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卫
(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 锦州)
关于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论述。 著名语言学家赫德森(Hudson)曾说过:每一种语言似乎都包括着那些反映说话人、听话人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社会特征的语言项(2000:120)。其一,语言可以成为使用者的社会标记之一,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出使用者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辈份等社会特征方面的不同。 其二,人们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性质和亲疏程度等特征。 称呼语就是这样的语言标志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称呼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它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对方相关的信息。 不同的称呼不仅能够反映交谈双方的身份、社会地位、关系以及亲密程度等,还能折射出说话者对倾听者的情感。 换言之,在言语交谈过程中,说话者所要传达的许多意思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通过称呼语表达出来,而并不是通过语句。 对于称呼语的语用功能,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其中包括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 本文以这两个理论为视角,深入研究实际运用的称呼语, 阐释其社交指示功能,并对其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短对话特定题型的理解过程中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的论述和分析。 以期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指导作用。
短对话是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2006 年四级考试内容改革后,短对话仍占整个听力考试约23%的比例。 这部分一共有8 道试题,每个短对话一般是由两个说话者(two speakers)进行简短问答或者交流, 然后由第三者针对对话内容进行提问,提问主要涉及对话的话题、人物身份关系、时间、地点场景、事实状况等。 短对话与长对话和短文不同,其篇幅很短,缺乏不断重现的上下文语境供听者参考。 同时,很多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常会因为只注重去逐个听懂字词, 而忽视了去把握对话的内在规律, 就有可能理解偏颇,导致失分。
在语用学中,称呼语属于指示语(deixis)的范畴,指示语是语用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而社交指示也是指示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表达社交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称呼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菲尔莫曾经明确指出,语言中的社交信息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充分反映出来:
1、人称标记,比如你、我、他等代词的运用;
2、不同的言语功能,比如谦语和敬语的差别;
3、亲属、人名和职务的称呼,比如根据说话者、倾听者和第三者的区别说出不同的称呼表达方式;
4、说话场合,比如非正式场合和正式场合的区别;
5、因为社交需要而表现出来的言语方式,比如道歉、问候和答谢等;
6、 根据其他社交行为的需要而运用的言语表达方式;
7、由于相关行为需要,说话者对倾听者发出一定的言语指示信息。
本文旨在探讨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 而影响称呼语选择的社会因素包括特定场合、社会地位、性别、年龄、职业、等级等等(Wardhaugh,2000:267)。
一般而言,称呼语具有三种社交指示功能,我们往往能够从称呼语的使用过程中判断出说话者和倾听者双方的身份、地位、关系以及说话场合等信息。 如果教师有意的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功能,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加以利用,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听音的信心并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所谓认同功能, 就是说话者在使用称呼语的过程中通过特定方式称呼对方,这些称呼方式认同倾听者的地位、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社会地位、教育等社会背景。例如, 人伦称谓, 可以反映出家庭关系和角色, 常见的father/daddy, mother/mummy, uncle,son,children 等。如下面的来自2005 年6 月四级考试的实例:
例1) W: Daddy, I have decided to give up science and go to business school.
M: Well, it is your choice as long as pay your own way, but I should warn you that not everyone with a business degree will make a successful manager.
以上对话中的称谓的使用能使受话人的亲属关系、家庭角色得以认同,抓住这个关键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确定二者关系,确定理解范围,从而进行合理想象和推理。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心理上、情感上的距离不是相同的,是有不同层次的,这些在称呼语中都会有体现。
1、体现亲疏关系
称呼语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交际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以及疏远。 比如, 男女之间从相识、相知、相爱直至结婚,称呼会起很大变化。 昵称也能反映出爱情关系或友谊。 如honey, (my) darling,(my) dear, (my) love 等,都会暗示对话双方的亲密关系。如下面的来自2007 年6 月四级考试的实例:
例3) W: I’ve been waiting here almost half an hour!How come it took you so long?
M: Sorry, honey! I had to drive two blocks before I spotted a place to park the car.
上面对话当中的称呼(honey),透露给了听者说话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 他们之间显然是恋人或夫妻关系,确定这个方向,再结合语气及内容,就会大大提高理解效率,解题就是有的放矢了。
2、称呼语体现一致关系
常见的一致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同辈关系等。 当双方的社会地位大致相同时, 双方通常使用对等的称呼语(赵英玲:1997)。 看下面的来自2003 年1 月四级考试的实例:
例4) M: Mary, would you join me for dinner tonight?W: You treated me last weekend. Now it’s my turn. Shall we try something Italian?
一般来说,在英美国家,同学、同事,甚至亲人之间会很直接地直呼其名,这样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显出亲和感。 上面的例子充分说明, 对话双方就是这种对等关系,抓住这个线索,对这个对话的理解就进入了合理范围,确定了对话双方的同学或同事关系,下一步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3、体现权势关系
称呼语往往成为权势的载体。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说话场合中,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一方处于优势,而另一方处于劣势。 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平等的。 这些“不平等”体现在身份、辈份、社会地位等方面。 具体来看下面来自2006 年6 月和2001 年6 月四级考试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
例5) M: Ma’am, I hear you have an apartment for rent. Can I take a look at it?
W: Sure, you’re welcome any time by appointment, but I have to tell you the building ia close to a railway with the noise. You might as well save the trip.
例6) W: Mr Jones, your student, Bill, shows great enthusiasm for music instruments.
M: I only wish he showed half as much for his english lessons.
上例中的称呼语(Madam, Mr.),还有包括像Sir 等这些称呼,都显示出说话双方权势关系的不平等性,听到此类称呼语, 学生们应该朝恰当的方向推断双方的关系。如在例5)中,这是四级考试当中典型的一种场景,即租房场景,对话双方在年龄辈分方面处于不平等关系中,说话人使用尊称(madam)来称呼对方。 在例6)中,说话人对受话人的教师职业表示出尊重, 采用Mr 加上姓氏的称呼方式。 了解了这些对话固有的社会属性, 应该会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和解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称呼语并不是中立的,说话者使用不同的称呼语,往往蕴含着他本人对倾听者的态度和情感。 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称呼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无意义的符号,而是充满不同的情感色彩的。再看以下这个来自2003 年1 月四级考试的例子:
例7) W: John, what are you doing on your computer?Don’t you remember your promise?
M: This is not a game. It’s only a crossword puzzle that helps increase my vocabulary.
这个例子就是考察考生把握对话双方关系的题目。这位母亲并没有像通常情况下那样, 亲密地称呼孩子“dear son”或者“sweetheart”等,而是直呼孩子的名字,这个称呼与后面的对话内容配合,告诉我们母亲对于儿子的行为感到生气,她用这个称呼向我们传达了这一情感。可见, 只有把称呼语传达的情感与语言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的把握对话的含义。
称呼语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语言的独特视角,探究言语表达的多样性和独特的语境含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特别是听力教学中引入语用学的相应理论,对于帮助学生找到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听音时的信心、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这些原则并进行应用训练。 诚然,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所提到的称呼语的影响因素和文中提供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的一点答题技巧仅是笔者个人观察积累的研究方法和体会,视野不免狭窄,也有亟待提高的地方。
[1] HUDSON, R.A. Socio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赵英玲. 英语称呼语的社会语用功能[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7,(1)
[4] 姜望琪. 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