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高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文短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开端。而在之后的创作中,其大都沿承着这一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标志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 《呐喊》、《彷徨》小说集中显得更为明显,显示了新文学鲜活的生命力。本文将从以下一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鲁迅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特质,在小说得表现上尤显深切。从主题来看,“改造国民、立人思想”几乎涵盖所有小说;从内在基调来看,其全部创作表达出一种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民族魂彰显小说的强大气魄。
鲁迅一生正值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期,封建残余思想与社会新思潮的矛盾一方面使得国民麻木、愚昧的本性暴露无遗,一方面使得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新思想寻求新的出路,而鲁迅正承担着“解救国民”的重大责任。因此,与中国传统小说相比,鲁迅的小说取材于“中国社会病态的人”,注重挖掘中国社会的民族心理和意识形态,“以揭示中国社会的病根,引起人们对救疗的关注”。
鲁迅对中国社会的审视不仅仅停留在国民的外在形象上,更是透过其冷漠的神态洞悉中国一类人的劣根性,其在揭示国民愚昧麻木的本质的基础上,汲汲地寻求社会病症的“良方”,以实现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的目的。如《药》一文,小说写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着眼于普通百姓老栓以蘸着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当药为儿子治病一事,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国民愚昧无知的现实。读者在为国民的愚蠢扼腕叹息的时候,不禁思考:治愈社会病态的药到底在哪里?鲁迅在人性的探讨中,开出了“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的一剂有效药方。
鲁迅在刻画社会病态之中,特别注意表现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生活。这主要是因为知识分子作为先导者,在启蒙、教育国民思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农民作为中国最为庞大、最为底层和知识性最为薄弱的阶层,是中国问题突出的最大的一块“肿瘤”。其中,在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上,又可以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如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的孔乙己、在生活磨练中逐渐消沉的吕纬甫、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狂人”等等。
鲁迅小说善于以独到的眼光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而这也正是社会思想急剧动荡之中,国民在思想选择中所暴露出的“劣根性”。鲁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或是愚昧麻木的、或是软弱无能的灵魂,再现了深重民族灾难下国民的生死抉择。而鲁迅尤喜欢在贴近死亡的气息中来表现深刻的思想,李长之指出,鲁迅的作品几乎都与死亡有关,有着“向死而生”的意味。
1.农民的愚昧麻木
鲁迅较早就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因此,其很大部分的作品注重揭示农民这一群体在特殊动荡社会现实中的心理以及价值取向,以寻找中国社会的病症所在。而鲁迅笔下的农民大都迫于封建思想的压迫,显得昏聩、麻木、愚昧而沉滞。如逃避现实者阿Q以其扭曲的形式(精神胜利法)来反抗受压迫、受剥削、受凌辱和被愚弄的命运;闰土与祥林嫂则自觉地将自己置于被统治、被压迫的地位等等。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是中国二十世纪末农民这一群体的普遍现象,他们难以自觉、独立地从封建思想的残渣中脱离出来,不得不成为新旧思想交替的“阴阳人”。
2.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奈
在社会现实、历史命运之下,知识分子的可悲性在于明知社会的病根却难以一己之力解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代知识分子大都在留学的经历中较早地接受了先进国家的思想、文化熏陶,而动荡黑暗的社会环境、深沉苦难的民族是知识分子始终无法改变的命运,软弱无奈的妥协是大多数知识分子最终的选择。如《孤独者》魏连殳胜利中的失败,《在酒楼上》吕纬甫回到原地的失败,《伤逝》涓生与子君面对无物之阵的失败,失败就像魔咒一般困扰着这一代的知识分子,最后他们被失败拖得精疲力竭,只能无奈屈服。鲁迅透视着像他一般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既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一代知识分子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借此寻找鞭策力量的重要源泉。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
3.吃人与被吃
