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4-08-15 00:55:12吴雅清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张掖张掖市书屋

吴雅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610021)

甘肃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但又是经济发展还很落后的省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怎样建设? 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假期中我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张掖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了初步调查,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做法与成效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面积4.2 万km2。 辖一区五县,60 个乡镇,835 个村,户籍人口128 万。 有汉、回、藏、裕固等38 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独有、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人口较少民族。 2012 年,地区生产总值292 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28.7:35.5:35.8;人均生产总值23000 元;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4380 元和7310 元。 现有文化馆7 个,图书馆6 个,博物馆6 个,书画院1 个,广播电视台7 个,电影公司7 家,乡镇综合文化站60 个,农家书屋991 个。

2011 年以来,张掖市围绕“宜居宜游生态张掖”战略目标,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网络设施,实施惠民工程,壮大文化队伍,拓展服务领域,创新管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1.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实”了。 加快推进“三馆一院”建设。 搬迁甘州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投资4.6 亿元建设张掖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张掖大剧院。 甘州区建成2 个城市数字影院; 高台县投资3000 多万元建成县文化馆、图书馆、广电服务综合大楼和博物馆;肃南县投资2500 万元的裕固族博物馆已完成主体工程, 民族歌舞团综合楼正在建设; 临泽县投资8000 多万元新建了多功能宣传文化中心。

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专题博物馆。 2012 年建成张掖市湿地博物馆,丹霞地质博物馆、马文化博物馆、鸟类博物馆和祁连玉博物馆等专题性展馆正在建设。

建设文化广场。 在原有城区文化广场基础上,2011年建成大佛寺文化广场。 位于黑河沿岸生态城市带的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相继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广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建成了体现裕固族风情的民族文化广场。 全市40%的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广场, 山丹县霍城镇多渠道筹措资金867.2 万元, 修建了占地面积4918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广场, 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道亮丽景观。

全力推进乡镇(街道)文化阵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47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占全市60 个乡镇文化站的78%,建设社区文化中心43 个。 截止2012 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建有40 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室,形成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远程教育、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数字电影放映“五位一体”的基层文化服务阵地。

2.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强”了。 在抓重点文化项目的同时, 张掖市持续推进 “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全市建有6 个县级文化中心、60个乡镇支中心、839 个村级服务点, 实现了行政村100%全覆盖,配备了电脑、投影仪、音箱等信息传播设备,普遍建立了公共电子阅览室。

农家书屋工程。2007 年以来,全市建成农家书屋991家、社区书屋28 家,实现了行政村100%全覆盖。 甘州区每年为每个农家书屋管理员补助1200 元,其他县每年补助600 元。 2012 年,市政府又下拨专款给全市每个农家书屋1000 元经费补贴, 以更好发挥农家书屋工程的作用。

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 “十一五”期间,全市已经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2000 户,2013 年全市将完成40000 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 边远农牧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 自2008 年以来,全市农村每年放映数字电影10000 多场次, 实现了每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 新建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15 个,逐步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由露天向室内过渡。

3.扩大产品供给,满足文化需求,城乡居民“乐”了。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围绕元旦、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联欢晚会、社火调演、元宵灯展、秦腔演出等特色文化活动;围绕“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纪念节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调演等主旋律文化活动;围绕建设生态张掖,连续举办两届“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集中开展宜居宜游演出月活动;围绕休闲健身,组织群众开展健身操、广场舞等活动。

积极创作文艺精品。 创作编排了大型剧目《天籁·裕固》、《魅力张掖》、《为了天边那片绿》,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 多个;创作编排了舞蹈节目200 多个,小戏小品40 多个;音乐、书法、美术、摄影等门类的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创作歌曲70 多首,近100 幅书画作品入选省级以上展览,获得甘肃省敦煌文学奖4 项。

发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健全文化传承体系。定期举办原生态民歌暨传统民族服饰展示、裕固族广场舞及民族锅庄舞表演、文物精品及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 同时,加大民族地区濒危文化遗产保护,裕固族民歌、服饰、婚俗等分别被列入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后有16 人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建成2 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服饰传承培训基地。

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为建设和谐张掖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唱歌跳舞的人多了,专心致富的人多了,酗酒闹事的人少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真正实现了“文化乐民”。

4.探索创新公共文化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了。 规范公共文化服务。 全面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用好免费开放资金,靠实服务时间,丰富服务内容,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探索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按照《张掖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15 年,全市注册文化志愿者将达到5000 人。 2012 年,已经注册3000 人。

