建立起一整套经济改革方案,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三是深化企业改革,壮大民营经济。要以工业经济作为重要基石,除重点抓好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外,也要抓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新兴产业投入规模,打造多元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工业集群。同时,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循环化为主线,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增加地方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促进县域经济的赶超跨越发展。

3.2.2 创新理念,广招客商,突破“瓶颈”,借助“外”力。贫困地区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广开思路,大打“招商引资“牌。从实际情况看,项目建设是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翻番的先决条件。一是要全力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抓项目储备,扩大持续发展;三是要优化招商环境,提升项目投资质量;四是要抓新型项目,促进项目转型;五是要抓招才引智,储备人才。引进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3.2.3 吃透政策,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巧用“推”力。首先要启动内力。“十二五”全力推动完成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相对集中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等资金,积极争取信贷和民间资本投入,力争一年办成几件大事,几年办成一批大事;其次要抢抓机遇。要抢抓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计划笼子,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第三要加强项目监管,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管。

3.2.4 因地制宜,建设园区,打造平台,夯实“载”力。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从加快经济建设入手,特别是要着力建好一批工业园区,加强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提升园区的竞争能力。一是要科学编制规划,体现前瞻性。按照“集中布局、土地集约、产业集聚、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到“一次规划、长远受益”,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和项目承载能力;二是要严格执行规划,突显权威性。要严格按照发展规划推进园区开发、按照建设规划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按照产业规划布点招商项目,使整个园区在“功能分类、产业分区、区块衔接、整体协调”的思路下有序推进。

3.2.5 优化配置,整合优势,凝聚“合”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主要表现是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积累不够,竞争力不强。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潜力和生命力,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

因此,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合力,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结束语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喊空口号搞浮夸。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在转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同时努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社会的梦想就能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县域贫困地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