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的出场境遇探析

2014-08-15 00:55:12赵珊珊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公共性全球化民族

赵珊珊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264025)

一、全球化时代:公共性的出场境遇

(一)全球化时代彰显公共性

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的全球网络之中,各个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依赖空前加强。 从公共性当代语境的出场来看,公共性的出场与全球化在今天的拓展密切相关。 全球化的拓展带来了世界主体的多元化, 层次的大众化,权利的平等化,危机的全球化……这一切转向无不体现了“公共性”的视角。 “公共性”的出场正是应运而生。

第一, 全球化时代正是一个公共性时代。 伴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现代通信系统得以广泛应用,这就为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前所未有的互动空间得以形成。 因此有学者指出:“正是媒体制造出‘没有位置感’的共同体。 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仿佛是无根的。”[1 王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523 页]。

第二,公共性得以出场,还在于当今的全球化是建立在多元文化格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欠发达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过分依附的基础之上。 这种多元化格局并非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主体之间,而且也包括各种全球性公司、跨国公司以及各种国际组织等主体,后者在与前者的关系上保持着很大的张力, 一体与多元并行不悖,社会主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交往实践主体的多极化导致了全球发展的多极性,交往实践的宏观整合形成了全球化的新格局。

第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功能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伴随文化经济功能的空前强化,文化在消费、休闲、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得以凸显,文化功能的多样性和复合化发展,为各国、各民族、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也在更大程度上重塑着社会心理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 从而推动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趋同化态势,“这种期待已经转化成普遍的‘应享’意识,我们今天正面临一场不断高涨的‘应享’革命”。[2]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92 年版,第69 页.]

(二)全球化时代呼唤公共性

第一, 在全球文化层面上, 既存在着日益紧密的交往、对话与合作,又存在着差异与冲突。 文化全球化产生了双重效应,“它一方面表现为文化的普遍主义, 推动了跨文化交流、互动和体验,使人类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整合现象,也是文化同质化的逻辑基础;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的特殊主义, 不同国家和民族力图在全球文化体系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是文化异质化的逻辑基础。 ”[3 周向军、傅永军:《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第159 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 对于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存在的分歧、差异和争端,只能通过积极的对话以寻求多元共识来解决。 而在全球政治层面, 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公共权力效能问题,公平和效率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伴随着交往实践方式多样化而来的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延伸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与此同时,各种非政府组织的日益发展, 联合国的改革和发展要求等无不体现着世界范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共关系以及公共生活领域的强化态势。

第二,全球化的发展,突破了个体局限于民族和国家的狭隘视野,使人们不得不作为世界公民来思考。在人们发展本民族、本国文化的同时,民族关系、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的协调与一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为就人类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而言,没有哪一个个体、民族、国家能够单独解决人类的普遍性危机和风险,置身于人类共同体之外,如生态恶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局部战乱、贫富两极分化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世界正在形成一种生死与共的生存结构。 爱因斯坦所说的“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共识。 这就要求公共性理念的引导, 形成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治理网络。 以实现各个国家、民族、阶层等之间的和谐共处。

二、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公共性的现实境遇

(一)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公共性的彰显

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党执政的战略任务,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和谐相处、共同奋斗的良好社会状态。 其所倡导的“和谐”理念正是对公共性所侧重的共存、共在、公义的诉求。

1、 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性特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在、和谐统一的全面性统一。 一是和谐社会所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每个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公平,是在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之间在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前提下,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构想。 马克思曾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 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 为了进行生产, 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6.]”。二是社会分工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分配的公正公平是其结果的充分体现。 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最大化, 社会效率增长性和社会地位公平性等。 社会和谐发展是人与社会发展的一中和谐统一, 这是一种共赢、多赢关系状态。 马克思说过:“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程度的历史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并且实现“两个全面发展”在实践中的科学统一。 三是马克思把自然界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在,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2、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人为本”正式成为党的执政治国理念,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 公共性思想。 首先,“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是公共性的。 一是体现在该理念的历史性同一,早在2000 多年前,管仲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固国”。 后来的“民为贵,君为轻”、“民如水,君如舟”以及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本思想等,都是其理论渊源。 二是体现在该理念的地域性同一,如西方的“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理论,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借鉴。 其次,自古以来,“以人为本”不仅是“思维方式”、“执政理念”,还是“以追求共同性与包容性、整合与凝聚为核心内容的共同价值观”,“以人为本”并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对公共生活的基本实践规定,并不是诉求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从人的视角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公共性的诉求

从话语建构的角度审视和谐社会,自十六大以来,有关和谐社会的研究才真正兴起。 综观我国社会,正如《决定》所指出的:“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从本质上讲,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公共性的缺失。

1、在经济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仍存在一定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还是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方式中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仍然还相当严重”[6 吴俊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年版,第5 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人均GDP 的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差距较大,两极分化严重。

2、在政治方面,权力的运行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腐败现象滋生;法律建设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等现象的存在,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公正现象日益凸显;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公共事件多发。

3、在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的内部断裂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紧张。 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文化结构受到挑战,作为民族精神支柱的价值信念发生倒塌, 社会失范现象严重。 文化的整合作用日益缺失,这就导致了人情淡漠、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此外,在计划体制下,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模式”带来的是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难以深入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日益庸俗化、市场化、商品化,文化领域的自主性丧失,日益成为经济、政治的附属物。

三、结语

公共性理论在国内研究的深入, 公共性当代语境的出场,无疑与全球化时代的拓展、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密切相关。 从国内来看,社会的和谐,乃是任何经济社会得以平稳和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和谐的破坏,则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并必将扰乱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社会作为共同体是一种公共性的存在,“社会建设的中心就是公共性建设”[7 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14 页.], 对于我国社会现存的这些不和谐因素和问题,其实质正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共存、共在、共生、共享的问题。 从国外来看,和谐世界的构建也需要各个民族主体树立公共精神, 共同培育社会公共生活空间。 公共性的回归需要每个公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真正成为世界公民,这样才能早日建成一个“和平稳定、民主公正、互利合作、开放包容”的和谐世界。

猜你喜欢
公共性全球化民族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6:32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