创新服务方式。 在全面开展“书香张掖”阅读活动基础上,积极推广临泽县“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1 个书柜、2 份报纸、30 本书籍、4 幅字画、读5 本好书)、社区图书流动点和农家书屋流动书包经验,推广高台县“小手拉大手” 阅读活动和肃南县文化网格地图管理、“121”家庭读书活动(1 个书柜、2 份期刊、100 本图书)和流动书箱经验。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在优惠政策引领下,民营企业家相继投资建成海峰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新世纪数字影视城等。 其中, 山丹县致富能人回乡资助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大院、赞助文化活动最为突出,近几年累计捐助1200 多万元。

5.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文化管理体制“顺”了。 以政事、政企、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为导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12 年,张掖市通过撤并,在市、县区两级分别成立了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顺利完成。 市七一秦腔剧团转企改制, 注册成立了七一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5 县区(肃南县民族歌舞团按政策保留)国有院团全部完成改革任务。 市、县区新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完成了机构“三定”和人员配备,执法力量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1.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从总体上看,高台、肃南等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堪称一流,而山丹、民乐两县还较为落后。 特别是山丹县的图书馆、 博物馆均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已陈旧;民乐县文化中心总面积仅1586 平方米,活动场地狭小。 从微观看,尚有13 个乡镇文化站设施陈旧,部分用房已成危房;社区文化服务场地与社区办公用房合并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文化服务用地面积很小,远不能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2.公共财政投入缺少刚性规定,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尚未形成。 近几年,张掖市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增长很快,但投入总量仍然偏少, 文化服务运行经费紧缺。 有的乡镇无法维持文化中心的正常运转;有的农村文化设施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文化遗产因保护经费不足,损毁、失传严重。 由于机制、措施的不完善以及对国家文化赞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各界捐助公益文化事业缺乏有效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

3.公共文化产品供求不均衡、品牌不响亮。 在产品供给方面,突出表现为“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供非所需、需不能供”,直接影响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一些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以及农家书屋配置的书籍,因不适合农民阅读成了摆设,个别村一月只有一人次的借阅量。

在品牌培育方面,尽管肃南裕固族民族文化、甘州小调、高台乐善班、民乐顶碗舞、山丹胡腾舞等有一定影响,但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精品文化品牌还未形成。

4.人才培养成长的机制不灵活。 受机构编制限制,文艺人才引进、培养和成长渠道还不够畅通,懂艺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在国有院团改制中,很大部分业务骨干流失,仅七一剧团就流失35 人,导致部分秦腔剧目不能正常演出。 处于公共文化服务最前沿的乡镇和村,“文化机构数量减少、文化人员编制减少、文化服务数量减少”的“三减少”问题比较突出。

三、简要结论与建议

在张掖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省前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看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民生工程和构建和谐张掖的民心工程,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围绕中心、积极争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有效确保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建、管、用并重,突出实践创新,提高服务效能,为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活力;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统筹协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的关键环节;强有力的宣传动员和社会广泛参与,是经济落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雄厚的社会基础。

张掖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文化与生态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除了持续增加投入、加强制度设计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围绕“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宜居宜游生态张掖”这个中心,以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普惠与提升并重,着力提高服务效能,创新制度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常态化。

2.实现“三个转变”。 工作任务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以创新基层服务为主转变;工作重心从以硬件建设为主向软硬件并重转变;工作机制从注重宏观管理向完善日常管理机制转变。

3.处理好四个关系。 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现实推进的关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处理好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的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处理好突出主旋律与群众自娱自乐的关系,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4.注重“三个培育”。 在政府主导下培育壮大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有市场竞争力的基层文化市场主体;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引进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相结合,培育一支有热情、有才华、留得住、用得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 年10 月18 日.

[2]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2013 年1 月14 日.

[3]于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有“三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12 月7 日.

[4] 张掖市统计局. 2012 年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张掖日报,2013 年3 月27 日.

猜你喜欢
张掖张掖市书屋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现代妇女(2022年2期)2022-02-23 11:39:38
篽箖·上野书屋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14
张掖市第四中学
甘肃教育(2019年20期)2020-01-06 11:28:56
到张掖看黑河
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 14:19:42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03-19 16:47:29
梦幻书屋
西夏时期的张掖
西夏学(2016年2期)2016-10-26 02:20:26
大美张掖
丝绸之路(2016年13期)2016-08-10 07:58:08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中国火炬(2015年4期)2015-07-31 17:39:27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2015年3期)2015-03-11 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