“吃人”与“被吃”主题的揭示,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具有“总主题”的意义。正如其在《狂人日记》中所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在一个失去信仰和判断力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是狼,也都是羊,“吃与被吃”是生存和死亡的唯一见证者。而更可悲的是,在狮子威胁之时,狼和羊却把枪口对准彼此。如在《伤逝》中,涓生是个被害者,但他同时是吃掉子君的吃人者。子君是被吃者,但同时吃掉她的还有她自身存在的传统观念。同样,闰土、祥林嫂也是如此。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
鲁迅的小说在格式的创作上一方面师从于中国古代文学,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另一方面借鉴了外国文学艺术形式,如日本、德国、英国的文学作品,从而为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较于西方,中国传统小说发展并不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情节简单、叙述方式规矩,即使到小说发展的高潮期——元明清时期仍存在较多的局限,如《金瓶梅》格局小,趋于日常流;《红楼梦》仍属于传统的讲故事。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仍然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明清章回体小说的影响。鲁迅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见长”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小说多线索、多声部、飞天回转的结构特点,致力于小说文体的实验。
鲁迅小说每篇小说都有一个新样式,从体裁上来看,有日记体《狂人日记》,手记体《伤逝》;从叙述角度来看,有第一人称《孔已己》、《故乡》,第三人称《药》、《风波》、《离婚》,人称交错使用《祝福》等;从叙述方法上来看,有正叙《阿正传》、《药》,倒叙《伤逝》、《孔已己》;从场景展现来看,有选取一个生活场景《示众》,选取生活的横断面《孔已己》,几个场景拼接《药》。
鲁迅的小说融诗歌、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形成了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尤以讽刺、细节刻画等手法运用得最为娴熟。
1.讽刺
讽刺是鲁迅小说中惯用的手法,特别是在对形形色色人物的描写之中,不经意的幽默讽刺使读者在大笑之余引发思考,如《故乡》一文中,作者对杨二嫂有着形象描写:“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一种黑色的幽默却不失严肃,使人感受独特的讽刺意味。鲁迅正话反说、似褒实贬的功力可谓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在《阿Q正传》里,其写道:“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了。”作者借助阿Q之嘴,表现了中国社会故作高深的一类假道学者的可笑心态。除此之外,鲁迅还擅长于用庄词谐用、漫画夸张等方式达到讽刺的效果,这在《阿Q正传》里都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
2.细节刻画
鲁迅的小说摆脱了中国传统小说长篇压缩体的形式,注重对生活横截面的截取,并从细微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时代特征,达到以小见大的写作目的。如《故乡》里,闰土的一声“老爷”不仅拉远了其与“我”的距离,而且隔开了其与这个社会的距离。昔日平等的好友,却自觉地将自己列为被统治阶级,“我”的痛惜之情难以言表。在《祝福》一文中,作者更是四次重复祥林嫂向人叙述儿子遇难经过的细节,以引人注目,表现人物的命运变化和心理变化。
鲁迅小说独特的情节以及结构模式主要体现在复调小说的创作上。复调原指在一首曲子中,有着两个以上的主旋律,且两个主旋律之间相互应和,具有整体和谐的特点。后来俄罗斯著名的评论家巴赫金将这一术语运用到文学中,特指具有两个以上主题的小说,并称之为“复调小说”。鲁迅的小说内涵丰富且深刻,一篇小说一般具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如《药》中,吃人与被吃的启蒙主义思想及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阿Q正传》对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等等。而这一种独特的情节和结构模式的安排使小说得表现形式尤为深切。
从小说的视觉角度来看,鲁迅的作品始终交织着看与被看的双重视觉审美,每一双眼睛看着别人,而别人的眼睛又盯着你。这一种惶惶不安、长期被监视的“白色恐怖”始终笼罩着小说。如《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老栓在背后看别人的同时,其看的动作以及神态也反映在作者的笔下,其又何不是“颈项伸得很长”呢?而在“看”与“被看”的不同的视觉下,所展现的不同主题相互补充,以构成文章的整体性。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是鲁迅小说最为显著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其关注特殊环境下国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在积极寻求“良方”的基础上,以苍劲而有力的笔触表达了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而愤怒的情感;另一方面其小说在格式上汲取了古今中外小说艺术的长处,在叙述手法、表现形式以及情节、结构的处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正所谓“鲁迅所开创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
[1]王莉萍.恐怖:鲁迅小说的内在质素[D].苏州大学,2010.
[2]郭金玉.鲁迅小说叙事空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薛淑敏.鲁迅小说的民俗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